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师怎样在语文课文中的“点”上下功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师怎样在语文课文中的“点”上下功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在教学中,所利用的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仔细深入地研读课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是教师必须反复修炼的一项基本功。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深入地研究教材,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教学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在研读课文时,除常规地抓住“重点”,把握“特点”,掌握“难点”外,还要着力在以下几个“点”上多下功夫

一、选准“切入点”

在语文教学的开始,教师选择一个好的开端,这就等于是成功了一半。选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试举几种切入法。

1.题眼切入法。如《武松打虎》,揭题后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打”字提问:谁打谁?为什么要打?结果怎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文本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性阅读,寻求问题的答案。

2.情境切入法。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情感性很强,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十里长街送别总理那催人泪下的场面,再配上教师深情的画外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情悟文,以文激情,情理交融”。

3.重点切入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入手,能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如《长城》,可抓住“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这个中心句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的研读。

4.插图切入法。课文插图往往具有丰富的信息和情内涵,对文本具有一定的补充和拓展作用。如《》一课,教师边激情导入边课件出示课文插图《烈火中的》。学生通过看图,首先心灵深处会受到震撼,为全文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情感和探究的氛围。

二、探求“延伸点”

这是指探求、发现教材中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连接点,将有限的课内学习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课外学习领域,努力实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课文学习的“延伸点”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阅读延伸。如学了《猪八戒吃西瓜》后,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学了《草船借箭》后,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2.表演延伸。如学了《会摇尾巴的狼》、《守株待兔》后,可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编、自导、自演,创造性地进行课本剧表演。

3.实践延伸。如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组织学生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将认识转化为行动,在实践中加深体验,升华情感。

三、明确“增长点”

教学的价值在哪里?就在于通过教学,使每个学习者在原有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增量。增量越大,课堂教学的效益就越高。这个增量就是课堂教学的“增长点”,也是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着力点”,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明确教学的“增长点”呢?在第十册《白杨》一课的阅读教学中,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应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而在第五册《爬天都峰》一课后明确指出:“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读读,多想想,读完全文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再想一想。”通过对这两次阅读点的分析比较,我们清楚地知道,“联系上下文多读多想”这一要求是循序渐进地安排的。“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在原来基础上的新目标,就是《白杨》一课阅读教学的“增长点”。

要注意的是,班级学生的“增长点”既有共性特点,又有个体差异。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的进行等,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最大增量。

四、挖掘“空白点”

这是指善于挖掘、捕捉教材内容和表达上的空白点,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

例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对“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一笔带过,进行略写,形成了空白。我们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发挥想象力,分别说说这三块略写的岩石的样子。

教材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些“生发点”进行有效设计,就能使“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发展语言、拓展思维、丰富想象”等达到和谐共振、水融的境界。

五、寻找“结合点”

这是指在研究教材时,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并进行有效设计。

1.改写式。如将《游园不值》、《望庐山瀑布》等写景类的古诗改写成以学生为第一人称的游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入境入情。

2.补写式。如《小珊迪》一课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补写小珊迪被马车轧断腿后回到家的情景。通过补写感人肺腑的场景,让学生走近小珊迪,感受他“人穷志不穷,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

3.续写式。如《凡卡》一课,学生对凡卡的信投入邮筒后的故事颇感兴趣。这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要求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为题,大胆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4.模仿式。如学了《我爱家乡的杨梅》,可让学生模仿这课的写法,写一篇《我爱家乡的……》,介绍家乡某一特产的特点及生长过程。

5.联想式。根据课文内容由此及彼,展开联想类推,进行读写结合。如学了《揠苗助长》之后,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揠苗助长”的事例,新编寓言故事《生活中的“揠苗助长”》。

6.感想式。这是学生表达阅读感受、体会的一种方式。可以写对整篇文章的读后感受,也可以写对课文中某个方面的感想,关键是要抓住文中最打动学生的地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感而发”。

只要抓住以上几点,我们就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教材,使语文课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