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往教学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交往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和内涵。尝试从交往教学的渊源、基本特征、教学原则和意义来对交往教学作探究。
关键词:主体能力;教学变革;基本特征
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是新课程实施的载体。依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句话凸显出交往是教学的灵魂,双向互动是交往的途径。因此,只有依照师生主体间性互动的思路去实施教学,才能洞识新课程教学的应然之义,使新课改得以有效地实施。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作些粗浅探讨,希望能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启示。
一、交往教学论渊源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了一般社会交往理论,其次,对“交往”作出深入研究的哈贝马斯,笔者是在马克思主义交往观指导下对哈贝马斯的交往观进行扬弃的前提下,提出“交往”理论。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沙勒和舍费尔首先把交往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提出了探讨师生双向互动的交往教学论思想。该理论的理念是“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高宗旨,要求学校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潜能强调学生主体性“自我实现”。20世纪90年代初,交往教学理论进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阶段。1998年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以“教学交往”为主题召开年会。2001年又在桂林以“教育与交往”为主题召开年会。对交往与教学关系作了深层次的探讨。交往教学论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交往的缺失与阻隔,学生主体性缺失而提出的,因而,在新课改中充分认识和把握交往教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
二、交往教学的基本特征
1.教学目标主要是构建学生完整的主体性结构
交往教学凸显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交往活动的主体。而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交往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处理好认知结构和主体结构二者关系。
(1)认知结构是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人格的基础和手段
如:自主创新意识、平等合作意识以及学会尊重、合作和宽容他人等人格特征都是通过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起
来的。
(2)学生主体能力也是在认知建构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
构成学生主体结构的灵魂是学生的主体能力,它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了人际交往能力,学生就能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学会合作与交往。有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生就能处理好本身与物理环境关系,不断超越书本和教师,自主构建认知结构。
概言之,学生如提高了主体能力,就利用多种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构建自己的主体性结构,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交往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2.教学策略主要是建立合作性学习机制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交往互动过程,假设师生、生生之间没有交互合作,教学过程就成为形式主义,无法真正落实教学任务。因此,合作性学习机制就已然成为交往教学,合作学习是指以“不同小组的形式,以共同性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小组目标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开展合作学习应注意两点:
(1)强化组际合作
以组际交流、互查、竞赛、探讨等多种交往形式来达成共识。
(2)强化组内合作
交往方式主要有相互探讨、评价、激励、反馈等。
3.教学环境,主要在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交往教学凸显师生、生生交往,而交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主体间性关系。这种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才能畅通地实现,才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师生之间平等合作、信任、宽容、共享的关系,体验到自身价值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从而激发出巨大的进取精神与活力。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杰说:“个体内部具有大量的有助于自我理解,有助于更改个体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主导行为资质;而且,假如能提供明确的,使人奋进的态度这样一种心理气氛,这些资源就能被开发。”交往教学模式正式提供了能挖掘学生内在资源的这种心理气氛,使学生在平等参与、真诚合作、共同创造的交往中,成为能自主活动、自主评价、自主选择和定方向、自主学习和创新,能理智地适应新的教学问题情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交往活动。
总之,交往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机械刻板,师生缺乏交往互动现象提出来的,给传统教学模式的价值取向带来冲击。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深刻领会交往教学论的本质,把其运用到自己教学实践中,使其成为自己教学改革的理论向导,为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