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专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但思考问题容易以偏概全;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要求明显多于对自身义务、责任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思想教育;原则;方法

21世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竞争激烈。多元文化的形成对个体思想的解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打破了我们原有的在单一文化作用和影响下的生活,引起了人们思想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和混乱,对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思想教育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说:“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只有对“整体的人”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世界万物的宽容与爱护,才能真正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改变。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着重调动、促进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从人格上平等地对待学生,使外在教育内化为自我教育,从而培育和造就受教育者主体性人格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珍惜青少年的活力和朝气,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创造,当老师提供的教育适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时,学生会表现为忘我的学习,他们的潜能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2.发展性原则

思想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着眼于一时一地的表现。让学生通过评价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优势。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长自信,促进发展。

3.整体性原则

“学校不能单独承担品格教育全部之责,品格教育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家庭、信仰团体、青年组织、商业部门、政府、媒体―所有触及青年人生活的因素共同提高孩子们的品格,并最终提高我们文化的品格”。发挥学校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将团队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将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揉合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的言传身教功能对学生有无比深刻的影响力。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更加直接的联系和相互渗透,思想教育是一个包容培养知、情、行的综合性教育,学生在家庭、社区中实际经验的各种示范,对个体品格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二、思想教育的方法

恰到好处地使用教育方法会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良好的教育方法定会激活学生心中的一潭死水。

1.实践法

无论在智慧上还是在道德上,学生都是建构性学习者,只有通过做,他们才能学得更好。通过反复的道德实践,学生才能实践各种道德技能,养成道德习惯,从而形成好品格。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建立健全学生互评体系,主要建立表扬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出勤进步、比赛获奖等诸多项目中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以促进学生进步。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要求他们做遵纪守法和学习上的模范,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

2.体验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重要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发现、得到、掌握和领悟的感觉也应该来自内部心灵。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美好的情感、博爱的精神、自由的态度,让学生在情感陶冶和心灵塑造方面有所裨益。抓住教育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志愿者活动,既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发挥,也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

3.奖惩法

适度的惩罚有教育作用,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的前题下,使学生学会自省、自我教育。有功无奖或者错而失惩,均会造成不良的效果。过分严厉会挫伤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美国18世纪著名理论家约瑟夫艾迪生说:“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着眼点放在改正上,而不是放在错误上。”慎用惩罚,恰当的惩罚能够引起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明确善恶是非,努力克服缺点错误。要坚持奖惩适度、严慈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总之,教育者应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现实状况,引导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充分调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实现思想教育聚合力,长期坚持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3]周汉超.成功是一种习惯[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王玉琼,陈强璋.大众化时期的教学管理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