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绘画与设计两者内在关系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绘画与设计两者内在关系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绘画设计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绘画与设计都是艺术的视觉语言,靠图像来时表达自己的内在诉求,但是两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本文通过对两者内在关系的差别,来论述绘画与设计的异同。

关键词:内在诉求;绘画与设计;视觉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09-01

对于绘画与设计两者的关系,现在存在着两种差异很大的观点,一种认为只要绘画的功底好,就可以做好艺术设计的工作,另外一种是认为绘画与设计的差异较大,绘画好的人未必能做好设计工作。其实绘画与设计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绘画与设计都是艺术的视觉语言,靠图像来时表达自己的内在诉求,两者有着一定的差别。

首先,绘画与设计在其各自的艺术特点、创作手法、社会功能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美术的分类中有‘实用性’的和‘欣赏性’的两种美术”,有时截然不同,或是相反的。

绘画与设计虽然都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人类创造性实践中的一种智力和情感的表达,但他们的艺术手法,创作目的,审美过程,价值标准却有着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在艺术传达语言,主题构成因素,作品的人文价值取向等诸方面都有不同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要求。

绘画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它具有表达创作思想和情感,展现作者情操和情感,反映时代审美和精神取向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非功利,非物质基础上的,这些集中揭示了绘画艺术特征中的独立性,美学追求的纯洁性和审美价值的一致性。

设计的产生、发展是与商业行为紧密联系的,它的实用性、艺术性,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和社会精神与文化生活的提升而出现的,并且日趋完善。设计往往需要复杂的,科学的理性思考,是在对设计对象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生产流程,产品包装等作全盘的,科学的统筹核算,再付诸工业生产实践,制造出各类产品,最终满足全社会消费者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这时候,绘画与设计我们可以更直接的发现,二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所依赖的基础有很大的不同。设计的形式更趋于理性化,更注重科学性,在表达上受物质属性的约束逐渐增大,而绘画不同,他的支撑点和起跑线更取决于人的思想与情感,更注重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差异。因此,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社会生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计的最终效果主要体现在设计出来的社会产品,看它能否服从广大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文化品味与生活习惯。例如,汽车的机械设计到产品生产,再由市场销售到消费者的购买,这一整个产销市场过程都围绕着产品自身各种因素展开。

其次,设计与绘画,在艺术语言的表述手法上,其形式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中国学院教育体系中美术主要分绘画与设计这两个部分,它们不同于自然科学,主观能动的创造性是绘画与设计的共同的地方,都是精神文化的创造,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视觉造型艺术中两个不同性质行业之间的关系。

另外设计与绘画在市场经济的价值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有极大差距的。绘画相对作者而言是一件非常私自的事情,相对于写日记一样,它非常地自我,每根线条,每块颜色,都来自于自己的感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月亮的阴晴圆缺,江河的潮起潮落,自然中的一切视觉因素,都会左右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并直接影响到他的艺术手法。现代艺术更是强调自我,作品中个人的意志表露和情感宣泄更加无所禁锢,创作中不再考虑能否被社会人群接受,也不在乎绘画的商品流通,只要能把画家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达到社会效应就是好的作品。

绘画与设计是美术的两个方面,差异性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由于二者都是视觉造型艺术,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在理论上,它们都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都是人们主观思想及理念在视觉语言上的表达,都是人类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化了的情感表达,这些都是二者相通地方,是他们的共性。也是现当代人们把他们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前提和基础。绘画和设计在它们的产生的初期,发展中的特征和作为艺术的潜在规律上,都具有超强的一致性。你在观赏那一件件产品或建筑的设计图稿时,难道你不认为那都是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吗?

最后,绘画与设计都体现一定的时代特点。这二者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集体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完美标志,是人类所有国家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美的传播和接受,应当没有国界。我们是这传播和接纳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发展好这一视觉艺术。只有正确理解绘画与设计的起源与传承、特点和使命、异同与对比、联系与发展等,才能对两者的关系有正确的、深刻的、科学地认知,这对提高专业人员素质,打造时代所需要的设计与绘画人才,弘扬中国元素与民族精神,具有建设性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道义.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祁嘉华.设计美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 李家旭,刘静宜.装饰画技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

社,1997.

[4] 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刘宏波(1974-),男,河南三门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新媒体、影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