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吴氏八极拳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自幼爱好武术,自1989年系统学习了少林拳、查拳、拷子捶、少林名家杨秀山传授的老八极拳,实战技法,打斗技巧。于2002年夏天学习八极拳大师吴秀峰先生所创新的吴氏八极拳。本人才疏学浅,在修炼八极拳过程中有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正。
现在八极拳界内部有个约定成规的说法,把八极拳名师吴秀峰先生经过改革创新的八极拳称之为“新八极”或“软八极”,而把老八极视为正统,对新八极套路有过多的指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可取不客观的。
有的人认为,老八极拳是少林古拳的一个分支,我个人认为是有道理的,他们手臂都是直而不直,曲而不曲,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都有相似之处。在打法上,均讲究以快制慢,硬打硬上,以声催气,以气催力,少花法,重实战,从以上方面讲,八极拳脱胎于少林拳是说的过去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八极拳自开门立派至现在,也是遵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轨迹,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提高。
吴秀峰老先生,十八岁走出家门,游历名川大山,可见其思想活跃,不同于老一辈的八极拳家的墨守成规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小心谨慎。其本人,自幼好武,出生于武术世家,在外闯荡时不可避免的在同全国各地武林中人交往中接触到一些武林异人、武术大家,笔者冒昧揣测,老先生天资聪慧,在同全国各地武术强手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吸取了一些优秀的技法、功法,移植到八极拳身上,为以后创编八极拳套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老先生创编的八极拳,步型、步法适当的提高,身体稍前倾,容易做到头顶颈直、含胸拔背、顶顶拔腰,收裆裹臀,气沉丹田,做到了身体无处曲而不曲、直而不直,通俗地说,身如绷弓,无处不弹簧,此种随机待发的姿势发出劲力,相对于四平大马上体正直威力大大增强了许多。这向实战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举例来说,农夫在田野里拉犁,人推汽车,上体正直,步型过低,是用不上力的。至于,马步膝关节内收也是遵循了三角形稳定的科学原理。
关于软八极之说,那是外行人所看到的外观的放松、缓慢,没有高度的放松就没有高度的紧张,放松和紧张是为了更快、更狠地把力传送到对方身上,在接触对方时紧张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反作用力扭伤自己的肢体,打击到对方身体时,接触的肢体也是紧张的也是硬的,这就是所谓的刚从柔生,快从慢来,刚柔相济。好比炮弹出膛,接触目标爆炸是为了更准确地打击敌人。此为一理,何有软、硬八极之说,那种咬牙切齿,怒目皱眉的八极拳,从出拳开始就用力,恨不得一拳打死人,缺少力的转换、圆活,不易击中目标,只能加大消耗体力,增强表演效果而已。
吴秀峰在原有八极拳老架基础上,创编了八极拳二十四连手、十二抱形、扶手对打等十多个套路,首创了八极拳“六不输”、“六行合术”、“十六大步”、“十大劲别”、“手型”等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八极拳内容,技击风格更突出更明显,技术更贴近实战,增强了习练者的兴趣。至于套路多,好比一桌丰盛的大餐,我们围坐在一起,每人只取其喜欢吃的就能吃饱、吃好,有充分选择的余地,练八极拳也是此理,我们把喜欢的功法、技法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习练,十之二三就完全可以掌握八极拳的内涵了。
综上所述,吴秀峰老先生所创八极拳是综合他一生在武林中所见所闻,是他一生武学修炼的结晶,使八极拳得以创新、发展、提高、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