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对俄合作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牡东地区率先发展成为中俄地方合作典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对俄合作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牡东地区率先发展成为中俄地方合作典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党的十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牡丹江、东宁地区地处东北亚国际经贸大通道中段,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是黑龙江省沿边开放的前沿阵地,引领全省乃至全国沿边开放的核心先导区,也是对俄、韩、日经贸科技合作战略的前沿区,在对俄合作中,应当切实发挥地域优势潜力,全面加快对俄合作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牡东地区率先发展成为中俄地方合作典范

关键词:牡东地区;对俄合作;中俄地方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176-04

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市、东宁地区(以下简称牡东地区)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是黑龙江省沿边开放的前沿阵地,引领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沿边开放的核心先导区,也是对俄、韩、日经贸科技合作战略的前沿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牡丹江市立足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以东宁县为对俄桥头堡,以市区及下辖市(县)为合作纵深,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要素互补性日益增强,初步形成了一体化区域经济格局。2010年主席出访俄罗斯期间,勉励牡东地区要努力“建中俄特别是远东地区合作典范”。

一、牡东地区中俄地方合作概况

牡东地区是黑龙江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4.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0万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1092.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2.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35亿元,进出口总额126.6亿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7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 990元。近年来,牡东地区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升沿边开放的有利机遇,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建设“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和“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战略要求,率先启动中俄两国地方合作计划,努力在通道、载体、贸易方式、人文交流、服务措施上当示范。

1.对俄贸易规模质量同步提升。2012年,牡东地区进出口总额实现126.6亿美元,增长21.5%,占全省的33.5%,其中对俄贸易实现67.8亿美元,增长26.1%,占黑龙江省的31.8%,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量的10%,成为全国沿边对俄出口第一大口岸,在全国外贸综合竞争力中列第13位,是东北地区唯一进入前20强的城市。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进口量增长26倍,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25%和50%,地产品出口比重和进口资源落地加工率分别达10%和43%,同比分别提高1.5个和5.5个百分点。进口俄产粮食1.5万吨,同比增长351%。

2.跨境连锁加工潜力进一步释放。依托口岸优势和境内外园区平台优势,创新探索出了互为原材料供应通道、进出口加工贸易基地、销售市场的中俄跨境连锁加工模式。目前,该地区在俄境内相继建设了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莫戈伊图伊工业园区、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宏达工业园区4个轻工业园区,截至2012年累计入驻企业46户,累计完成投资40.5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真正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搭建了理想平台。随着跨境连锁加工模式的不断完善,境内园区的外向型格局初步形成,7个境内园区累计开发面积77.08平方公里,园区承载能力加速提升,东宁开发区成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已入驻木材、机电、食品、制衣制鞋等跨境连锁加工企业115户。通过境内外园区互动互补、联动发展,形成了境内外投资与贸易互动发展格局,带动牡东地区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型。

3.立体式大通道格局初步建成。牡东地区充分发挥沿边、靠海、临港优势,以路海、铁海、陆空等多种联运方式,大力实施大通道建设。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完成总投资45.8%,东宁界河桥改建项目已列入《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俄方口岸改建协议已上报俄交通部。首家公用型保税仓库成功运营,源丰国际物流园实现口岸内移、对俄果蔬出口“直通”,丹东港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正式挂牌运营。在此基础上,牡东地区还一线多点、多渠道地打开和畅通出海、出境大通道,初步形成了辐射、开放式国际物流通道格局,主要是 “五条出海、出境大通道”。其中3条国内通道:大连港出海通道、丹东港出海通道、满洲里出境通道;两条境外通道:俄远东出海通道、朝鲜罗津港出海通道,极大提升了该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中的枢纽地位。

4.对俄农业合作实现集团化经营。牡东地区企业在俄耕种土地270万亩,开发区域已拓展到俄6个州25个区,建成农场400多个。东宁华信集团牵头成立了黑龙江对俄农业开发产业联盟,并通过积极探索,创造了“民企+国企+联盟+基金”的“华信模式”,开创了黑龙江对俄农业开发新纪元,更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典型范例。2012年华信集团在俄合作开发耕地4万公顷,创建了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化农业开发园区,成为俄远东地区最大农场,回运粮食近2万吨。东宁华洋绿色农业园区利用现有的8 000多公顷天然牧场和5 000多公顷饲料基地,以奶牛养殖及优质乳制品生产加工为主打,正在建设俄远东地区最大的牛肉及奶制品加工基地,并探索将产业链条延伸到国内。

5.旅游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几年来,随着贸旅牵动战略的深入实施,牡东地区旅游会展经济得到了裂变式发展。区内有国家5A级景区镜泊湖和中国雪乡等著名旅游景区景点,东宁要塞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与五排山城遗址一同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形成“湖、林、雪、边、俗、特、红”等旅游特色,牡丹江市成为第二批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成功加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41个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结成联盟。木博会、黑木耳节、中俄机电产品展销洽谈会、国际石油钻采装备展览会、国际冷链物流大会等国际性展会影响较大,共签约项目53个、75亿元。2012年,牡东地区旅游业总收入实现72.87亿元,同比增长19%;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 200万人次,同比增长19.4%。

