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考并发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到这个时候,高考都会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第一话题。这既是各种社会心态的爆发性集中反映,也充分说明:无论大家对应试教育有多大的反感,这种引发牢骚无数的高考形式,仍是时下相对而言最公平、最公正的选拔所谓“人才”的方式。
一年的孩子高考,后边十几年的孩子看风使舵。随你怎么说这种应试教育“独木桥”的“坏话”,大家也还是要挤在这条狭小的通道上。科举制度摧残了中国孩子一千余年,伤害程度更大于高考,不是也要等到有新学后才能“寿终正寝”吗?那么,我们姑且放过高考作为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留待未来去改进和完善。可现时,在高考之外有很多围绕着高考的社会现象和舆论争鸣,刻不容缓地值得我们严重关切,否则其对社会和下一代的荼毒会远甚于高考的内容导向和高考这种形式本身。
如上所述,高考已成为莘莘学子们一锤定音的终身大事,引起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理所当然。只是这种重视需要适度,这个“度”不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单纯的高分,还应该包括:有益于个人成长,有益于锻炼能力,有益于展现素质。现在围绕着高考,在场外出现了不少有违人伦纲常和公序良俗的怪现象,引发了舆论争议的连锁反应,就是因为超出了这个“度”。
例如:西安公交车司机刘先生4月1日在驾驶公交车时突发脑溢血,他将车稳稳停在路边,让乘客全部下车,随后与世长辞。他的妻子为了让女儿顺利高考,把这个消息瞒了下来。两个月后,女儿高考结束,才得知父亲已经离世,遂放声痛哭。再例如:6月7日早上,在长沙某路口斑马线附近,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突然一辆轿车撞上来,将母亲撞飞十多米。女儿看着躺在血泊中的母亲,坚持要陪母亲去医院,不愿参加高考。可是母亲不愿耽误她考试,交警和路人也百般安慰劝说,女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类似的例如还有很多很多,此类“社会心理病症”集中指向了人性被异化缺失、伦常被践踏忽视。很多人对以上事例振振有辞:父死不能复生,母伤已然送医,孩子在这些情况下并不能改变什么,安心考出好成绩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此等看似合理的逻辑背后其实潜藏着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是把世俗的功利计算结果凌驾于人性的底线和精神的光辉之上。当下中国之所以拍不出《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伟大的电影,并非技术问题,恰是缘于庸俗的社会心态和功利价值观不能支持这样伟大的命题。
另外一类怪现象更令人瞠目:高考进行英语听力考试时,为营造完全宁静环境,南京部分家长自发封死学校门口慢车道,见人拦人、见车挡车。一些骑车的路人被家长们强行拉下,几乎跌倒,怒不可遏。而家长们一边违法限制着别人的自由,一边强词夺理——孩子高考英语听力怕有噪音。更有网友微博曝料:自己所在小区考生家长为了不让蛙鸣声打扰孩子,毒死了池塘中的青蛙。且不说为孩子营造如此“真空”环境有无必要?也不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日后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这样安静的环境还能听力正常吗?只说孩子们眼看着家长们为了给自己带来好处,不惜公然违法给自己或人为屠杀动物破坏生态,那么他们将来考上大学了,进阶出仕了,还不得有样学样地、荼毒生灵呀?
此外还有:某考生仅仅因为“没考好”自杀了,某考生因为迟到被禁止入考场,母亲急了给监考老师下跪…… 都折射出人们面对高考不能摆正心态、面对人生没有全盘规划的时代病。前者暴露了孩子们缺乏挫折教育,后者的根本原因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这些素质教育恰恰是中小学应该提供给孩子们的,却被机械的应试教育给挤压殆尽了,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
有时候真的无法理解这些高考并发症。其实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录取比率是一路上扬的,从最初的几十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到几分之一,现在在很多地方多半以上的高中生都有大学上,怎么这高考却弄得越来越惨烈呢?如果现在还是三十多年前那样的录取率,考生和家长还有活路吗?
如果非要解释,大概也只有从人性上揣度:在大多数人考不上大学时,考生的焦虑感也会降低,复读也不丢人。现在的考生则生怕自己成为少数落伍者,更何况从小受的教育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绝大多数人没想明白:在人生的赛场上,比起跑线更重要的是你跑的方向和以怎样的姿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