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今日开拍――高清DV的拍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今日开拍――高清DV的拍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日开拍

我们的栏目总是在说着一些与拍摄无关的东西,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本栏目就是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去说的,而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则是:朋友们放下杂志,关掉DVD机抄起家伙,投身广阔天地。今日开拍,拍摄基础入门栏目。

高清dv拍摄

高清电视,即HDTV,是相对现有的标清电视而言的下一代主流广播电视标准。虽然,对于中国广大电视观众来说,高清电视节目尚属水中花镜中月,但这个趋势却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看来并不遥远。

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实现了全程高清摄像和转播的国际最盛大的活动,开幕式那宏伟而壮阔的场面,只有高清电视画面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赏心悦目。遗憾的是,我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第一时间观看的直播只是高清下变换成标清的画面。

以此为契机,高清摄像技巧自然应该成为广大摄像爱好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了。因为,在民用DV领域,HDV、AVCHD、P2等规格丰富的高清DV产品早已铺满市场,硬件条件已然具备,接下来,就看我们把这些新武器的性能如何发挥出来了,以下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基于DV平台的几点高清摄像技巧。

精准的聚焦

高清的最终画面分辨率采用隔行扫描的1920×1080像素,相对于现有的标清分辨率720×576像素,有效像素信息提高了约5倍,这样的结果是直观上的清晰度大大增加。首先,就是在对焦的技术操作上要求更高,同一场景,在标清画面中,对焦稍有差距,由于清晰度相对较低的原因,我们观看的时候并不会明显感到跑焦的存在,而在高清电视拍摄中,些许的对焦不准,就会很明显体现出来。以往,有经验的摄像师在标清拍摄中,会大致确定一个焦段范围,利用超焦距等原理拍摄,基本上能够完成任务。但是,高清那纤毫毕现的画面效果,对焦上的任何一点瑕疵就可能导致失焦,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其次,由于高清DV采用了更高分辨率的大尺寸CCD或CMOS传感器,景深范围相对标清要小一些,同样光圈下的景深变短,利用景深控制清晰度的范围变小。这些硬件特点,决定了高清拍摄时,对焦技术必须严格而苛刻,精准到位至关重要。此时,你不能仅仅依靠DV的液晶监视器来判断焦点的精确了,那个小小的显示器无法真正再现焦点的精度。对于重要而严格的高清拍摄任务,请务必使用高精度监视器或大尺寸电视机作为最后画面的对焦检查工具,才有保证,再延续标清的拍摄习惯,差不多就行的想法应该彻底改变,这是高清拍摄的必须。

完善的曝光

高清画面除了清晰度改善,同样,在画面色彩、影调和曝光方面提高了标准。影响画质的高光溢出、暗部噪声等曝光技术一样提高了要求。高清是双刃剑,既提高了清晰度,也容易暴露拍摄的失误,可能在标清中,一个小小区域的曝光过度或不足并不影响大局,但高清画面中不行,缺点会更加突出,而观众的眼睛也会被清晰无遮的缺陷引导出去。就如我们看一个人化妆,在舞台话剧的表演中,浓妆让远处的观众感觉到人物的面部轮廓和细节,而生活淡妆是为了近距离的观赏舒适性,高清就是突然把话剧舞台妆搬到眼前,一下子,这浓妆的粗糙让我们感到很生硬,所以,高清拍摄也是这个道理,它是放大了清晰度的结果,对于色彩的还原、明暗的对比、层次的丰富都是考验,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曝光的技术提高,在尽量准确的基础上,照顾好各个细节,充分发挥高清的优越性。对质感和层次的表现能力,高清远远胜于标清,摄像就是再现它。

光线的色彩倾向

光线根据物理波长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摄像技术里面的色温概念就是对光线色彩倾向的描述。在用光的过程中,除了改变光线的亮度,再一个就是改变色温了。配合不同的画面意境,使用合适的色温,可以创作出众多变化绚烂的效果。比如:低色温的聚光灯、碘钨灯、白炽灯、烛光等,可以表现温馨、温暖、祥和热闹的景象。而高色温的蓝色光源则可用于表现夜景、静谧、冷清、孤寂甚至恐怖的气氛。这些技术既可以使用摄像机的白平衡手动控制,也可以在标准白平衡的基础上,用各种色温纸或环境光进行创造性布光。

影视光学艺术不仅仅是还原真实自然,因为,真正的自然光线,现在还没有哪一款摄像机能真正的完全重现。那么,用光的方法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合理的夸张性光线效果虽然有时候是假的,但是,如果得到的电视画面符合剧情、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审美,那么,这种“假光”也是成功的运用。

