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赴英教育培训有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赴英教育培训有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来自基层教学一线的教师,2014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在英国为期3周的教育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收获之大、感受之深,将是人生阅历中最为靓丽的篇章。

轻轻地,带回一缕清风

不贴标语,不喊口号,不集会,不搞大扫除……每一所学校没有刻意地渲染文明建设,却都像高端的文明单位。虽然如此,却不挂标榜荣誉的匾牌,低调而更显其高端、朴实而更显其儒雅。每一所接受参观的学校差不多都是这样。教师和学生习以为常的、自然而然的那种颇具绅士风度的儒雅,让我深受感染,难以忘怀。微笑的“hello”、谦让的“please”、自责的“sorry”……不只是简单的礼貌用语,而是和煦的春风,温馨着、和谐着、美丽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那天参观Feather stone high sixth form。拐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学生,这个学生连忙“sorry,sorry”地向我道歉,让我颇为不解。后来观察发现,在英国,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的现象很普遍,想必,撞人者都会跟我一样不好意思吧!再就是,先进门者总会为后进门者掌门,免得碰着你。诸如此类的许多细微末节特让我感动,感动之时自愧不如……于是,就想把这一缕缕儒雅的清风带回,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以“清风”育己育人。

说到育人,励志教育历来是我国常抓不懈的育人工作,收到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相对于日新月异的时展来说,我们还得不断地改进。

一直以来,我们的励志教育,大都是这样的版本,就是学校利用晨会、班会等,大讲一些感人的故事、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或是荡气回肠的标语口号,极力对学生进行精神的洗礼。有些学生或许当时会因此感动,甚至感动得声泪俱下。但是,3分钟过后,犹如过眼云烟,并不能把当时的心动化为有效的行动。

借在英国学习的机会,我特意采访了当地学校的励志教育,他们似乎都比较重视亲身经历。在学校,在课堂,他们很少对学生进行励志方面的空洞说教,他们的教室大都像实验室,课程大多是实验课,非常注重通过亲身体验来达到既学知识又励志的目的。其实这样做,在我国并不新鲜。我们的老祖先早就提倡“言传身教”,而且我们后人又“后浪推前浪”,进一步将其解读为“身教重于言传”。问题是,我们的理论非常好,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把这一很好的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去,倒是叫外国人这样去做了,而且做得很认真、很执着、很有效果,以至于我们这些有史为证的原创者又万里迢迢,跑到人家门前,拜人家为师,向人家学习本来就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经验。外国朋友“sorry――sorry”地在我们面前当起了老师,这算不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星期天,到牛津大学参观,偶遇两路中学生参访团。原以为是华人,于是欣喜地上前一打听,却大失所望:一路是韩国的,一路是日本的。问问人家,不是寒暑假却这样浩浩荡荡地来国外搞活动是否会耽误学业?人家说一点儿也不耽误,倒是可以促进学习。牛津大学很大,像个大村镇,没有院墙,没有校门,有的是古典的建筑、葱郁的树林、宽敞的草坪和碧绿的河道……徒步走一遭,有些学生的脚板虽然磨起了泡,但是他们最终走到了牛津大学最高级别的博士楼,他们说这正是最好的励志教育。

过去我们贫穷,穷得足不出户;而现在不同了,咱们中国人不差钱了,可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也出去走一走,励志一番呢?在秋高气爽的时节,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们一起带领千余名学生徒步80里,到诸葛亮曾经隐居发奋的古隆中去励志,开展了诸如躬耕田里“共植智慧树”等系列活动,这样不也很好吗?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带回一缕缕清风,在无声无息的儒雅“清风”中励志育人,我将这样不断地尝试。

枫叶与教育情怀

时值深秋,古色古香的伦敦燃烧着火红的枫叶,枫叶展示着圣母的情怀,鲜花一般热烈,油画一般的厚实。

在英国的阿贝特殊教育学校(Abbey Court School)参观,我被这里从事特教的颇具圣母情怀的一群特校人深深地感动。因为尊重,因为自卑,那天我没有拍一张照片。

接待我们的是该校的副校长。他身材高挑,温文尔雅,可谓英国标准的美男子。优雅的手势、优雅的谈吐、优雅的笑意,特别富有亲和力、感染力。虽然面相年轻,可是花白的头发却不年轻。我认真地听他讲话,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认真地欣赏他的每一个手势,想象着他在特殊教育事业上的特别付出。在心底,我越来越觉得他像一位标准的绅士,更像一位标准的圣母;而他所领导的这所特殊教育学校,就是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巴黎圣母院”。真的,有幸遇见这样一位特殊学校练就的特别优秀的校长,我很激动。很想与他合影,把它当作身边的榜样,可又觉得自己不配。校长引领我们去参观。一间间教室,俨然就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幸福的鸟巢。一位位教师,正在用博大的爱心和耐心,为一个个重度残疾儿细心地服务。Mary老师一手扶着一位脑瘫儿的头,一手拿着教具,一遍遍地教孩子们念着one、two、three……见我们进去听课,连忙抱着孩子为我们搬凳子;听完课,又教孩子跟我们说再见。一幕一幕无不展现着圣母的形象,打动着来访者的心。校长说,到这里任教的,有些是志愿者。参观的时候,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孩,她跟校长一样,本该到繁华的伦敦去工作,却无怨无悔地跑到这里,为残疾儿奉献着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她不厌其烦地教脑瘫儿们识字,还不时地帮一个脑瘫儿擦口水。就这样,一位位志愿者,以其特有的爱心在这里练就成最伟大的圣母,展示着别具一格的真善美。

