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静脉输液外渗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药液从静脉血管中渗出进入皮下组织,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严重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引起护理纠纷,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所以预防输液外渗及渗后及早实施相应护理对策会减少患者身心伤害,从而可提高护理质量,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1外渗的原因

1.1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引起渗透性损伤,常见有血管收缩药如阿拉明、多巴胺等;阳离子溶液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溶液如50%葡萄糖注射液、甘露醇等,是引起药物外渗的主要因素。

1.2静脉输液时,为患者扎针的技术生疏,使血管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另外患者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再就是患者长时间输液时,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致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尤其是循环不好的肢端末梢,致使液体外渗的几率均较高。

1.3静脉输液速度过快,如静脉推注、加压注射进行给药。

1.4患者因素年老体弱患者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硬化,静脉回流不畅,加上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滑动不易固定,易增加外渗的几率。

1.5微循环障碍如失血、休克、脱水等使血管塌陷,通透性增加,易发生外渗;血管硬化如老年人血管硬化且脆弱,容易造成液体外渗; 敷贴过大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在关节及关节附近血管,由于部位活动度大,血管不固定易外渗,且一旦外渗损伤程度较严重。

1.6时间过长输液量大,使局部血液长期被稀释,静脉管壁缺血渗透性增加,当药液通过静脉管壁时,也会使药液外渗;因输液注射部位血管弯曲,充盈度差,患者不合作等。药液外渗后刺激局部组织发生急性炎症改变,细胞受损变质,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理化性质是引起外渗的原因。

2药物外渗的预防

2.1提高穿刺技术护士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提高自己的穿刺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避免血管穿破致药液渗出血管外。

2.2选择好正确的部位穿刺患者需要长期输液时,尽量用中长导管或深静脉插管,在给患者输液时,要尽量掌握从远端到近端,并进行左右交替的原则,对那些剂量大、毒性大、强刺激性的药物,应尽量选择血管弹性好的,相对大的管径穿刺给药,这样不仅使穿刺成功率提高,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外渗药物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2.3在静脉给药前,护士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应准确的掌握静脉注射药物的性质、配药方法、浓度、剂量、注射要求、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有无配伍禁忌等;不同的药物给药的方法也不同,有的药物需要最大程度的稀释,如化疗药等。

2.4注意观察要穿刺部位皮肤及血管的组织完整性及状态;静脉给予特殊药物时,先使用少量生理盐水推注,是为了检查针头是否在血管内,其次是为了血管的冲洗使局部刺激降低,防止药物刺激血管内膜使血管内膜持续受损,提高血管的使用率。

2.5静脉穿刺不宜在血运差的血管上进行,尽量避开神经及关节、筋膜、肌腱等部位,不可以在同一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若静脉滴注时间很长并且超过12 h,即使滴得再好也要更换静脉输液部位。

2.6输液前我们要和患者反复的、耐心的解释静脉输液外渗的不良后果,输液后告诉患者注意事项,并嘱咐患者不要乱动肢体,经常巡视患者询问是否有疼痛感、烧灼感等不良反应,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药物外渗的护理

3.1一般护理在静脉输液外渗48 h内,应将其部位抬高,以促使静脉输液外渗能很好的吸收。在静脉输液时,如若发现液体外渗或外渗的倾向,必须先停止输液。

3.2冷敷可导致血管收缩,外渗范围局限,可减轻一些药物所致皮肤的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

3.3热敷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药物的吸收和分散,降低外渗局部的毒性。

3.4药物治疗可选用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既可以减轻局部组织水肿的张力,也可以对局部组织起到修复的作用。

4小结

静脉输液外渗在临床护理上较为常见,使我们不能很好地重视,此类问题一旦发生,就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静脉输液外渗。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加强责任心,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在患者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患者,常看看输液部位有没有渗漏现象,根据不一样的患者,不同的药物性质,要准确无误的静脉给药,把静脉输液外渗进行很好的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花,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