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家庭谈话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庭谈话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依据32篇自然语料对话,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一家三代人普通话、方言、英语之间转换的个案调查,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的角度切入,分析家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并提出了影响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主要有权势、年龄、引用、对自己能力的炫耀和教育。

[关键词]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 会话分析 社会动因

[中图分类号] H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1-0022-02

引言

在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指在一次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包括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语言学界对语码转换感兴趣的语言学家越来越多。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语码转换研究的学者也逐渐增加。语码转换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从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心理语言学、句法学、语用学等五个视角进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家庭语码转换有影响的研究目前只有祝畹瑾、王润经(1997)写的《家庭谈话语码转换剖析》,祝畹瑾以标记理论为基础,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西安市一家三代人使用河南话、陕西话、普通话语言格局的调查,分析了家庭谈话中转换或不转换语码的原因、作用和意义。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的角度切入,以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家庭谈话中普通话、方言、英语之间语码转换的调查,分析家庭谈话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

一、个案研究与分析

本论文的语料来源于作者的居住地,河南省新乡市一家三代人,即祖父母、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女、外孙之间的谈话。女儿女婿结婚后,起初也与父母住在一起,后来搬走,但是女儿女婿会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全家人也会经常聚在一起吃饭,聊天。本论文的调查对象是作者的亲戚,搜集语料时方便,并不会引起“观察者悖论”。

本论文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一家三代人进行个案调查。在调查期间,对其自然语料进行录音、观察并记录笔记。调查时间为期2个月,作者共收集到32段语料。

本论文试图通过对一家三代人常规语码的分析,来研究家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常规语码,是指在家庭谈话中说话者与不同的人交谈时经常使用什么语言。本文的调查对象,一家三代人长期住在新乡,祖父母主要使用方言,偶尔使用普通话,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会说普通话和方言,孙女、外孙会说普通话,也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能听得懂方言,但不会说。

下表显示了一家三代人互相交谈时常规语码的使用情况:

注:H代表河南话, P代表普通话,Y代表英语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家庭成员之间交谈时,互相使用的不同语言。括弧内的表示非常规语码或次常规语码。祖父、祖母经常使用河南话。儿子儿媳经常使用河南话,但与自己的女儿和外甥交谈时大多使用普通话。女儿、女婿也经常使用河南话,同样,也与自己的儿子和侄女交谈时,常使用普通话。而孙女和外孙大多使用普通话,偶尔使用英语。可见,说话者与听话者是决定语码转换的重要原因。面对不同的听话者,说话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码。交际双方的语库、角色、年龄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码转换。在作者收集到的32段对话中,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是主要的语码转换者,而且都与外孙和孙女有关。

二、社会动因

在家庭谈话中,各个成员之间经常转换语码,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受说话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制约,并且会受语码自身的价值,即码值的影响。

(一)权威

Wardhaugh (1998:111)认为:“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语码的选择反映出一个人希望自己怎样地出现在别人面前。这一点似乎得到很好的证实:你所选择的语码对于别人怎样看待你的确具有重要的因果关系。”正如Wardhaugh所说的那样,在家庭语码转换中,说话者可能会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语码,以显示自己的不同角色。在家庭谈话中,上辈与下辈说话时可能会适当的调整语码,以显示自己的权威。比如:

例1 孙女:(普通话)动画片,动画片。

儿子:(河南话)你看哪个了?

孙女与儿子之间谈话的常规语码是普通话,但是儿子转换为河南话,可见,这是一种有标记选择。正是由于儿子与孙女交谈时的常规语码是普通话,而孙女不会讲河南话,造成交际者双方心理上的距离,才使得河南话有权威感。在此对话中,儿子、孙女在看电视,儿子对自己女儿的这种淘气行为有点生气,儿子为了显示自己在女儿面前的威严,使用河南话。

(二)年龄

在家庭语码转换中,年轻一代人多转换语码,与父母,或与孩子说话时使用不同的语码,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普通话是一种时尚,而且由于教育的提高,他们认识到普通话和英语对于自己子女的重要性。而中老年人长期使用方言,乡土观念浓厚,对方言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他们多使用方言,很少转换语码。所以,成人之间谈话多使用方言,但是他们也会因为听话者或话题的改变,而转换语码。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例2 祖父:(河南话)孩子最近太胖了,这么小,这么胖,不好。

