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作品的召唤结构与意义空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文学接受中,人们之所以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参与作品意义的实现,这是和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文本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需要读者加以具体化,作品的意义才得以表现。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的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的空白召唤、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和填充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吸引和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根据伊瑟尔的观点,一部作品的不确定点或空白处越多,读者便会越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艺术的再创造。
比如叶圣陶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有这样的描写:“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是表现着希望的酱赤的面孔。”小说对这几个农民形象的描写仅此而已,这里就留下了许多空白点,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如什么样的旧毡帽?帽下是怎样一副长相?走路的姿态怎样?如何“表现着希望”?又是怎样的“酱赤的面孔”?等等。这都需要人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和再创造,只有经过读者的具体化后才能真正成为文学作品。由于作品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现出多向性,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审美体验引起的想象去补足它们,所以文本为各人在作品具体化的过程中提供了多向选择的可能性。
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也可以说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我们曾经将作品的结构剖析为四个层面,在这四个层面中都存在着许多“空白”和“未定点”。比如在第一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中最基本的语音因素就有“空白”和“未定点”。当读者没有读时,语言符号还是静止的,一旦读出声来就变得活跃、丰富了,其节奏、韵律也就显露了出来,这就是读者的感情调动了作品的语言,填补了语音与语音之间的空白。阅读的节奏、韵律有差别,其意义也就有所差别,这就包含着读者的创造。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在天涯”至少可以读出三种节奏;①断肠人在――天涯;②断肠人――在天涯;③断肠――人在天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分出句子的节奏,强调的意义也就不同。在第二层面即艺术形象层面上,人们对语言符号语义的不同理解,就会唤起心中不同的形象。而且读者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不同,对形象的感受也不同。鲁迅说:“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但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消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成了蛮粗壮大的络腮胡子。”在第三、第四层面的内在意义层和象征意蕴层中,“空白”和“未定点”就更多了,因为作品意义的实现必须得到读者积极的参与和建构,如作品的意象和意境,就是心理活动的产物。至于作品的象征意蕴,更是需借助于读者高度的文化知识素养和艺术审美经验才能完成。否则不能理解象征,也就谈不上接受所蕴含的意义了。
文学作品的召唤性,还与文学的语言性质密切相关。语言具有概括性,它几乎不可能容纳作品的全部意义。简约化的语言形式与丰富的艺术意义出现了不平衡,以至任何一种表达的语言形式都难以描绘事物的曲折精微之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里给人提供的画面仍有很大的抽象性。月、柳梢、人、黄昏等都是一些概括性的语词,它们的相加并不能传导诗中的全部意象,词与词之间有着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利用自己的经验去“补足”。语言的概括性,不但不会减弱文学的魅力,相反它所制造的“空白”能激活读者的想象力,召唤着读者的积极参与,给了读者以再创造的余地。正是这样,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站到了主动创造者的行列。不过,要说清楚的是,在文学接受中读者的作用尽管是重要的,但毕竟是有限的。读者的创造性不是任意的,而是在作品文本基础上进行的。他对于所谓“空白”和“未定点”的想象和补充也是在文本所提供的框架中进行的。萨特说:“阅读实在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实际上,文本制约着读者的创造。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是别里科夫或是奥楚蔑洛夫。因而作品的意义的实现在于作品与读者的相互运动,这样接受行为就呈现出一种对话特点。文学意义也就在对话中产生,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就完成了。
周明波,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