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雪花那个飘》:鲜艳的西部风俗年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雪花那个飘》:鲜艳的西部风俗年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没有真诚,不可能拍出真实的东西

雪花那个飘》是杨亚洲献给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影片。影片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家庭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折射出中国电影的进程。倪萍在片中饰演满口西北方言的农家妇女张鱼儿,她因为爱看电影嫁给了电影放映员王电影(刘威饰),并生育了三个女儿“花”、“木”、“兰”。在王电影摔断腿之后,为了留住放映机,张鱼儿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苗圃扮演一个餐馆的老板娘,虽然斜眼,但精明能干。王电影摔断腿后到她的店里当伙计,日久生情,导致王电影和张鱼儿婚姻破裂。在王电影和老板娘大办结婚喜宴的当晚,“花”、“木”、“兰”一怒之下点燃了家里所有的电影胶片……

《雪花那个飘》是杨亚洲的第二部西部片,和此前《美丽的大脚》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同样是讲述甘肃发生的故事。该片投资人毕业于北大哲学系,他看了《美丽的大脚》特别感动。2005年他找到杨亚洲要求给他拍一部电影。杨亚洲劝他现在电影票房不好,投资人说:“只要让我感动,只要能打动我,就是一分钱不卖,留给我自己看!”亚洲感动了。投资人继续说:“电影不像别的应时的东西,只要你能拍得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10年之后我可能还能卖钱,50年之后我可能把这片子的成本收回来。”能拍成《雪花那个飘》,杨亚洲特别感谢投资人。他认为,无论是生意人还是创作者,如果没有真诚,不可能拍出真实的东西,如果没有真诚,也不会有那么远大的眼光。

在好看好玩之后又让他们感动

当《美丽的大脚》拍完以后,杨亚洲对那块熟悉的土地、对那块的人和发生的故事还没表达完,于是他带着他的主创再次踏人甘肃境内。他们找了很多景,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的人和事,最终将外景地选在了他曾经拍摄过《美丽的大脚》的景泰石林。

在景泰一带的农贸市场,尤其是农村赶集的时候,随处可见的是五颜六色的头巾,冬天的妇女和女孩每个人戴的头巾没有重样的,色彩之鲜艳,很难想象在一个远离城市、远离繁华、最穷最土的地方,会是那么丰富。他当时心中一喜,感叹道:这太好了!把它整成个中国的风俗年画,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影片里出现了色彩鲜艳的头巾,色彩鲜艳的棉袄棉裤,色彩鲜艳的黄土高原的景致,以及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色彩鲜艳的人物。每个人都穿着用粗市制成的厚厚的笨重的棉袄棉裤,人物的轮廓曲线一下子都变得像婴儿一样圆润可爱,造型夸张得就像当地静静的卧在地上的厚重石头,愈发显现出地域的敦厚朴实的风情。尤其当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伴随着西洋音乐的曲调,无论是欢快地抱打一团,还是快步走在黄土路上荡起一道滚滚尘烟,或是愤怒地追赶,或是怒气冲冲地向前进,甚或是倪萍带着三个女儿“花”“木”“兰”互相拍打棉衣上的泥土,围着一块赭色的大石头吃饭,更有在漫天飞雪中跳起四个小天鹅,每一个镜头就像画家笔下的风俗画,一串串镜头下来,编织成了一部西部风情年画电影。

其实,杨亚洲他们最初的创意并非这样夸张,普通的棉袄棉裤穿出来的效果跟以往自己的影片以及以往西部电影看起来好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于是他尝试着让倪萍、刘威、苗圃等几个主要演员穿上厚厚的足有十几斤重的棉袄棉裤,人物造型放大了,旁边的群众演员就不得不做。为此他们把甘肃景泰县以及周围方圆几个县的棉花全给买光了,雇了当地的裁缝、大妈100多号人天天赶制那些棉袄棉裤,足足做了几百套。倪萍、苗圃、刘威三个演员为了表现出夸张、喜剧的效果,天天要穿着十几斤笨重的棉服,还要徒步走在漫天风沙的黄土高原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一天下来折腾得满头大汗。

西部片可以拍成很多种,尽管那里的生活异常艰辛,但是杨亚洲选择了以快乐、喜剧的方式表达。影片没有用二胡,也没有用唢呐,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西洋乐,人物造型的夸张和夸张的动作伴随着富有节奏的西洋音乐,给影片带来了新意和明快。

有朋友看完《雪花那个飘》,对杨亚洲说:你这部电影是中国农村片,又是西部农村片,有中国电影里少有的浪漫,这种浪漫和唯美走到了一个极致,但人物关系和整个故事是落地的。杨亚洲欣慰地说这部影片能让人们在好看好玩之后,又让他们感动,这是最初我想要的。

