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析中药肝毒性之成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析中药肝毒性之成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药毒性 原因 合理使用

药物绝大多数是通过肝脏代谢的,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分析,中药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损伤总病例的2.6%~4.8%[1]。笔者分析多年来关于中药致肝毒性成因的文献和资料,发现中药引起的肝毒性与超剂量使用等关系密切。

1 引起肝毒性的成因

1.1 中药含有毒性:①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类的中药,如千里光、款冬花、佩兰、软硬紫草等,其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肝脏静闭塞症(VOD)。慢性中毒的典型特征为肝巨红细胞症和肝纤维化坏死,因此,通常称之为肝毒性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PAS)[2];②含毒蛋白类:毒性植物蛋白具有细胞原浆毒作用,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中,如五倍子、石榴皮、苍耳子、望江南子等,特别是苍耳子含有苍耳子油、毒蛋白等有毒成分,能损害心、肝、肾等,并引起脑水肿,尤以肝损害为主[3],因此,使用此类中药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时间,以防长期累积而引起肝毒性。

1.2 加工炮制中的问题:炮制工艺不科学,或炮制不当,或以生代制,如川楝子的成熟果实有小毒,毒性成分可能为毒性蛋白,内服过量可出现中毒反应,主要为肝脏损害、中毒性肝炎等,炒制后可降低毒性[4],所以入药川楝子多用炮制品。

1.3 超剂量和长期服用:中药的有毒和无毒是相对的,每味中药都有其药典规定的安全剂量范围和适用对象。曾有报道,2例患者因感冒身痛,煎服土三七约0.5kg后1周左右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肝脾肿大、黄疸,短期内肝功能衰竭死亡[5]。《中国药典》规定黄芪用量9~10g,临床上有22.2%处方中大于30g,最大量达200g;丹参有56.2%超过15g的规定用量,最大量达150g。由此可知,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中毒死亡,大多系剂量过大所致[6]。

1.4 存在混用品和代用品:有些中药品种混乱,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如药典规定使用的沙苑子,系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complanatus)的种子,而不是豆科植物猪尿豆(Crtalariam-acroata)的种子,后者含有野百合碱,对肝脏有破坏作用[7]。

1.5 中药与西药不合理联用:有研究发现,一些中药与镇痛药合用时有潜在的毒性,如非甾体抗炎药尤其是阿司匹林,与银杏、当归、人参、姜黄等合用,可使前者的抗血小板作用增强,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对乙酰氨基酚与具有潜在肝毒性的中药合用,可使后者的肝毒性增加[8]。

2 体会

避免药物的肝毒性,关键在于正确认识有些中药存在对肝脏的损害,应避免不合理用药。临床医生在开中药处方时不能凭经验随意加大剂量,应严格遵循中药使用范围、剂量、疗程。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连续用药者应加强监护,经常监测肝功能和肝脏B超检查,及时调整中药的剂量和适当配伍保肝药。药剂人员做好中药的验收工作,严把质量关;在配方时对超剂量的处方拒绝调配,并及时与医生沟通。此外,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中药,不要轻信所谓的偏方、秘方。在服中药期间如发现皮疹、黄疸,应立即停药,及时求诊。

3 参考文献

[1]刘平,袁继丽,倪力强.重视中药的肝损伤问题[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26(5):388-392.

[2]刘成海.重视中药的致肝毒性与抗毒性作用研究[J].药品评价,2007,4(6):392-394.

[3]徐速,施守义.口服雷公藤制剂致中毒反应4例报告[J].临床皮肤科杂志,1988,17(5):封3.

[4]余兰平.有毒中草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52-253.

[5]耿东升.对中药毒性的认识[J].新疆中医药杂志,2005,23(3):62-67.

[6]李洪健.临床应用中草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J].2007,26(4):82-84.

[7]徐列明,林庆勋.正确认识中药的肝毒性[J].中华肝病杂志,2007,15(7):534-535.

[8]顾文君,刘红春,沈锡中.草药的肝毒性[J].世界临床药物2003,24(4):217-226.

收稿日期 200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