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墨迹天气:不烧钱也能玩转本地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墨迹天气:不烧钱也能玩转本地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不烧不欢”的局面成为O2O领域常态的当下,如果不烧钱,O2O行业又要如何赢得有价值的用户呢?墨迹天气的方式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将O2O服务场景化

什么是场景化?举个例子,你要和朋友出去吃饭,自然会想到用大众点评;如果你要找朋友聊天,首先想到是微信、QQ;如果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百度地图会从你的脑袋里自动弹出。

由此可以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好的产品都能在特定场景中为用户解决问题。那么天气变化,是否需要添加衣物,出门要不要带伞,是不是可以去洗个车,这样的场景,用户需要什么服务呢?是否也可以匹配不同的场景,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将恰当的信息推送给需要的用户?

基于这样的思考,墨迹天气在2015年夏季,与雪碧、麦当劳、滴滴出行、河狸家等品牌合作,发起了“击败炎热,降温世界”的“35°计划”:精准为用户推出“去高温”服务。即当墨迹天气用户定位城市当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用户即可在墨迹天气APP内领取合作商家福利兑换券,如免费雪碧兑换券,滴滴打车券等。

活动上线56天,共获得6家TOP APP支持,超过30家互联网企业参与,线上共发放清凉超1174万份,领取雪碧超351万杯。

作为35°计划的三大主体,墨迹天气、雪碧和麦当劳属于不同领域,品牌既不相关,产品品类关联也没有很大。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三者的核心用户高度契合。

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庞大,想要从如此庞大的市场脱颖而出只能另辟蹊径。在气象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德尔菲气象定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每投资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有数据表明,90%的公共领域都会受天气影响,其中,流通类销售额的65%都取决于天气。因为天气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从而支配他们的消费行为。

早在2005年,台湾的7-Eleven就开始向日本的气象预报公司购买天气预报分析,预报公司每六小时就会通过POS系统提供一次未来六小时的最新气象预报。“上下温差三度,商品结构就不一样”这是日本7-Eleven的不变要求,也是店长“体感营销”的秘密武器。比如,卷曲云出现时台风一定会来,这时7-Eleven会多订购一些泡面、手电筒等生活必需品,这些都是台风时期顾客最需要的商品。

这就是场景化服务的第一步:从人的感官出发,通过真实的体感数据,触发新的商机。要做到这一点的核心是,精准的天气数据。墨迹天气正是立足于天气大数据,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随时随地向用户提供精准的天气数据或者提前预警。

本地生活服务类O2O的商家,一旦搭上了墨迹天气场景化服务的顺风车,墨迹天气便可以将不同的商家服务信息,主动推送给有需求的客户。这样一来,墨迹天气可以实现流量变现,有需求的客户也可以提升销售额,可谓双剑合璧。

工具类应用软件如何将用户变现

当资本的橄榄枝到来之前,投资人最关心的依然是三个问题:用户量是多少?社交做得如何?商业模式是否清晰?这些问题对于墨迹天气来说并不新鲜。

工具类应用软件的盈利,几乎只能靠用户流量和广告的互换获得,但这种方式转化率过低,收入并不能支撑团队的长期运营。因此,社区、社交成为工具类应用最为重要的转型道路之一。

2013年2月,墨迹天气用户突破亿级,这不仅归功于创始人金犁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中的公开亮相,让墨迹天气的下载量有个大幅提升,也归功于2012年底启动的社交化尝试。

这次改版后,墨迹天气的二级菜单中增加了“实景天气”功能,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和互动性。对于墨迹天气这样的工具类应用来说,当用户量达到一定阶段后,进一步的提升和社交化的尝试不可避免的会交织在一起,而此时,工具类应用必然面临用户变现问题。

墨迹天气的盈利模式分为几种:一种是CPA(按效果付费)广告。墨迹天气下方会有广告推广,墨迹会按照效果收取费用。第一家找上门的客户是老虎地图。老虎地图看上了墨迹天气庞大的用户数量,希望墨迹天气在软件中推荐老虎地图。用户每成功下载一次,老虎地图就付给墨迹天气6元钱。单靠推广老虎地图,墨迹天气每个月能获得1万元的广告收入。

