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接受美学看电影《傲慢与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作为西方重要文学理论,“接受美学”探讨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但其主要观点也适合电影这种文艺形式赏析,特别是象“傲慢与偏见”类的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期待视域 审美距离
一、接受美学及其主要观点
接受美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子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
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塞尔(Wolfganglser)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迅速崛起,对作品内部研究的沸沸扬扬的美学思潮提出挑战,同英美新批评、巴黎结构主义的文本中心论相对,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理论,实现了文学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张首映1999:290)。
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域”是核心概念,它指的是阅读之前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读者往往以它为“参照系”理解和评价作品。期待视域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在过去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的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隘的文学期待视域:其二是在过去生活经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
姚斯还提出了“审美距离”的概念。所谓“审美距离”就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和实际的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一部作品如果和读者的“期待视域”之间不存在距离,即完全符合读者的“期待视域”。那么这部作品往往会平庸而缺乏新意。
二、从“期待视域”简评1940、1980版
1940年初次被拍成电影,由劳伦斯奥立佛及葛丽亚嘉逊领衔主演。
由于这时是二战时期,人们都期望实现和平。消除矛盾。“公共期待视域”体现为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因此,电影注重其喜剧效果,淡化冲突,突出和平趋势。演员达西奥利夫是演莎翁话剧出身,话剧演员更具舞台效果,比普通电影演员要演得夸张:卡苔琳夫人成为了正面角色,在男女双方之间扮演了红娘的角色:男女主角之间有刺探、不满、争论,但是好像是建立在早就相互衷情的基础上的,似乎在玩一场双方都知道答案的优雅游戏。电影总体而言不太符合原著精神,但这种改编展示了文学爱情之美和生活和平幸福,可以说较好地迎合了当时的公共期待视域,所以当时该片拍摄后影响较大。
1980版感觉是所有版本中较符合原著本质情趣的。从接受美学观分析,其原因是这次更注重文学本身的审美,较多地考虑了公众的狭隘的文学期待视域。譬如,该版的演员与《傲慢与偏见》最初版本书中的插图画非常接近,几乎是完全按照插画进行挑选的。尤其是达西、柯林斯、班内特太太、卡苔琳夫人、德包儿小姐(美丽、文雅但病态)的形象:班家姐妹也不错,夏绿蒂温柔理性,达到几乎说得上美丽的地步。还有内心独白很多,有些对白甚至是照读原著人物心理活动。以致现在有人认为这是此剧最大缺陷。但观众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影片制作努力方向的不同了。
三、2005版中的“审美距离”
较之以上两个版本,有观众认为这个版本比较“特别,因为有些改版似乎融入了很多导演、制片、编剧的个人感觉,表现得有些“另类”,诠释得有些“古怪”,不能为部分观众接受。
这种印象性的评价也不无道理。这可以从接受美学的审美距离角度来分析。由于40、8版本珠玉在前,读者的“期待视域”已然形成,读者更加期望异质成分。渴求审美距离,消除审美疲劳,文艺作品的“陌生化”处理成为重要手段。正如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中需要要大量运用“陌生化”技巧一样,文学名著改编电影时也考虑使用这一技巧改变观众的审美距离。(肖曼琼,2008)
在主题挖掘方面,在分析原著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在奥斯丁作品中,《傲慢与偏见》无疑是最有代表性以及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时至今日仍被评论者与读者不断提起与研读,甚至多次被搬上电影荧屏。奥斯丁的女性作家身份在十九世纪初,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女权思想萌芽更为女权主义评论者所重视,《傲慢与偏见》中平民姑娘伊丽莎白与贵族青年迭西的幸福结合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被视为女性解放的早春讯号。(燕奉青,2008)所以改版的导演和编剧都认为女主角伊丽莎白应该成为电影的重心。女主角Keria是几个版本中最美的一位,活泼调皮个性表露无疑,将奥斯丁笔下那种不会装腔作势,说话词锋犀利,坦率直接的女性个性发挥到了极致。而男主角matthew扮演的达西先生戏份就相对较少了。
还有具体拍摄中,其服装、道具、人物外貌的粗陋感觉是特意造成的,戏的取景导演谓煞费苦心,大概也是导演了解到现代都市生活已经让我们对灰蒙蒙的摩天高楼,黑压压的人潮攒动失去了兴趣,影片在英国郊外取景,山色青翠,风光旖旎,配合浪漫的爱情故事,和优雅的古典衣裙,那真是唯美浪漫的极致。还有音乐部分相当精彩,尤其是达西和伊丽莎白独舞的那一段音乐,实在是非常特别。这些使得该版在影片的画质和主题展示方面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感觉。与前面几版的距离之美悄然而生了。
四、结语
虽然每个看过这几版的人,可能看法有所不一,这应该算是姚斯说的个人期待视域的体现吧。接受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一定的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共同期待视域即公共视域。所以从接受美学角度去比较评析这不同版本的异同,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诠释这个名著本身,就像研究不同的译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