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对“航天工程育种”认识的四大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对“航天工程育种”认识的四大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过两代科学家的不懈拼搏,我国航天工程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千种作物种子通过“遨游太空”获得优良变异。截至今年5月,已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作物新品种达60多个。这些作物新品种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作物抗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航天工程育种的产业化已初现端倪。

航天工程育种,是把植物种子用卫星搭载上天,利用太空宇宙粒子辐射、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以及低温等特殊的环境,诱导种子基因发生突变,使植物产生可以遗传的独特性状,返回地面后再经过专门的培育和筛选,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

通过航天工程育种,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出突破性的作物优良品种,普遍具有早熟、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

1987年8月5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第9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首次成功进行了农作物种子的太空搭载试验,开启了中国航天技术助力现代农业的新时代。2006年9月9日,我国首颗以空间诱变育种为主要任务的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八号”搭载了208.8公斤农作物种子和生物试验材料发射升空,在轨道上运行15天后成功返回,给农业科学家带回了丰厚的实验材料。至今,我国已利用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获得了大量产生变异的新性状品种。

随着航天工程育种科学实验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太空青椒”、“太空番茄”、“太空玉米”……等 “太空食品”走上了百姓的餐桌,但人们对航天育种与“太空食品”仍然存在着一些误解。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就以下常见的4大误区作了解释。

误区一: 上天转一圈就是太空种

“现在有很多不法商人做假广告,说他们的种子‘曾搭载某某卫星上天’,向农民高价出售。”刘录祥说,“其实,种子上天走一遭,只是完成‘太空升级’的第一步,真正复杂的工作,是随后进行的地面培育、筛选和验证。”

搭载回来的种子至少要经过三四代的筛选,然后到多个省份的试验点去试种。试种成功后还要拿到品种审定委员会去审定。“品种委员会还要试种3年,如果3年的表现都超过对照品种,才能够拿到审定证书。”刘录祥说,这时,种子才能叫“太空种子”,才能合法地推向市场。

误区二:太空食品都是大块头

茄子像南瓜,南瓜磨盘大,豆角几尺长……特色“太空菜”的广泛宣传,让好多人误以为太空食品都是“大块头”。

“种子搭载后产生的变异是各种各样的,选择面非常广。”刘录祥说。以小麦种子为例,搭载后的植株有的高秆,有的矮秆,穗子有大有小,生育期有的提前,有的推后。“至于选出什么样的、淘汰什么样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里。”刘录祥举例说。“太空五号”弱筋小麦适合做糕点,“太空六号”则是强筋小麦,适合做面条饺子。选择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再比如,茄子皮对治疗冠心病有帮助,科学家就专门挑选搭载后变小的茄子,这样,单位产茄子皮的量就增多了。

误区三:太空食品不安全

“基因突变”、“变异”、“人工诱变”……这些航天育种的术语听起来有些恐怖,让个别消费者担心太空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太空食品绝对安全,人们尽可以放心食用。”刘录祥说。

航天育种的原理,是将植物种子在宇宙辐射、微重力、弱地磁、高真空以及低温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基因变异。有人担心“宇宙粒子辐射”的安全性。刘录祥说:“人们用高剂量的核辐照为面包、大米、方便面、脱水蔬菜等消毒,这些食品都可以直接食用,航天育种所接受的辐照强度仅为前者的百万分之一,而且要经过数代的培育筛选后才开始食用,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误区四:太空食品是绿色食品

“尽管太空环境无菌、无污染,但并非所有的太空食品都是绿色食品。”刘录祥说。太空食品是经过航天育种所培育出的。而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中培植加工的食品。“太空种子在地面的培育阶段一样可能施化肥,所以,是不是绿色食品,还要看是否有相关部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刘录祥说。

近日, 在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项目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以服务农民,造福农村,发展农业为主线;以航天搭载技术为手段,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为宗旨的“2010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会上,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两院院士、专家就“现代农业与科技创新”、“空间诱变育种效果与应用”、“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科研进展与问题”、“加快太空育种农业引智成果向二三产业转化,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与会专家希望,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航天工程育种要不断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加快成果转化,以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要延伸产业链,向多元化领域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太空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我们相信,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在都市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观光农业的推广实践中,航天工程育种将会发挥更大作用,航天工程育种势必列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让航天科技更好地助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