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五年制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培养中的新趋势,在培养过程中出现很多新问题,本文从课程设置入手分析了目前在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课程设置方案。

关键词:学前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76-02

一、认识五年制学前教育

1.五年制学前教育指的是初中起点的“3+2”模式,所谓3+2,是指学生初中毕业以后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其中的3是指主要进行高中阶段主要的课程学习,再加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习,2是指大学专科阶段的学习,主要是大学专业知识的教学。

2.3+2的学生都是通过中考录取的,中考的分数比较低,比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低很多,以2013年为例,这样的录取分数决定学生的基本素质不是很好。在3+2阶段的学习中会有很多问题。

3.我院的3+2学前教育目前的情况,我院从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3+2学生,由于我们是一所高等院校,没有高中阶段师资,所以我们采取了和中等职业院校合办的方式。

我们学校虽然是在2011年就开始有了3+2的学生,但当时这部分学生人数不是很多,学校就把这些学生分在了普通班级和参加正式高考的学生在一起,虽然在当时也有很多问题出现,但这部分学生相对整个班级他们只是少数,影响不大,而且这些学生被其他学生影响,也逐渐建立了很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适应大专阶段的学习。但是从2014年开始,我七十多个3+2的学生进入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不能再采取插入普通班编班的方式,各种问题矛盾都凸显出来。

二、目前3+2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整体素质差,接受起来困难。由于3+2的学生多是中考分数比较低的学生,所以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在专科录取中分数最高的学生,而学前教育专业分数线更高,历年的录取分数只是比本科低了20分左右,而其中很多学生的分数都达到了三本的线,只是由于三本的学费太高也选择了我院的专科,因而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很好。这就让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很难适应,习惯了原来学生的层次,再给3+2的学生上课时就有很多学生反映听不懂,而老师们也反应教学非常困难,同样的内容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掌握不好。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习惯等问题,使得教学进度往往达不到要求,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

第二,教师的教学方面,由于我们的老师原来教授的学生都是高考正常录取的学生,学生程度基本相同,教师也积累了很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很好。但是对于3+2的学生老师们普遍认识不足,教学上教授内容和方法调整不够,老师们普遍觉得教起来很难,很多内容学生理解不了,认为学生该有的知识基础学生也没有,这就让教师的教学进度很受影响,学生接受也很困难。再有很多时候这一个老师是同时给普通班和3+2的同学在上同一门课,老师们也必须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老师们都反映这样上课很困难。

第三,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生上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大学的老师们很少让学生做作业,复习,全凭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3+2的学生普遍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老师每节课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领着学生复习,以至于占用了正常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

第四,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目前3+2采用的是相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针对他们做人才培养方案。而这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是不适合这些学生的,很多课程多他们来说接受起来难度很大,例如开设的大学英语,学生完全听不懂,这部分学生高中英语都没学会,让他们学大学英语对学生来说太难、太深了,以至于很多学生一上英语课就犯愁;再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由于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不够,再加上这些共同课都是合班上大课,期末共同出题考试,学生很多内容听不懂,上大课老师的教学也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期末这两个科目3+2班级都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及格,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教学管理上也会影响教学,目前出现的问题有:

第一,学生不适应大学的管理方式。

大学在学生管理上更强调学生自治,老师不是天天跟着学生。3+2学生在中专学校时是实行的军事化中学管理模式,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每天固定时间上操,上课,自习,都有老师跟着。进入我院学习后,学生感觉很不适应,没人每天跟着让他们上课、做操、自习,很多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就开始频繁的迟到,很多学生旷课,自己主动上自习学习的学生较少。这就使学生管理上面临从未有过的难题。原来在中专学校,学生周一到周五是不允许出校门的,我们学校的校门是敞开的,这就使很多3+2的学生开始经常性的出去休闲娱乐,造成很多晚归,喝酒等事件。

第二,过多参加活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不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爱好去安排,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在学生活动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影响了学习。

三、适应性课程设置方案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我们3+2的学生只招受了两届,还没有目专门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针对3+2学生的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应该制作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调整课程的开设顺序,开设的课时。

(二)调整课程设置

课程开设的顺序、时间、课程内容的选择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调整适当减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学习,加大技能和实践课的教学。以下以几门专业课的调整为例来说明。学前心理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等课程可以合并为学前心理学,加大学前心理学的课时量,在这一门课里结合以前三门课的内容,把学生用得多的,实践性强的内容突出出来,这样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内容针对性更强,总体课时量减少;在英语的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大学英语,而是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基础英语和幼儿英语;在钢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儿歌弹唱即可;学前舞蹈的教学可以加大课时量,延长教学时间,从原来的三个学期延伸到4个或5个学期,一周一次课增加到一周2次课;在幼儿园应用很多的美术和手工也要加以改革,学生应该重点学习简笔画,手工等,把素描减少课时,色彩和油画了解即可。

(三)开展分层教学

在很多专业课的学习中,老师们反映学生程度差别很大,教学很难进行。对于这样的现象,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可以尝试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倾向把学生分成几组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在很多学校得到了应用,我们学校的英语教学就是采用分层教学,教学效果很好。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和钢琴教学都适合开展分层教学。舞蹈一直是分组教学,不过只是简单按人数分的,可以尝试按学生的能力分组,这样学生水平相近,可以相互影响,教师就可以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会有显著提升。钢琴本来就是分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接收程度划分小组,这个小组可以分得再细一点。

(四)教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首先,老师们可以借鉴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使得我们的老师适应了大学的教学方法,老师只要讲好课,和学生明确课外的学习任务即可,很少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作业。但是,3+2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也没有经历高中学习,再加之还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基本处于上课听,下课从来不看书,到下一节课时,前头的内容也忘记了,老师还得领着学生复习。所以老师们可以借鉴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留明确的课外复习作业,上课抽查上次课的的教学内容,多留几次书面作业等。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其次,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和深度。纯理论教学的内容可以减少,在教学中增加和现实工作联系紧密的内容,把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结合,让学生学懂会用。这样学生就能明白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

再次,最好不要合班上课。合班上课本来教学效果就不好,要求老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准,有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课堂纪律,必须二者都具备才能很好的完成大班教学。3+2的学生从来没有合班上过课,一到合班上大课时,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就放松了,如果和普通大专班的学生合上一门课,老师的教学面对的学生层次多样,很难顾及到所有的学生,很多3+2的学生就反映听不懂,课堂纪律也不好,教师们反映教学很困难,教学效果也不好。尽量不要给3+2的学生安排上大课,即使实在不得已要上合班大课,也安排层次接近的学生合班。

最后,良好的教育管理也是课程实施的保证。严格上课出勤纪律,加强课外管理,在课余,可以集体组织学生上自习,出早操,练功,加强对宿舍的管理,严格执行宿舍管理规定,杜绝晚归,喝酒,抽烟等不良现象。

(五)做好专业引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些同学虽然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但其实很多人对这个专业缺乏了解,因而表现出不爱学习、违反纪律等外在表现。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进而喜欢这个专业。

多和学生做专业介绍,入学初利用很多家长来送孩子入学机会,可以给家长和学生做专业介绍,让孩子和家长都对这个专业有所了解,接受这个专业。专业的认同度高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乐于学习专业知识。家长对专业认识多了,也会引导孩子。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去幼儿园见习,通过见习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幼儿,和幼儿教师沟通,增加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能让学生产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科研项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项目编号YB141503)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关于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5,(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帼眉著.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