某种独到的用光倾向往往是一个导演的个人习惯,成功的导演未必要面面俱到掌握各种布光技巧,只要把某种用光形式发挥到极致,也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有人习惯明亮通透,有人喜欢晦暗迷离,有人热衷红红火火,有人倾心水墨淡雅。这都是用光的倾向,只要适合作品的表达都是对的。我们广大摄像爱好者尽可以放开自己的想象,多尝试各种布光技巧,总会找到切合个人艺术能力的“光效”。

宽幅的构图

高清DV拍摄,还要适应构图方式的改变,原本标清的4∶3方形画面比例变为16∶9的长方形结构,这和摄影中画幅的方形与135长方形画幅的对比类似。高清的16∶9画面增加了左右空间的张力,而上下空间被压缩。就如我们的双眼观察世界一样,其实,我们看景物一直是长方形的,因为我们的眼睛是平行分布的。应该说,高清的画面比例更符合人眼的视角和可视范围规律。对比这两种构图,长方形会更舒服一些。那么,在拍摄高清时,构图技术就增加了很多技巧,比如,构图的水平线条延伸、曲线的运用、宽阔空间的把握、多人物同画的表现、空白部分的处理、上下空间的内容布置等等,这些都要使用16∶9的比例进行设计,原本标清的两个相对镜头,在高清画面中,也许只要一个画面就行。左右摇移的拍摄,运动镜头的行程会变短,而上下摇移的行程则变长,这长短变化之中,拍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运动的节奏

运动镜头是摄像必不可少的,高清拍摄的运动和标清拍摄也有区别,因为,高清画面清晰度增加了,观众对画面内容的了解也增加了,你就不能再延续标清拍摄中的运动规律和速度了。比如,摇移镜头,同等画面内容的情况下,高清拍摄比标清要稍慢一些为好,这是为了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看清楚画面的内容。标清清晰度不高,慢慢地移动镜头,观众会感觉你的镜头很拖沓,而高清镜头下,镜头移动过快,观众则又感觉到还没看清楚画面你就走了,这都是高清、标清画面分辨能力的不同造成的。标清拍摄中,观众对于看不清的画面希望尽快结束,而高清太清晰了,观众能看清细节,你又很快摇移过去,让人感觉很不尽兴。这就要求,高清拍摄时,对于运动节奏的把握一定要以画面的细节为标准,以观众看清画面内容为前提,适应这个过程需要额外的练习。有时间,多练习一下推拉摇移的高清表现方法,切不可按照以往的所谓运动镜头的“规律”去处理,高清是一个新课题,我们都需要学习,实践是唯一的办法。

时长的把握

高清的细节刻画能力远远超过标清,那么,这细节的表现就需要足够长的画面停留时间来控制,最常用的8秒长度拍摄,在标清画面中没有问题,而高清则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目的很简单,就是让观众有比标清稍长的时间去观赏画面的内容,因为这种观赏是现实的,看不清楚就要尽快过去,能够看清一定要给观众留出时间,因此,别担心你的高清单个镜头太长,或许观众还期望更长时间享受高清的优美呢。哪怕就是九寨沟斑斓的清水,高清镜头里面,那种透彻、晶莹就足够用十多秒的长度展示了,观众乐于享受并能够真正享受,这是镜头时长的主要标准之一。

稳定的重要

稳定压倒一切,这不是口号,是高清拍摄的要求。正是因为高清画面的点滴再现能力,哪怕一丁点儿的画面抖动,都会给观众视觉上的不舒适,人可以看不清,一旦看清楚了,你的画面抖动对人的视觉就是一种摧残,就像近视眼的朋友一样,摘掉眼镜,你怎么晃动,无所谓,反正也看不清楚,但是,只要带上眼镜,对不起,我能看清了,请保持稳定好吗?

所以,拍摄高清时候,请务必使用能够保持稳定的器材或方法,这一点也是必须的。解决办法就是找一个很坚固的三脚架,使用三脚架拍摄应该成为一个标准摄像师的规定动作。没有三脚架,那么,手持拍摄对摄像师的“肉体防抖”就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除了借助机器的光学防抖功能,另外要做的,只有勤学苦练了。就像奥运射箭或射击运动员一样,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保持稳定的发射,我们广大DV摄像师比他们更难,我们不但要求一瞬间的稳定,更要达到一定时间长度的持续稳定,看来,要做的练习真的很多,使劲吧!

总结

专栏的篇幅总是有限的,关于高清DV的拍摄,从技术角度讲,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比如,选择高清摄像机的格式、非编软件的兼容性、高清后期合成的实时性和高效率等等。在艺术层面上,则还要考察高清DV的压缩算法的影响、景别的选择、细节的描述与质感刻画等等。问题总是很多,挑战更是机会,希望大家一起进步,在高清尚未普及之前,打好我们的基本功,等到高清一统江湖的那一天,我们就是领跑者,多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