女儿:(河南话)他晚上老饿。

祖母:(河南话)饿了吃点水果。

女儿:(河南话)那天半夜他给我说:(普通话)“妈妈,你知道吗?饿能饿死人的。”

在这段对话中,为了表示自己和父母的亲近关系,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祖父、祖母与自己的女儿交谈时,双方都使用河南话。但是外孙的常规语码是普通话,女儿在引用自己儿子的话时,从河南话转换到普通话。但是,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3 女儿:(普通话)你喝米汤不喝?

女儿:(普通话)你喝米汤不喝?

女儿:(河南话)吴金一

外孙:嗯。

女儿:(普通话)你喝米汤不喝?

Fishman(1965)提出了语域理论,并认为语言的使用要受到个人在交际中的身份、交际情景、交际话题的制约。在这段对话中,女儿作为母亲,有责任让自己的儿子得到最好的教育。同时由于普通话的重要性,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经常接触到普通话,所以使用普通话。

(三)引用

Gumperz(1982b)将语码转换看作是语境化提示手段,并总结了语码转换的6大功能,它们是:援引、确定特定的受话者、加入旁插语、重述、信息限制及个性化/客观化功能。在家庭谈话中,正如Gumperz所说,当说话者引用他人说过的话或者书本上出现的内容,为了表示语言的真实性,说话者经常使用原来的语言。比如,下例:

例4 儿媳:(普通话)大象用英语怎么说啊?

孙女:(普通话)哥哥,大象用英语怎么说?

外孙:elephant

孙女:elephant

在此对话中,儿媳用普通话问女儿大象用英语怎么说,女儿同样用普通话问哥哥大象用英语怎么说,最后,外孙和孙女用英语说elephant,明显这是忠实的引用。

(四)对自己能力的炫耀

从会话分析视角看,Milroy & Li(1995)认为语码转换是用来表示优选结构、修正机制和插入语符列等会话结构的例行程序。并且他们认为用来表示非优选的第二部分的语码转换主要出现在代际会话中。在家庭谈话中,孩子为了显示自己所掌握特有的一种语言,显示自己的能力,会选用优选结构,以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如下例:

例5 外孙:(普通话)你知道go shopping什么意思吗?

女儿:(普通话)购物的意思。

外孙:(普通话)我老师教我的。

女儿:哦。

英语是一种受过教育的象征,是一种能力的象征,也是一种时尚。在这个例子中,外孙为显示自己受过教育,显示自己的能力,而转换语码使用英语go shopping。显然,这是一种优选结构。

(五)教育

正如以上所言,Milroy & Li Wei认为语码转换可以表示修正机制。家庭谈话中,各成员之间经常转换语码,以表示自我修正或他人修正。尤其是长辈在教育自己孩子时,经常使用语码转换,以表示修正。比如,下面这段对话:

例6 女儿:(普通话)还没找到了?

女婿:(河南话)117呀。

外孙:(普通话)没有啊。

女儿:(河南话)你爸说的是117块钱,不是117页。

在这个例子中,女儿正在教儿子学习查字典,女婿却因为要周一给儿子交117块钱,说了句“117”,儿子误以为生词在117页,但是发现没有,女儿便转换语码对儿子心中所想的117进行修正。

三、结论

本论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河南省新乡市一家三代人交谈时普通话、方言、英语之间语码转换的调查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视角切入,以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家庭谈话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成员之间谈话时,他们为维持家庭和谐经常转换语码,并且也要受到社会心理的制约和语码码值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家庭语码转换的研究对语码转换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对家庭谈话中语码转换动因的研究是语码转换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Fasold,R.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Ronald Wardhaugh.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刘占芳.家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6.

[5]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6(5)

[6]王瑾,黄国文,吕黛蓉.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J].外语教学,2004,25(4).

[7].普通话的码值和语码转换[J].语言文字应用,1995(2).

[8]张利萍.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的动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9]祝畹瑾,王润经.家庭谈语码转换剖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