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人之境的数字乌托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人之境的数字乌托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一个《失控》的铁杆粉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或是翻阅一下与“反主流文化运动”相关的历史资料。

――如果想要看到未来,那么先要了解历史。

20世纪60年代,当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城市青年响应中央政府号召“上山下乡”时,在地球的另一面也有数十万的美国青年自发地离开城市,到乡村结成公社,掀起了“返土归田”运动(Back-to-the-land movement)的热潮。史蒂夫・乔布斯就曾是这些青年中的一员。

几十年后,当我们对硅谷的创新文化追根溯源时,一个普遍的认识是,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孕育了今天的硅谷文化和精神。

弗雷德・特纳的《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一书,力图揭示“反主流文化”与“赛博文化”(对“赛博”这一音译词感到陌生的读者可简单地将之理解为“网络”)之间的演变和传承关系。特纳选择了斯图尔特・布兰德作为中心人物,记录了布兰德传奇经历中的几个重要片段――从《全球概览》到“全球电子链接”(WELL),到《连线》杂志,(《连线》杂志本身与布兰德并无直接关系,但《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把布兰德尊为导师,其思想与布兰德一脉相承)――并将时间轴向前延伸到20世纪40年代,追溯到美国战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及控制论的兴起,勾画出一条从技术官僚体系中突变出来的创新文化基因的进化路径。这样一种写作方式,避开了所谓“宏大记叙”可能带来的庞杂却又不着边际之感,向人们展示出一个文化创业者切实可行却又令人尊敬的探索和追寻之路。而在布兰德的身后,隐隐浮现的是维纳,是麦克卢汉,是富勒……是20世纪美国战后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科学和社会学巨匠以及设计大师们。如作者所言,“本书并非布兰德的传记”。阅读本书之后的收获,一是从某个侧面对美国的创新文化史有所了解,二是布兰德的创业经历和创业策略对今天的文化创业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斯图尔特・布兰德何许人也?这里有必要简单提及一下,以帮助那些不熟悉布兰德的读者快速勾勒出一个影像。斯图尔特・布兰德创办的《全球概览》被誉为纸版时代的 Google,史蒂夫・乔布斯那句“求知若饥,虚怀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出自于《全球概览》的某期封底;他所创办的“全球电子链接”是最早的 BBS 系统和在线社区,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 Facebook。

这样一段简单的介绍,希望不要给读者们“这是本励志读物”的错觉。作为一名媒体人、一个文化创业者,斯图尔特・布兰德追求的从来不是个人的功成名就。恰恰相反,他一生的精神追求,都是在远离――远离世俗,远离政治中心。他,以及同时代的一些“反主流文化运动”的精神导师们都认为,只有远离,才能获得真正的个人自由,才能找到归属感,才能找到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返土归田”运动(或者说“新公社主义”)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这与当时“新左派运动”积极参与政治,试图在现有体制中改变现实的做法是截然相反的。

但远离并非与世隔绝,并非老死不相往来。布兰德全身心地拥抱技术,拥抱控制论和系统论。他处处以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并重新定义了工具:“工具是一个过程,用大小形状都合适的物体,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工作。”“这个过程既可以完成任务,更可以把个体变成一个有能力、有创造力的人。”他重视和鼓励协作与平等参与。事实上,《全球概览》既是一本介绍工具的目录,也是较早的(如果不是最早的话)一本用户贡献内容的期刊。

布兰德的技术观和创业观源于他对人类社会演化的认识。1958 年,年仅20岁的布兰德就已经认识到,“文化已经超越了人类的生物进化,并成为人类可以用来影响其生物发展的一种作用力”。他在日记中写道:“进化的责任落在每个个体身上,(这种现象)除人类之外别无其他种群。因为人类的进化已经进入到了精神和心理层面,每个个体都可以对种群的传承产生贡献和影响。”

这种文化进化史观直到今天也依然只被少数个体所认识和接受。特别是今天的中国,当绝大多数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时,极少有人意识到,人类社会的进化更遵从于拉马克进化,每个个体的选择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的差异可能导致人类社会再一次出现大分化――尽管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但现实中我们仍能看到文化孤岛的存在。

重塑文化,是我们今天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媒体人、文化创业者理应承担起这个责任。全身心地拥抱技术、提倡平等协作、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独立,这是布兰德们留给我们的可传承之物。

不久前曾有人评论,晚年的布兰德“相当孤独”。殊不知,布兰德所孜孜以求的,正是“无人之境”。“大音希声”,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听到了;亚马逊的杰弗里・贝索斯也听到了。

(本文作者为东西网创始人、译言网创始人之一赵嘉敏)

数字乌托邦: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

作者: (美)弗雷德・特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

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美国大众眼中,计算机只是冷战中冰冷的机器,然而到了90年代互联网到来之时,计算机却呈现出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它们模拟出了一个数字乌托邦般的协同体,而这正是曾经最反对冷战的嬉皮士们的共同愿景。本书正是探索这次非同寻常,且颇具讽刺意味的变革的第一本书。作者挖掘出那些在旧金山湾区的先驱者――斯图尔特・布兰德和他的“全球网络”鲜为人知的故事。

《领导力十律》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的共同点,不是他们“是什么”,不是他们“有什么”,而是他们“做什么”。他们做这十件事情,是为“领导力十律”:承担责任;解决难题;密切联系群众;讲故事;当老师;从失败中学习;反思;深思;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如果你做这10件事情,你就是在发挥领导力;如果你持之以恒地做这10件事情,你就是在修炼领导力;如果你能够得心应手地做这10件事情,你就成了卓有成效的领导者。

《社交红利》

《社交红利》是国内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系统讲透社交网络内在逻辑与玩法的干货集,由腾讯一线资深员工经验总结而成。红利收益就像一个简单的等式,“收益=信息×关系链×互动”。也可以提炼成一句话:“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或者是鼓励“让人们讨论你”。红利的产生源自于此。运用《社交红利》干货获得成功的有:美丽说(估值1.5亿美元)、黄太吉(估值4000万)、蘑菇街(估值2亿美元)、啪啪网(用户超过1000万)、唱吧(估值近5亿)等。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10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10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