看看特校的情景,想想自己,真是自愧不如!特校的老师们能把残疾儿教成健全儿,甚至创造出人间奇迹,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健全儿教得更健全呢?――这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圣母的情怀。

教育,拒绝埋怨

《教育应拒绝埋怨》,自己所命名的这本随笔,就是我所带回的教育经典。古圣先贤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曾经说过两句很经典的话――“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其实就告诫了教育者不要埋怨受教育者的道理。这次西游英伦,聆听汤姆、史密斯等专家的讲授,所记的教育随笔,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其实也就是对这一教育经典的西式解读。

边学习边理解,我以为:如果发现学生的教育存在问题,请不要埋怨。能发现问题,表明有一双慧眼;学生存在问题,正需要我们去帮助。教育的实质就是积极的帮助,而不是消极的埋怨。

在英国学习,参观了好几所学校,没看见一起老师埋怨学生的现象。难道他们的学生都十全十美,所以个个只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并非如此。要说他们的学生,差别实在太大了,单说肤色,黑白分明,一对比就可能产生不同的心情,黑皮肤的学生很可能就是爱埋怨的老师的重点埋怨对象。可是,据我认真观察发现,无论是白皮肤还是黑皮肤,学生们在一起,相处得非常融洽,老师更没有厚此薄彼,有意无意地表扬白皮肤而埋怨黑皮肤。我很佩服,英国的老师能够始终微笑着,满腔热情地善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埋怨学生,哪怕是最差的学生。――这是我们最要学习的优点。

教育,应该拒绝埋怨。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则是一门艺术。学生不小心打破了玻璃,教师不埋怨学生的眼睛没长好,更不埋怨学生长大了就是个败家子……而是幽默地一笑:“L同学,你想接受阳光的沐浴、春风的吗?不然的话,玻璃怎么会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呢?”我曾这样教育过学生,没有埋怨,倒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还有些许幽默。结果,打破玻璃的学生羞红了脸。著名哲学家泰勒说:“脸红是美德的颜色。”既然如此,还用得着再去埋怨学生吗?我没有,倒是学生自责了起来,主动赔偿了玻璃,并以《玻璃的抗议》为题给我写了检讨书。

说实话,在这方面,跟英国的优秀教师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得好好地学习和借鉴。

另一本教育经典则是《不跳也能摘桃子》,内容摘自本人的随笔,相关内容如下:

今天照样是沙龙,一边听课一边互动。课间,汤姆教授设计了几道选择题,其中有一道题是,请赞成“跳一跳摘桃子”的人站在左边,反对的站在右边。话音刚落,赞成者就争先恐后,纷纷站到了左边,而我本想站在右边,但是一看右边没人,怕大家笑我是个,或是讥讽我爱出风头,甚至因此影响大家下课,就赶忙也跑到了左边,还自嘲了一句:“就当一回蝙蝠吧!”惹得旁边的两位美女老师窃窃地笑。

活动因为大家言行都一致,没有反对意见,老外也就没怎么点评,很快就下了课。回程的车上,领队乔团长坐在我的旁边,闲谈时,我把这一想法说给了他听。乔团长是一位见多识广的教育大家,教育理念很新,他对我的观点很感兴趣,问我为什么。我说,现在的学生为了摘桃子,跳得非常辛苦,我很想为他们减负,很希望他们快乐学习、轻松学习,不跳也能摘到桃子。

其实,只要改革一下,不跳或不必苦跳的确也能摘到桃子。现代教育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只要学生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遇到难题,完全可以上网去寻找答案,何必去冥思苦想,耗费大量的精力呢?若能这样,恐怕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上网而喜欢学习的。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敢发表,一味人云亦云,随声附和,这恐怕就是培训中心的翻译英籍华人王教授所说的“羊群效应”,这个毛病若不改掉,何谈教育改革?只会让外国朋友笑话。

称自己的随笔为经典,虽有自夸之嫌,却也充分表达了自信――对教育美好未来的自信,请君谅解。结业这天,多才多艺的乔团长以一首深情的诗朗诵和一首动情的恋歌,表达了一位资深教育家特别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大家的心声――轻轻地告别康桥,康桥不仅仅是康桥;轻轻地带走一片云彩,云彩不仅仅是云彩……借用出色的翻译家王波的比喻来说,乔团长以这一独特的方式,为这次高端培训画上了一个“伦敦眼”那样圆满的大句号。当然,句号并不意味着结束,在我看来,这个句号仅仅是个开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