这是我拍得最辛苦的1部戏

2003年拍摄《美丽的大脚》时,杨亚洲曾经说过那是他拍摄最苦的一部戏,第一次体会到人能累到站着都能睡觉的程度。然而时隔两年,他带着摄制组又奔赴甘肃,这一次的拍摄比《美丽的大脚》还要艰苦。

他们选择的外景地是在黄河的边上,由于周围没有村镇,全组上下只能到相隔很远的招待所住宿,从招待所到外景地有200多公里,每天来回需要4个小时。那个景点一面是山脉,经年的狂风雨雪将山的一面打磨得光滑陡峭,雕刻般造型有致,像四合院里的影壁,孤独伫立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山坳里,一条黄河水冲积出来的宽阔平坦的土路蜿蜒绕过这个巨大无比的影壁。那景致在西部电影里从来没有看到过,就像杨亚洲的影片一样,独特而令人遐思。

影片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道具,就是一辆拖拉机,那原来是崭新的拖拉机,他们为了安全给它改装成旧的放映“专车”,车后挂着两个高音喇叭、老式发电机,车上架着放电影用的梯子、一张电影银幕和一些电影拷贝。20世纪80年代人们熟悉的场景被还原得极为真实。

拍摄期间正好赶上2005年的春节,为了赶进度,大家都没有回家。倪萍事先在北京买好中式小花棉袄,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她送给摄制组的每一个女同胞一件小花棉袄。吃年夜饭的时候,摄制组的女演员、女工作人员都穿上小花棉袄,她们在一起唱歌,一起吃年夜饭,一起看春节晚会,组织各个组出节目演出,投资人给发红包。初二他们又开始拍戏了。

披星戴月50余天的日子里,摄制组20辆车跑了将近2个月的山路,每天要跑三四百公里,走的路全是盘山路,弯多,路滑,在拍摄中发生了大大小小20多起车祸,险情不断。杨亚洲开着车在平路上就翻倒了,他爬出来看到底下就是万丈深渊。有一次,苗圃在赶往拍摄地的途中也遭遇车祸,驾驶的车辆完全损毁,所幸苗圃只是轻伤。剧组的司机安慰导演导演,20几次车祸算是少的。说到这里,杨亚洲长叹一声:“万幸的是没有伤到人!拍这部电影,真是太难了!”

倪萍,刘威,苗圃各领

在剧中倪萍饰演一个农村妇女,一个电影放映员,姓没改,名字从“美丽”变成了“鱼儿”。“鱼儿”在刘威嘴里叫得很亲,但仍然改不了自己的“花心”,他常常是女人们的开心果,七八个女人团团围堵并与他抱成一团欺负他,反倒让他特别开心。也常常在他最开心的时候,鱼儿愤怒的脸会出现在“王电影”的面前。影片中倪萍、苗圃的土得掉渣的形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而刘威那张刀削斧刻的脸,像是被西部的黄风打磨过一样,混在当地的老百姓中难分彼此。尤其是他与女人纠缠的戏,格外是这部影片的看点,尴尬、无奈、可笑、可爱都能从他脸上悉数读出。

苗圃被杨导钦点出演老板娘。她到剧组拍摄的第一个镜头,是张鱼儿领着三个孩子围着大石头吃饭的那场戏,鱼儿说“啊,来了”,苗圃说“啊,来了,来了”。那个镜头杨导拍了三遍。然后苗圃跟导演说:“导演,我会斜眼。”杨导说那你斜眼给我看看。这时杨导想的是影片里的三个主要人物到了这个时候,王电影已经瘸了,再来一个斜眼,好不好?想了一会导演对苗圃说给你拍一个斜眼。当杨导喊“停”的时候,告诉她:“你这个眼睛从现在起就开始斜了。”

为了使整部戏充满浓郁的地方风味,导演要求所有演员说陕西话,这对于在西安长大的苗圃来说自然不成问题。倪萍作为主持人,说地方方言毫无障碍。刘威过去说过相声,说陕西话自然也不困难。倪萍和苗圃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对刘威在这部戏里的表演,杨亚洲给以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刘威在近几年演得非常好的一部电影,他演的王电影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把一个浑身有毛病的男人演得不招人恨,还让人那么喜欢,他说找刘威是找对了。如果借用“铁三角”来比喻倪萍、刘威和苗圃的关系,那么倪萍沉稳朴实的风格与刘威、苗圃喜剧的风格正好配成稳稳的三角形,将影片搭建得结实而又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