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走高,尤其是2007年-2013年期间,金融和会计、财务管理类实用性强专业的学生就业比率更是居高不下,虽说近几年的经济大环境有所改变,金融危机波及范围扩大,但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趋势仍处于中等地位,因此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会计类的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也不例外,但是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为今后我国的财务规范化、国际化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一、前言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务管理专业涉及的专业范围更广,更具有指导意义,这使得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遇到瓶颈;而且近几年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尤其是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注重他们的综合素养,但是无论是哪方面的才能,我们的培养目标和体系中都存在弊端,都需要改进,譬如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欠缺;教学方法陈旧,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课程体系不合理;综合素质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学生们的发展,更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方向。文章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两方面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的理论和实操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及实践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基本能力不扎实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素养,如会计核算知识和报表的编制,还要熟知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掌握管理企业方面的技能和基本程序,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素养后,要学习掌握统计学的一些计量方式,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等,并要将这些知识融为一体,学以致用,将这些知识完全应用到财务职责中,这样才能很好的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但是现在的专业素养培养存在一些漏洞,因为好多学生认为除了会计专业技能之外,其他的对初入社会,初始找工作的学生们应用不大,面试官也很少问相关问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做好引导作用,让学生们了解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和益处,要把目光放远些。而且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具体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流程的知识学生必须熟知,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轻车熟路,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但目前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多都缺乏这样的能力。
(二)财务管理核心能力匮乏
财务管理的核心能力要从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手,主要包括会计实务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筹资分析能力、项目评估分析能力、公司理财能力、金融管理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的取得要学生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不仅需要学生在课上和老师积极互动,还需要学生在课下积极复习、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发散思维,迅速提升自己基础知识。但是目前学校只有财务管理核心理论课的开展,很多学生都是从书本和课堂上了解了这些知识,但是没能实际应用,也就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迅速增进这些核心能力,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匮乏。
(三)实践教学环节缺失
学校的实践环节主要是指实验教学,这个环节要求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硬件设施。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于财务管理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投入不多,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投入,但是实验软件陈旧,一直不更新,对教师实践环节的培养也匮乏,只是少数学校建立较好的实践教学中心,这样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校企对接的实验教学环节欠缺
现在很多学校比较封闭,认为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老师的授课计划和完成程度能达到要求,那么学生的专业素养自然提升。但是实验环节不然,本身学生学习完知识后,只是靠自己的主观思维来理解,但是实践教学是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环节,因此校企对接势在必行。
(五)教学方法的僵化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方法和意义上都存在差别,前者更自由更开放一些,但是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实验教学环节仍是老师占主导地位,一言堂到底,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属于应试教育,教学方法的僵化也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力局限,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会导致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仍是一头雾水。
(六)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最大的缺陷的就是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提及理论大家都侃侃而谈,但是一到应用就不能如鱼得水,这和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不合理有密切联系,因为在课程设置上大多都是理论课,实验课所占比例太低,有的学校还不能够考虑学科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的学习体系不健全,不能很好的构建知识网络。
(七)通用技能不完善
通用技能即是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技能,这些技能是随着岗位、职别等的变换在发生变化的。譬如人的沟通能力,此能力一部分是天生的,另一部分是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变化的;还有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多组织相关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过程遇到问题锻炼解决问题,提升沟通能力等。因此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这些通用技能,但是现实是现在具备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较多,但是大多通用技能都较差。
三、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路径及实践能力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增长,但是各高校也发现了社会的这种需求,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校在扩大招生,没有财务管理专业的学校尽全力开设这个专业,但是往往大批量的培养就忽略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通用技能,因此各高校要以对学生负责为宗旨,高度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素养。
(一)优化高校课程设置,改变教育教学模式
高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学生就业率高低的反映条件之一,因此各高校应从基本入手,对其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没有和社会需求相匹配,更多的是理论课,而且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增长,也不能将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大多高校都只重视学生的课程分数,忽视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校发展要想符合社会需求的潮流,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多开学生感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选修课、通识教育课、人文素养培养课程等,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能力,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要有专职教师和专门经费支持,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是,各高校只是注重学生的课内培养还不够,还有想办法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总体的知识水平。例如,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开设择业环境认知与自身职业优势发掘、形象管理艺术、情景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专场、面试艺术、面试策略与技巧、简历制作与投递、财务管理OFFICE技能应用、行政办公OFFICE技能应用等系列课程,针对要报考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开设申论写作技巧、时事政治解读、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思路、公共基础讲解、公务员面试指南、公务员经验交流分享等系列课程,针对要去外企工作的学生,可以开设外企面试自我介绍、外企面试常见问题、书写英文简历、英文面试技巧等系列课程。
除了开设系列课程外,还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求职需求开展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培训项目,比如企业新晋员工职业化训练、银行信贷管理培训项目、银行客户经理培训项目、小额贷款培训项目、银行柜面人员培训项目、企业财务管理培训项目等。
(二)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搭建综合实训平台
很多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都在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寻找实习的方式,但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毕竟不易,因此搭建综合实训平台是解决学生实习难最好的办法。目前也有些企业已经设计了综合实训平台,如用友公司、福斯特公司等。他们开发的软件,不仅有会计手工帐练习,还有整个企业的仿真模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构建各种角色,如人力资源部、生产部、销售部等业务流程,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整个企业的工作流程,并了解工作的每个环节,不仅了解会计核算工作,还有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其他流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不仅如此,学生还要练习各种企业的工作流程,认识和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为今后进入社会择业、就业、创业积累经验。
(三)建设校内实验教学基地
实验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重要基础,所以构建校内实验教学基地是基础,也是硬件条件。实验教学是校内实验教学基地的重要环节,也处于首要地位,它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逐步实现现代化教学实践基地。同时还要为学生配备优化的实践环境,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基础。
(四)注重校企结合的实验教学
企业是最能体现理论结合实际的地方,而此企业最典型的有国企、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在这里学生能感受到经济环境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动向、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想办法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这个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当然通过这种实践,学生也能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不足,针对实际情况继续学习,使得理论和实际更好的联合。因此高校要更重视校企联合的作用,和企业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好是在业余时间到企业去学习,不仅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也能多多的学习理论课程,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共同提升。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辅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文体活动、拓展训练、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自身有哪些不足,进一步完善,实现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共同发展,同时也能让学生更了解社会上的形势,深入了解社会,以便于毕业后能很快很轻松的融入社会,使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六)注重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
目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都意识到不能只是专业培养,还要对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但是强行给学生加综合素质课程或者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能一时接受不了,或者简单应付一下,并不能从心底里接受,这样产生的结果一定和预期有差距。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只有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了这个事情,认可实践能够使得自身的理论很好应用,才能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七)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综合素质
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即使就业了也存在很多对工作不满,对现状不满的现象,其原因有自身整体素质低,学生所学的和社会脱节,社会需求小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人生目标,对生活没有追求,有的更严重的是上大学时的专业也是家长给选的,自己对专业根本没有兴趣,也不清楚自己以后想做从事什么工作,更没有人生规划,这导致大学期间也漫无目的的学习,没有目的性,甚至顺水摸鱼。因此,高校在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仅要做好学前教育,还有辅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比如以后想干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每个阶段有怎样的需求等,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毕业后的就业,同时也可以全方位提高个人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