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大学生沉迷网络的体育锻炼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1-000-02
摘 要 大学生沉迷网络,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下降是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就体育锻炼在这方面的作用展开讨论,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 体育锻炼
如何使中学生走出迷恋网络的泥潭,通过有效的锻炼增强体质,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肩负社会责任的栋梁,而不是成为叛逆社会或被社会抛弃的人,应当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学生要“每天锻炼l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影响一代人,是增强学牛体质、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由之路。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一)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
很多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首先是看到听到周围的朋友眉飞色舞地谈论网络游戏,他们觉得如果自己不参与进去,就与朋友没有共同语言,就是落伍。
(二)生活单调,追求刺激,摆脱寂寞,宣泄情绪
网络是信息时展的新兴事物,网络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应该看到,校园主体文化思想的缺失对现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经常有不同主题的活动举行,但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文化思想支撑。学生课程任务重,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的生活让这些青春勃发的青年感觉乏味和平淡。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的时候,他们必然要转向充满新奇,丰富刺激的网络。“调查中,97.8%的学生都说,玩网络游戏就是刺激有劲。”
(三)满足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得到的成就感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关键时期,许多这一关键时期的特殊心理活动由于没有家长老师的引导而封闭。网络便成为了他们互相倾诉的途径,网络游戏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平台。在游戏中获得较高级别,拥有特权,都能让其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四)逃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不少研究者进行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周玲玲[2]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16.1%,与芮光来等[3]的研究结果15.8%很接近,但高于,祝丽玲等[4]的研究结果5.7%。这可能与所采用的测量量表不同有关,也可能是被调查者有本质差异造成了这种差别。上述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男生的成瘾率高于女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特别是心理亚健康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食欲减退、失眠、红眼、流泪、视力减退、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多于非网络成瘾者。而且,网络成瘾者中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抑郁、焦虑、敏感、紧张,甚至有过轻生念头。长时间的上网导致上网者与真实世界的隔离,他们以牺牲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为代价来发展虚伪的、脆弱的网络人际关系。
二、加强体育锻炼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课余最喜爱的进行的两项休闲活动网络游戏和体育活动。
(一)运动锻炼可以改变学生的个性特征
运动成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联系[5]。梁德清等人对大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消除疲劳,减缓应激,增进心理健康忙[6]。蒋碧艳等人在对上海市大中学生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即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大中学生消除疲劳,减缓紧张、愤怒、抑郁、慌乱和自卑感,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7]。张勇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指标躯体类、情绪、人际交往、神经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学生。
(二)体育运动的独有魅力
体育运动不仅有一视同仁的平等规则,而且有公开透明的执行程序。它以高度浓缩的形式展现了民主制度的运作模式,同时也以卓有成效的形式传播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不仅需要同学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更需要与社会,老师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一般说来,体育锻炼更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抽象的思维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要求受众。体育锻炼通常以群娱群乐、游戏消遣的方式迎合参与者,而参与者也必须亲身参与才能体验到直接的、愉悦的感受。因此,通过开展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来,在发挥体育教育功能的同时防止其沉迷网络,实为一个直接有效的途径。
(三)转移学生的兴趣爱好
据调查: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普遍对网络游戏没有依赖感,对网络游戏感兴趣的学生普遍不太爱好体育运动[5]。根据中医“相生相克”的道理“体育运动”应该是医治“网络综合症”的良药。医学上有一种医疗方法叫做“情绪转移法”,我们要用“体育锻炼”为主要成分,以“爱心和关怀”为药引的“良方”,通过他人的帮助暂时避开网络的不良刺激,把注意力、精力投入到一项体育活动中去,以减轻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冲击。将情绪转移到这些运动上来,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强烈撞击,减少心理创伤,也有利于情绪的及时稳定。运动保健科学中对身体不良状况也有多方法的运动治疗方法,体育所具备的开朗、团结、互助、配合、交流、勇气等正是破除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
沉迷网络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多数是在电脑前度过的。因此,除了正常的教学外,校体育教学部,校学生体育部以及体育老师应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其次,和学校有关部门结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比赛项目尽量采用那些参加人数多,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比赛。比如,我校每年上学期进行的“迎新篮球赛”、广播操、乒乓球、拔河比赛等活动,以及在高校普遍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就吸引了多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基础上,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结束语
加强体育锻炼是解决大学生沉迷网路的有效途径,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好处,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找到乐趣,从而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要让学生了解体育中所蕴含的大量文化,提高体育在大学生眼中的地位,这些都需要各级领导部门,学校,辅导员,体育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参考文献:
[1] 王思海,张建新,董学清.青少年为何沉溺"网游"[J].嘹望新闻周刊.21.
[2] 周玲玲.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亚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健康与社会行为.2006.33(7):1026-1027.
[3] 芮光来,王伟,姚应水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3):333.
[4] 祝丽玲,赵自雄,姚崇坡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多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29-230.
[5] 张力为,任来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39-554.
[6] 梁德清,刘绍君.高校学生应激水平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5-6.
[7] 蒋碧艳,祝蓓里.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J].心理科学.1997(3):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