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的策略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互动的策略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互动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教学互动的意识普遍存在,但互动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不容乐观。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教与学、师生、生生之间互动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动理念、课堂具体实践操作以及互动氛围的营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1.057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teraction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XIE Jian, CHEN Wenlu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Huanggang, Hubei 438000)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 and communi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teaching intera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active widespread implementation, but it is vastly different interactive effects, greatly reduce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not optimistic. To this end implemented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life and effectiveness become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it depends on the idea to create interactive, classroom practice operations and interactive atmosphere considerably.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teraction strategy

1 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误区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使教学互动变成形式化,陷入隐形误区,不但对教学没有起到辅助作用,还会影响教学质量。主要的误区有:(1)互动中心僵化:教师强迫学生互动,互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互动的掌控者,学生则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大部分互动都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只占一小部分,很少有同桌互动、小组互动、组组互动,互动对象趋于单一。(2)互动内容形式化: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密的学科。有些数学老师为了让数学课堂生动活泼一点,将数学课堂互动变成花哨的表演,哗众取宠,花样虽然多了,但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多数停在简单的问答上和对公式、定理、定义的记忆背诵上。(3)互动目标混乱:很多教师互动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时是为了听课专门设计的,完全不考虑数学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效果等因素。

2 有效教学互动的标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逐步体现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地位得到保障,以前的“一言堂”和教师的霸主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教师开始意识到可以慢慢放手给学生更多选择与机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需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现在很多数学老师都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互动,互动是否有效却无从得知,那么判定课堂互动是有效还是无效的标准是什么呢?

第一,是否能够让全体学员参与。数学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的前提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让课堂更有生机。一旦气氛活跃了学生就会不由自主融入课堂,陈述自己的观点,补充或纠正他人的见解,虚心接受别人的指正,让互动成为思维交流的纽带,让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从而真实有效地实现互动的功能。

第二,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真正的有效互动可以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探索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只需在必要时引导启发学生领悟学习过程遇到的方法,这有利于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实现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技能也就不再变得枯燥,当学生发现知识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生动起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这样既实现了第一个教学目标也实现了第三个教学目标。

第三,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课堂有效互动贴近学生基础,让学生得到不同种类不同层面的发展,让有些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在教学互动中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出独特的答案和新的问题。课堂教学互动,对学生来说,是一份难得的经历、体验,有利于健康的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的发展与成长;对教师来说,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自己就可以逐步改进和完善教学,与此同时,教师放低架子懂得倾听学生的想法,既开放了思想,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形象塑造。

3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3.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新课程也强调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数学问题,因此设置问题情景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很多时候学习愿望是与一定的情景伴随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学生当中有不爱听讲课的,却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即使是平时调皮捣蛋学生或所谓的“差生”,只要在课堂中听故事或做游戏,都会很快融入情境,很投入、很开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情境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故意设置悬链和矛盾,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3.2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数学建模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数学教育也一样,数学内容的教学也应该在数学化的生活情景中进行的。数学情境与生活息息相关,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伟大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大纲,以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为基础,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互动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挥。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太枯燥,没有多大实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以数学建模为契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一定是大量做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是很有价值的,互动是有趣的,学习是快乐的。在以数学建模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学生与学生互动频率比较高,通过团队互助和协作,彼此交流思想,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知识背景、经验设计出学生自己引以为豪的建模方案,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协助他们完成数学建模任务,必要时可以给予他们理论支持。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高中数学学科,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3 了解学生数学基础,互动因地制宜

要使学生能顺利参与到教学互动活动中来,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储备,对以前的知识状况进行摸底,学生对互动过程中可能需要用上的知识掌握程度怎么样。否则,即使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也无法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教学互动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为使学生能参与互动,课前需做大量的工作,学生互动过程中旧的基础知识,还需进行复习。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对学生提问也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使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口。提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太难会使学生时学生失去信心。总之,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即学生的“已知区”。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知识的“增长点”上来开展教学互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同化效果,使数学知识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

大量研究表明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教学互动中的对象,都不应该受到区别对待。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优等生互动参与机会多,成绩差的学生一般只是配角,被动当听众。教学互动不是为优等生专门开展进行的,也不是为了消灭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而是在客观认识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性的互动,做到因地制宜。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互动局部化的发生,无论是互动资源还是互动形式,都应面向全体学生,积极鼓励性格内敛不善发言或成绩差的学生大胆互动,努力构建教学和谐的互动的氛围,让每个差生感受到互动的温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上一层楼。

3.4 适度调节学生精神状态,互动形式深度化、灵活化

当我们的数学课堂互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出现互动“瓶颈”和思维定势。比如一些老师在无法持续互动下去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为了互动而互动,互动形式虽在,但时间效率低,毫无目标头绪,价值不大,可有可无,犹如隔靴瘙痒,不痛不痒。另一些老师认为上节课用某种互动方式效果还不错,这堂课可以继续用。还有些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绞尽脑汁地使用多种形式的互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但是缺乏启发性,常常让学生不能集中在所学的知识上,造成思维的不连续,干扰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影响教学互动效果。

教学互动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交流,知识互动只是一个平台,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数学知识互动的基础上实现师生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这就要求我们关注互动的深度。

3.5 尊重关心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学互动中,我们经常观察到教学互动中“师动生不动”的现象。在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班级里,学生在教学互动中是非常配合的。要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是前提。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进行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作是学生,而应把学生看成是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具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抱着一颗真诚相待的心与学生相处,摒弃片面保守的尊师思想,通过言行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期待着我”。

因此教师要从师生相互尊重做起,用心与学生沟通。紧张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互动的障碍,只有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互动氛围,学生才能以轻松开放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互动中来,这样极大地促进教与学的积极性。比如老师就可以利用角色互换这一互动环节,让学生放下心中的包袱大胆地走上讲台,来扮演神圣的教师角色,教师走下讲台,再当回“学生”,听听学生的想法和声音,这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满足了学生爱自我表现的心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田鸿雁.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和启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4.

[2] 林国福.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师生互动[J].科技创新导报,2011(7):164.

[3] 雷刚.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互动中的师生互动[J].科技创业月刊,2011(16):110-111.

[4] 卢爱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湘潮(下半月),20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