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则生疑 疑则学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标,从“两能”到“四能”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要有技能,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然而,目前数学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答由教师或他人所提出的问题,而很少见到学生主动、大胆地对教材或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疑问,很少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教师的问题牵着走的被动学习状态,他们的思维也是跟随性的,教育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问题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其根本原因主要在教师,优秀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提问,努力为学生创造“问”的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教会学生质疑问难,从学生认知结构的成长点上寻求理解知识的方法,引发了学生提问的强烈欲望.
一、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提问的自由度
所谓自由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自由提问,获得主动发展,体现主体性的程度. 在教学中刻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转换主体角色,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问题答案往往也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而是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元的答案、思路和学习目标,这样,学生的提问意识就会更强烈. 如果一味强调“书上写的”“教师说的”作为“标准答案”,凡此种种不仅不是民主,而且会压抑和限制学生的个性张力,阻碍学生智力发展. 应该鼓励学生不唯名师,不唯课本和教参,大胆质疑,善于批判,善做“学问”,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让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觉的质疑精神.
[案例1] “有理数乘方”一课教学中,可以改变过去教师的那种开门见山点题法,而是有意识地设置这么一个过程,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发现、提出问题.
(1)动手实践:通过折纸游戏并让学生回答,一张l mm厚的硬纸片对折一次有多厚?
(2)对折两次有多厚?对折三次呢?
(3)猜想:一张l mm厚的纸片(足够大)对折20次后大约有多厚?
(4)导出惊人的结果:一张l mm厚的纸片,对折20次超过1000m.
问题提出后,学生带着一种渴望求知的心理观察并尽力实践对折过程,教师的演示只起“导”的作用,学生动脑思考、推理,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在思考题的引导下,在自主探索的启发下,或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后,经过自己分析研究,就能发现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这一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把新知识灌、填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细心观察、亲自动手、周密思考、认真分析、大胆推理后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不但知道乘方怎样计算,而且明白了其推导过程. 整个课堂中,学生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新思想不时跳出. 教师并没有按照统一的要求去进行教学,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问题空间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自主操作、体验和感悟. 这样,尽管书本上的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是规定的,但在学生的心中却是丰富多彩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在这样拓展的思维空间里,教师把学生提出、发现问题的过程作为一个学习方法来教. 学生在发现体验中,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充分体验了发现的艰辛和喜悦.
二、鼓励大胆质疑,给予充足的时间,培养学生提问的自信度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不在学生中人为地划分好、中、差等级. 平时的每一堂课都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意见的时间,在解决问题的讨论中,师生应进行平等的、互为信赖的知识和情感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简单与否,对错与否,古怪希奇与否,不应先发表意见,先“定调”,而应该先让学生讨论,大胆提出问题,同时又要设法保护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不耐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即使对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也要尽量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鼓励,必然会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勇气和信心.
[案例2] “探索三角形被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条件”课堂片段. 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小区内有一个三角形花坛,现在想把它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使之可以种上不同的花. 已知花坛的三个角分别是36度,72度,72度,你可以帮忙办到吗?(出示幻灯片)
学生纷纷动手,不一会儿,好多学生举手.
生:只要作出72度角的平分线就可以了.
师:真聪明!如果老师把三个内角改成20度,60度,100度,你还能分吗?(点击出示幻灯片 )
大约两分钟后,学生通过画图试验,在刚才划分成功的基础上,也分出来了.
师:同学们好厉害!那么请进一步思考,这里分的都是一些什么角?
生:锐角.
教师:不错,是锐角. 但这两个例子中36度和20度也都是锐角呀,你们为什么不分它们?它们能分吗?
生:好像不能分. (略微思考后,一部分学生也吞吞吐吐地说)
师:对,最小角不能分.(板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自我表现的时间,要让学生不断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尽可能地多给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或失败的体验. 只有这样,一次、两次……持之以恒,学生才会在下一次提问时更加轻松,更加大胆,也会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最终达到会问、善问,从而学会思考,提升思维品质.
本案例中的“最小角不能分”这个结论性知识的得出,教师在处理时显得比较仓促,仅凭学生层面的初步体验下结论,不加推理论证,显然是不行的. 作为探究活动的引领者――教师,对于本结论的正确性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运用“反证法”的思想进行探究验证. 这是一种补救措施. 因此,教师切不可因为教学时间紧、工作量大而虎头蛇尾,应及时指导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尽力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提出问题,真正使教学落到实处.
三、适时启发点拨,培养学生提问的清晰度
所谓清晰度,是指提出问题的思路、研究对象、条件结论的清晰程度. 由于学生受知识、能力的局限,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研究对象模糊,学生便会相互争论和补充,促使一些学生主动地翻阅课本、查找参考资料,向同学、教师咨询、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一堂课内学生之间的相互争论,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修正错误,提炼观点,逐步提高质疑水平. 同时启发他们思考哪些问题该问,哪些问题不该问;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要过于零碎,当然也不要过于艰深,鼓励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清晰明朗,提高认知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让学生既敢于质疑,又善于质疑,真正地体现主动学习.
[案例3] “矩形性质定理”的发现过程中,教师利用创设的教学情境,通过设计的系列探究性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猜想、验证,逐步抽象和提炼,不断逼近定理的本质,从而发现矩形的性质定理.
问题:
(1)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的?
预测:学生可能会回答――从角、边、对角线以及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掌握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并学会研究方法的迁移.
(2)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矩形的定义,猜想矩形有什么性质.
猜想:(1)共性: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角: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4)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验证: (1)学生利用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学具,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改变一个角的大小,寻求变与不变的量. 平行四边形内角大小在变化,但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不变、对边的位置关系不变.
(2)学生利用熟悉的矩形材料,如课本面、课桌面等,探索矩形的特殊性质.
(3)学生将矩形纸片折叠,验证其特殊性质.
概括: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学起于思,思源于问. ”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究热情更加高涨,还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问题,换角度提出问题,多侧面去思考,多层次去分析. 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超出常规,提出问题,进而“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以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载体,努力挖掘探究源,恰当设计了本案例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紧扣,严密有效,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瞄准探究点,确保学生有序、适时就值得探究的问题进行真正的探究活动.
由此可见,在当今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改理念下,回归学生的课堂,倡导让学生主动提问,更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符合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意义和效果当然会与众不同. 其原因在于:由学生主动提问,很大程度上能避免教师提问的盲目性,有时在教师看来是问题,在学生那里就不一定是问题;相反,有时在学生看来是问题,教师可能没想到,反倒成了问题;况且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反映了他们内在真实的困惑,能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 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问题刺激和思维碰撞条件,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问题意识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