6.俄资源能源合作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面对持续低迷的国际经贸形势,牡东地区积极引导外贸企业走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之路,尤其将对俄资源能源开发“调结构、促增长”的重中之重。目前已有50多个能矿项目在洽谈,取得探矿权5个,取得采矿权两个。其中,位于滨海边疆区的煤矿储量达2亿吨,现已投产,已正式通过东宁口岸向国内运输。位于哈巴地区的金储量达45吨,开发企业正面向国内寻求业内集团合作。位于滨海边疆区的硼矿储量超过3亿吨,总价值超300亿美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以来,牡东地区瞄准国内玉文化消费市场,利用俄罗斯富足的玉矿资源,成功打造了宝玉石产业。目前,黑龙江省珠宝玉石产业基地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入驻县内外企业160户,全省唯一的珠宝玉石检测鉴定中心、珠宝玉石进口保税仓库、宝玉石文化博物馆投入运营,珠宝玉石专科学校招生授课,并成功举办两届东北亚宝玉石文化节,已实现600多吨俄宝玉石毛料和5万件成品的交易量,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宝玉石毛料集散中心和成品批发市场初具规模。

7.对俄文化交流层次不断提高。牡东地区自清末以来就是中俄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纽带,特别是东宁口岸开通以来,双方交往更是日益密切。东宁县投资2 000多万元修建了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和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历史纪念馆,在俄企业累计捐资500多万元支持俄方发展公益事业。与毗邻俄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十月区等地方政府互访频繁,每年会晤达近百次;双方企业、民间也往来密切,经常性开展互访文艺演出、赠书慰问、各类节会、体育赛事、书画摄影展览等人文交流活动,为促进中俄地方合作注入了人文因素。

二、牡东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意义

1.推动哈牡绥东对俄经贸合作区向纵深发展。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是以国际商贸和对俄进出口加工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国际化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是引领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先导区。2012年,区内固定资产投资3 500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以上,发展前景好、专业化程度高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及集聚区初步形成。对俄贸易额实现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6%,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的36%。而作为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江、东宁日益成为带动哈牡绥东对俄经贸合作区的强力引擎,从一定意义上讲,牡东地区的发展决定着哈牡绥东对俄经贸合作区的未来走势。2012年牡东地区进出口总额实现126.6亿美元,占哈牡绥东对俄经贸合作区进出口总额的73.2%。在牡东地区拉动下,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累计入驻企业2 000个,完成投资1 000亿元,18个重点园区投入产出比达50%,累计吸纳社会就业超过50万人。

2.支撑全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牡东地区对俄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口岸地区的先导和辐射作用,示范推进中俄两国双向促进、互利共赢,在园区建设、农牧业合作、矿产及林业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在规范贸易秩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投资合作、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改革创新、探索实践,有效破解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大、水平不高、与中俄政治关系不协调的问题,积累和丰富我省对外开放经验,加快推动中俄两国及地方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3.抢先对接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重点合作项目。《俄罗斯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计划》正式生效,俄远东开发进入实施阶段,执行该计划的经费总额超过3 333亿美元,目标是要使远东地区成为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将有一大批交通、能源、资源、高新技术等项目需要国际战略投资者。牡东地区作为我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最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产业和人脉等诸多优势。只有加快牡东地区产业升级和承载能力,才能在俄远东开发过程中搭上头班车,从而为黑龙江省对俄尤其是远东地区经贸文化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牡东地区成为中俄地方合作典范的优势

1.区位优势。牡东地区位于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居中俄朝三角交界地带的中心,拥有绥芬河铁路、公路和东宁公路、牡丹江航空港4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过货能力1 200万吨,过客能力250万人次。距俄十月区24公里,距俄远东最大铁路编组站乌苏里斯克53公里,距黑龙江省进入太平洋的最近出海口和俄远东最大旅游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53公里,是贯通陆海联运出海口的重要节点和东北亚国际贸易大通道上的交通枢纽。境内有G11、G10国道和滨绥、图佳铁路通过,开通至韩国首尔、俄罗斯海参崴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三亚等十几条国际国内航线。

2.产业优势。近年来,牡东地区紧紧围绕对俄经贸合作做文章,产业格局不断优化。培育了肉牛、生猪、食用菌、果菜四大主导产业,食用菌产量约占全省的1/ 2、全国的1/20,是“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0户,形成了装备制造、造纸、化工、能源、木业、食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有机食品和节能环保建材六大新兴产业。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每年从俄进口木材800万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地板产量约占全国木地板总产量的5%,是“中国国际木业之都”和“中国新兴地板之都”。

3.人脉优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对俄经贸文化交流,牡东地区与俄地方政府、企业、民间和社会各界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与俄乌苏里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城市建立了定期会晤、互访机制,特别是培育了一批熟悉俄罗斯市场运作规则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队伍,通过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系列活动,促进了相互间的信息沟通、友好交流和经贸合作。

