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相融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何在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崭新的教育体系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科教学都需要进行创新,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只有把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语文教学获得长足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 相融共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83-0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累积,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1 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在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想长足发展,改革势在必行,那么高中语文教改改什么?笔者认为,首先是改变教学目标,我们要设置人性化的,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需要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新目标。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之前,不仅要回答“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这个问题。[1]还要真正的理解“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2]高中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多元知识素养的主阵地,同时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目标多元的特点。创新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将使单一的知识目标向情感、能力与知识目标和谐共进发展。
2 实施主动性的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成长过程。教学过程涉及教、学双方,而教学的终极目标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和学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知道自己的任务所在,充分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把被动传授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主动需要;通过循循诱导、设疑激趣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和学的过程就在于教师借助文本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地活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从而获得能力的提高,达到个体的完善。
3 激发求学者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缺少投入,那还谈什么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了渴望学习,探求新知的那种跃跃欲试的热情,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创新打开大门。
4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选择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掌控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在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灵活选择方法,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达到最大收益。如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按教学计划的要求有规划地学习、交流、赏析、归纳、总结,也要求教师按学生的提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教、解疑释难。这一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师教生、生促师、生启生,全方位、立体化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综合创新型人才。
5 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个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语文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地追求教学独创性、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首先,双边交流的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就采取了平易近人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提出的层出不穷的问题用温和的话语,大方的举止与学生亲切交流,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双边交流的语文教学要不断拓展语文教学空间,教师要树立“立足于课内,兼顾于课外”的开放式教学观,多鼓励学生拓展视野,开展社会的实践,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使学生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延伸。
6 赋予情感化的教学之魂
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之魂,语文内容自身所蕴涵的精神意义决定了执教者必须是有独立思想个性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的职业者。他必须要把课文本身所蕴涵的生命意义,情感态度,道德情操,文化价值――有机地转化为个性的审美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要把激情带进课堂,甚至要把自己的健康而独特的个性带进课堂。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允许有独到见解,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妙想要给以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展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只有把创新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相融共生,才能最大程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语文教学获得长足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N].中国教育报,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