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论煤矿矿区环境的现场监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论煤矿矿区环境的现场监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环境现状监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环境现状监测失误直接导致环境污染预测和环境决策失误。文章对煤矿矿区环境现场监测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环境;现场监测

中图分类号:TD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033-01

0 前言

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当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进行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要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具有环境容量,方可建设。因此环境现状监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环境现状监测失误会直接导致环境污染预测和环境决策失误。现就煤矿环境影响中的现场监测问题做一些探讨。

1 水质监测

1.1 地表水监测

矿区地表水一般是指矿区河流和湖泊水体。

1.1.1 监测布点与采样

监测断面布设应该在总体宏观上反映出矿区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所以断面的选取应该要具有代表性,同时还要考虑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对于流动水应该在拟建项目的污水排放口地上下游近处各设采样断面。河流长度10千米,应该在河流下游进行水中污染物消减监测断面。断面的位置应该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点。应该尽量再河段河床稳定、水流稳定不急处。

1.1.2 样品的保存及运输

凡是能够进行现场测定的项目,应该在现场进行测定。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箱子上应有“切勿倒置”等明显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表。运输前应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

1.2 地下水监测

地下水指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水。一般矿区地下水受到煤矿生产工作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是矿区主要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拟建项目对于地下水的影响预测监测必须要认真慎重对待。

1.2.1 监测点布设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采用控制性布点与功能性布点相结合的布设原则上。具体监测布点要详细了解拟建项目地址周围水线和地下水井口的分布。监测井应该是常年使用的民井和生产井。一般不专门开凿监测井。采样深度要在地下水水面下0.5m以下。对封闭的生产井可在抽水时从泵房出水管放水阀处采样,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对于自喷的泉水,可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采集不自喷泉水时,将停滞在抽水管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进行采样。

1.2.2 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采集水样后,立即往水样中加入保存剂,然后将水样容器瓶盖紧、密封,贴好标签,标签设计可以根据各站具体情况,一般应包括监测井号、采样日期和时间、监测项目、采样人等。样品运输:

(1)不得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室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2)水样装箱前应将水样容器内外盖盖紧,对装有水样的玻璃磨口瓶应用聚乙烯薄膜覆盖瓶口并用细绳将瓶塞与瓶颈系紧。

(3)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尽量装在同一箱内,与采样记录逐件核对,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

(4)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或波纹纸板垫底和间隔防震。有盖的样品箱应有“切勿倒置”等明显标志。

(5)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光照射,气温异常偏高或偏低时还应采取适当保温措施。

1.2.3 监测项目

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建设项目行业污水特点、评价等级、存在或可能引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而确定。因为监测水样是密封保存,同时内部含有一些微生物,在密封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水样内的各种物质的监测准确性。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减少采样和检验之间的时间间隔。凡能在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1.2.4 地下水监测方法

地下水监测的成分较多,因此要求较高,所涉及的监测方法较多较复杂。具体监测各种污染物成分的方法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地下水监测的标准执行。

2 大气监测

大气特征污染物主要指项目实施后可能导致潜在污染或对周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产生影响的特有污染物。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μm的污染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采样点的布设,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在上风向和下风向布点监测。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置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0°;监测点周围应有270°采样捕集空间,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米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米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煤矿矿区大气监测主要监测项目有TSP、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根据污染物的不同,其监测方法不同。

3 现场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水质采样

在确定监测断面之后,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13-93中对河流取样断面、断面上取样垂线、垂线上取样点的设置具体规定设置采样点和采样垂线,决不能把监测断面设置在某一侧上,随意采一个水样。这样会导致较大的误差,监测结果也会失去代表性。同时每一次采样记录应包含气象参数和水文资料,特别是潮汐河流、感潮河流,尤其要注明采样时涨落潮情况、水的流向、流速等。这些信息对环评人员数据的正确利用尤为重要。

3.2 大气采样和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12-93)中规定,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的统计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要求。因此大气采样必须用大流量采样器进行24h连续采样,根据不同的评价等级确定监测天数,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国家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时,就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测算标准值。如果只以小时均值评价,会导致较大的误差,而且无法与国家大气质量标准对比,所得出的结果就没有可比性。目前一般的监测站出具的数据在采样方式上大都采用小时均值,日均值难以报出。像PM10、TSP、Pb日均值的采样时间不能满足12h/d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日均值的采样时间不能满足18h/d以上。

本底监测时应注意监测方法的选择,因为测的是大气环境的本底,不同于污染源监测,对方法的检出限要求较高。例如测空气中的硝基苯,采用锌还原)盐酸奈乙二胺光度法测定范围是6~1000mg/m3,而用苯吸收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时,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05mg/m3,显然前种方法报出的结果往往都是未检出,不能满足环评监测要求,不能准确反映环境本地的真实状况。

同样空气中的氯化氢监测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硫氰酸汞光度法的检出限为0.05mg/m3,离子色谱法的检出限为0.003mg/m3,而环评中氯化氢的评价值是0.015mg/m3,显然环评监测中氯化氢的测定必须采用离子色谱法。

参考文献

[1] 杨若明,金军.环境监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徐恒力,等.环境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3] 朱世云,林春绵.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