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化学课堂上实验多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多了,课堂活起来了。但是这种课堂有的只是表面热闹,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的热点话题。如何让化学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呢?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的“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的事物和现象喜欢刨根问底,都希望看一看、做一做。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他们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化学课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材中实验多,实验现象奇特,因此做实验、看实验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法”时补充做“鸡蛋浮沉”实验,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这些实验的现象奇特,会让学生的心里产生疑惑和认知冲突,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实验时,如果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去完成实验,给他们直接参与的机会,课堂教学会更有效。
二、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盯住教学的“标”
教师应该把教材看成帮助我们走路的拐杖,用它来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我们要灵活处理教材,以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为准绳,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体会和发现成功的喜悦的课堂。教学目标是落脚点,一切的教学活动方式都应该围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进行。三维目标的核心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它是其他两维目标的物质载体,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我们要让“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达到优化,要让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完成前两个教学目标的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及社会生活灵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用什么试剂、用什么装置是重点,教材中给出了试剂和装置,教师不能就书讲书。我在课堂上是先做碳酸钙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几个演示实验,然后要求学生去选择最佳试剂并说明理由。对于发生装置,让学生先根据对实验的观察,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然后从桌面上提供的仪器中去选择组装,最后进行装置的展示和评价。学生经过这样的活动和思考,不仅学会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尝到了发现和成功的欢乐。
三、化学教学生活化――激起学生的“趣”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改变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探索、自我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死读书、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初中化学知识有许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觉化学就在身边。用学生身边鲜活事例教学,既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如在学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时,学生感到很抽象、枯燥,最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在家里认真阅读食盐、牛奶等包装袋子上面的标签说明,在学校里看矿泉水标签上的说明,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对已有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认知,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比老师的讲解有效得多。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煽起学生的“情”
1.提高导入的艺术性
我们教师要创设精彩巧妙的导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奠定基础。例如学习“浓硫酸的性质”时先做一个“白纸显字”的魔术;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先讲“死狗洞”的故事。学生将在看的、听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自然而然地带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去探究,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强烈的主动性和明确的目的性,可见好的导入能将“要他学”变成“他要学”。
2.提高激励性语言的艺术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如果受到阻碍或失败,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状态。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更不能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要保护学生的良好学习心境,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突出激励性评价。
总之,要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善于学习,钻研教材,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优化课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