4.政策优势。《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提出“支持牡丹江市建设中俄地区友好合作示范城市”,这是国家批准的唯一一个中俄地区合作示范城市,使牡丹江市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定位中获得一席之地。《中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国家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兴边富民规划》等都将牡丹江、东宁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写入其中。[2005]36号文件将东宁定位为“具有物流贸易集散、进出口加工和国际商贸旅游等功能”。《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进东宁界河桥建设。外交部致函省政府协调推进东宁中俄地方合作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四、牡东地区对俄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1.产业配套制约。经过多年对俄合作的发展,牡东地区开创了“双向贸易、双向加工”的跨境连锁加工模式,但大部分对俄合作项目仍以产业下游的低附加值商品为主,科技贡献率和产业关联度较低。出口方面,俄罗斯市场需要大量的家电、轻纺、服装、日用百货、果蔬等产品,在牡东地区当地生产的数量极少,有的也仅是半成品简单组装。进口方面,尽管该地区先后形成了进口松子、粮食、矿产、旧机床等加工贸易,但受产业配套等因素制约,难以形成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境内外园区升级难仍是制约该地区产业升级的老大难问题。

2.企业主体制约。目前,牡东地区从事对俄经贸合作的主体近千家,以民营企业为主,特别是中小企业居多。对俄投资主体弱小,国有大中型企业涉足不多,难以参与俄境内重大投资项目竞争。同时,由于该地区外经贸企业受历史和观念束缚,企业经营模式往往停留在追求大而全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难以形成科学规范的企业经营机制,在市场开拓、对外投资、融资信贷等方面缺乏符合国际标准的资质,难以适应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诸种规则,制约了合作层次和规模提升。

3.金融信贷制约。由于对俄经贸合作主体以私营企业为主,授信额度较低,加之境外固定资产难以成为信贷的抵押物,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题,尤其是境外园区、境外农业合作、境外矿产开发、能源合作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示范作用的大项目,更是受到金融信贷制约,企业“走出去”、资源能源“运回来”步伐放慢。另外,因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金融创新机制支撑,对该地区企业支撑力度明显低于南方发达地区。

4.通道制约。近几年来,牡丹江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先后打通了5条出海通道,将牡东地区由交通末梢发展成国际物流中枢。绥芬河市省直管后,东宁口岸成为牡东地区唯一一个对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通道作用。而对面俄波尔塔夫卡口岸长期以来是私人所有,基础设施和查验设备落后,工作人员不足,口岸升级问题成为牡东地区中俄地方合作需要解决的最迫切问题。同时,东―乌铁路对接、界河桥改建、恢复小车通关等基础设施问题多年来都无法实现,导致通关环境难以改善、通关效率日益低下,对俄资源能源合作受到严重影响。

5.观念制约。随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尤其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掀起了新一轮远东地区开发热潮。作为传统的对俄合作前沿地区,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合作思路、加快升级步伐是牡东地区的必然选择,也是该地区乘势而上的最佳历史时期。而在部分官员和企业家那里,受传统意识和思维习惯影响,对俄远东大开发和对俄合作转型升级机遇缺乏认识,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缺乏,成为制约该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抢抓对俄合作先机的主观束缚。

五、加快牡东地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大对牡东地区支持力度。加快落实牡丹江市中俄地方友好示范城市、东宁县中俄地方合作示范基地、跨境加工区等项目政策,进行集中整合,争取国家给予海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地方分成政策,通过转移支付方式留给地方使用,用于支持口岸发展建设。成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基金,为赴俄投资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在转移支付、技术合作、协调发展等各类国家专项资金的安排上,争取一定政策上的倾斜。加大对牡东地区融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建立各类产业投资创业基金,推动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市场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

2.整合对俄合作项目,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紧紧围绕“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贸易抓转型、合作抓延伸”战略部署,全面支持境外园区、农业综合开发、资源能源、陆海联运大通道、会展旅游经济等重点项目,围绕跨境连锁加工模式,重新对牡东地区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布置,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实现优势互补、梯度发展。

3.建立长效会晤机制,推动地方合作全面升级。健全政府及联检部门定期会晤机制,加强沟通和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建立信息交流和通报制度,使双方及时全面了解彼此发展动态、发展战略。建立由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磋商和沟通,为扩大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中俄地方政府联合组织机构,共同推进涉及两国的重点产业项目的研发与推进。

4.密切与俄人文交流,营造地方合作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中俄体育赛事、传统节会、学术论坛等交流活动,成立体育、文化、旅游、学术、管理、技术等各类中俄民间协会,邀请中俄专业人士或资深人士到双方协会、相关组织和机构担任顾问,培养更多促进中俄友好的人士。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扩大中俄民间交往渠道,深化双方传统友谊。

5.创建地方合作中心,为地方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建设功能最全、服务最优、成效最好的中俄地方合作服务中心。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金融、担保、通关、物流、翻译、法律等专业人才,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为中俄地方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为中俄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效破解中俄合作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缺乏诚信、不熟悉彼此市场规则等问题。[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