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儒家文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儒家文化对中国武术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儒家文化是最主要的中华文化内核,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中华武术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成长的,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两者同根而生,相互滋养,彼此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 中国武术 内核

中华武术植根于“礼仪之邦”,经过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方式,武术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仁义”为内核的伦理思想,特别讲求“武德”,即:讲求道德品质的修养,讲求德艺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善良、诚信、热爱和平等美德。它是东方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整体理论中讲求一种“调和”,追求一种动态的“和谐”,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注重和谐、自然、统一内外兼修。中国武术旨“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它是一种通过“练身”以达“修身”的参悟过程;它绝不仅仅是一门纯粹的技艺,而更是一门融入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等于其中的东方武技艺术。

1.儒家文武之学的传播,促进了武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之大乃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不仅是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主流,即使在今天,也潜移默化地保存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引人注意的是儒学始祖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孔子是将原来属于“王官之学”的武学传播到民间的有功之臣,更为有趣的是孔子出身于一个以武勇为家学的没落贵族之家。孔子本为一位能文能武,擅长武技的人物。他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重要的在于他是一个积极推行文武兼备之学的教育家。他主张“用文事者必有武备”,因此,“在仁爱的伦理道德法则中,追求文武双全,提倡仁勇兼备,是武术中儒家思想的主要文化内涵。”关于“文武双全”,儒家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同时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书”、“数”为文,“射”、“御”为武。这种追求文武双全的思想,对武术超越纯武的范畴,积极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起到了驱动的作用。儒家所提倡的“文武双全”、“仁勇兼备”的思想,积极地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一直以来对武术界都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

2.武术中的动态技击是儒家文化“武备”的缩影

孔子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把“武备”与“教民习战”定为维持封建秩序的必要手段。他告诫他的弟子们,必须有“藏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其中关系“武”字的正好占一半。他把培养勇敢精神和掌握武勇技艺作为学生的学科之一,这样孔门弟子中如冉求、子路、公良孺等或兼资文武,或以武勇著称者,不少,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当日“武”情之一斑。当时的春秋、战国,战争连绵、征伐不已,诸候各国无兵无“武备”就不能生存,民间普遍习武,并已出现“剑士”等一类“武术专门家”;当日诸子百家的论述,“武”均踞高顶。如:管仲以法律条文规定:“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甚至一贯要超脱世俗、返归自然的庄周,面对现实中爱好剑术近于发疯、日常“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人,日夜相击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尤好之不厌”。赵惠文王也发表过一通剑术精论:“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孔子正是总诸子之大成,集而作为维持“仁、义、礼”这一统治秩序之所需。显然,他所说的“武”,主要是兵事中的技击技巧,属形体动态型的“外功”,因为这种“武备”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就把孔圣人的“武备”列入“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对中国技击技巧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决定作用。

3.儒家君子与武术的文化共通

吸取了中国文化中关于人学底蕴与思想的武术,其人文价值是将培养充盈、硕健、完美的君子人格放在首位,武术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的修为,人格的和谐美善,侠义精神、正义理想的养得。儒家伦理道德的主线条为“仁爱”,强调“仁”为 “爱人之本”,“忠恕之道”,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以“仁爱”为基本伦理思想和道德标准,一直以来,被作为武术伦理思想的核心,使武术这一战斗的力量,伤人的手段被纳入了道德伦理的法规之中,使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了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儒家伦理的这种人格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武术。武德崇礼就是习武人伦理道德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习武人生活的基本准则。

在传统武术的结构图景中,集中体现了传统人格理想的君子,及其君子一身所涵养的内容构成了习武人对之不懈的追求,不懈地通过体肤砥砺去逼近、去实现这种人生价值。特别是君子之武的“仁、义、勇、信”等精神,则形成了武术中流光溢彩的无限风光。武以君子自强、厚德的品质为价值理想;以君子独立的人格品性为自己做人的目标;君子也始终是武人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梦想。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这样的君子之争。使得武术在其发展中渐渐地淡化了血腥的竞争意识。武术更多地体现了“君子无所争”,“君子争而不争”(《论语•卫灵公》)的人文精神色彩。中国武术在文化的层面上乃是一种君子的文化。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的终极人生关怀都在于一种教化,一种化育。

4.儒家文化在习武中的渗透

首先,习武的前提条件是有武德,要有“仁”心。中国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行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中把“德行”做为学艺的前提放在练功的首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其次,习武的过程就是“正己修身”的过程。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中国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不可分的。要想取得良好的练习效果,练习者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如襟怀豁达、与人为善、以礼待人、心平气和、从容沉着等等。心理修炼和武德培养也是中国武术极其重要的内容。再次,习武的方法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即要想成大器,做大事,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炼。习武者在练功时讲究“练内”与“练外”,即:“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才可修炼出深厚的功夫。为达此目的,习武者不仅在饮食起居上要有所节制,而且在练功的刻苦、恒久上尤为讲究。武术界流行的行话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四季应练功不辍,也只有不畏严寒酷暑,长期锻炼,武功武技才能有所进步。武术界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的行话,此语强调的是练武者不可一暴十寒,要使功有所成必须要持之以恒地锻炼,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锻炼,武技才得以深化和升华。

总之,中华武术所倡导的武德恰恰吻合于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本、重义轻利的思想。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在文化层面上的共通之处,使我们看到,中国武术在文化的层面上乃是一种君子的文化。中国武术与儒家君子的终极人生关怀都在于一种教化,一种化育。儒家思想在武术中的渗透,使得习武、练武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武术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浑然一体。换言之,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系统,完整、无缺、无漏地遗传给武林中人,从而使中华武术与儒家文化、水融,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2].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3].倪南权:《浅议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四川体育科学》,1999.1。

[4].金红梅:《传统武术文化的形态研究》,《搏击》,2006.11。

李秀芬、贾红毅、张瑞存:河北石家庄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