此后,墨迹天气将一部分精力放在该领域。除了推广APP,它们也将用户流量付费导入其他网站。比如,曾经在墨迹天气首页会看到“淘”字按钮,用户点击就会进入爱淘宝页面。如今,依靠几百个推荐栏里的APP,墨迹天气推广渠道每个月产生的流水大到了几千万元。

另一种是品牌广告植入。如iphone用户在首页上可以看到一个穿衣服的卡通人物形象,类似QQ秀。这个卡通形象可以植入服装品类广告,比如有一段时间,卡通人物小墨穿的是服装是阿迪达斯的。金犁给墨迹天气的广告定下了3个规矩:只能接“广告即内容”的软性广告,广告主必须是一线品牌,广告主在广告投放上不能过于强势。除了阿迪达斯,可口可乐、伊利等都陆续在墨迹天气上做过几个月的品牌广告。

第三种是硬件收入。2014年5月,墨迹天气了第一款智能硬件产品――空气质量检测器“空气果”。它可以检测4项空气质量指标,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PM2.5。这样一台被消费者认为“贵得离谱”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墨迹天气却是在做赔本买卖,每售出一台空气果,墨迹天气要赔上近100元钱。即使如此,墨迹天气依然在坚持,因为在金犁看来,硬件是墨迹天气的下一个突破口。

目前,空气果主要通过终端硬件产品做大数据,未来墨迹天气可以依据空气果的布局,用监测到小区的温度数据,指导热力公司的热力输出分配,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未来的空气果将会和所有的空气果用户串联在一起,用户外出时可以随时了解目的地的真实天气状况。

空气果做的事不仅仅是社交,更多是大数据的融合、分析与总结,将数据背后的问题反馈给全部用户。空气果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使普通百姓对空气质量,以及自身所处环境的健康程度有了知情权。

“我们很清楚这目前是一个小众市场,但我们不知道把这些万元级,或近万元级的产品做到百元级后,市场会不会放大。当然,甚至缩小也说不定。我们在赌它会放大。” 墨迹天气副总裁姜洋说。

天气正成为与健康挂钩的“朝阳产业”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60%。有网民评价: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和章鱼保罗一样,都靠直觉和运气预测第二天的天气,可惜命中率还不如后者。墨迹天气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僵局。

在中国,墨迹天气所涉及的天气数据细化到了城市行政区域、县级、村、街道的级别。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用户都可以看到跟自己最贴近的天气情况,准确率超过80%。

2010年墨迹天气成立,6年的时间让墨迹天气不再仅仅依靠气象局所提供的数据来播报天气,而是更多的依赖用户提供的众包数据来校准天气,使播报更加精准。市场份额占据51%,品牌第一提及率66.2%,也是墨迹天气高品牌认知度的直接体现。这所有的一切,让墨迹天气在O2O的庞大市场里独树一帜,在其他APP依靠烧钱存活的当下,墨迹天气走出了一条不烧钱的阳光大道。

未来,墨迹天气将会进一步开放天气大数据平台能力,连接行业、天气和人。如果把墨迹天气比作一个人的话,众包数据和天气数据就好像是其左右手,两部数据相结合就是一个面向公众,面向行业的大数据平台,不仅可以向C端的用户开放,而且向行业用户开放,提供墨迹天气的气象数据的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墨迹天气会继续以多维度的方式来实现与用户之间的天气交流,打破了用户对天气只是数据需求的局限,把用户服务放在显著位置,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次新的变革。

从2012年萧敬腾一战成名,被封为“雨神”,到2013年北京PM2.5多次爆表,普通人开始关注雾霾,天气正一步步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并逐步与健康挂钩的“朝阳产业”,而其背后的产品逻辑,正是其他O2O企业需要向墨迹天气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