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筑节水的紧迫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407.9
摘要:水是当今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已成为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以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着全世界21%的人口,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8座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损失工业产值上千亿元。面对当前水资源日渐短缺的严峻形势,在第15届“世界水日”和第20届“中国水周”前夕,中国装饰协会、中华建筑报社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建筑节水论坛”,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的代表会聚一堂,思缺水之困,议解决之道,围绕建筑节水的政策导向、产业导向、市场导向、舆论导向等焦点课题建言献策,并携手发起“践行建筑节水、共创节水型社会”的倡议。
关键词:水资源缺乏建筑节水
前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说: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长江以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9%;西北内陆河地区面积占35.3%,水资源仅占4.6%。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是黄淮海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是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最突出的地区。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已经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得很快。按照现在的速度,再过10年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将全部抽完。
一、水资源问题的现实情况以及危机感
1、 冰化为水,水是生命之源
仅以祁连山梦柯冰川为例,近20年,祁连山冰川平均每年流失10亿立方米。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祁连山面积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冰川,将在2050年前基本消亡,较大的冰川也只有部分可以勉强支撑到本世纪50年代以后。
据有关研究表明,现在地表水的暂时增加,是以冰川的持续退缩做为代价的,而这种透支的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随着冰川的逐步达到补给峰值,冰川的容水量将会逐年减少。
2、河源的现实情况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也是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近年来,根据青藏高原的环境演变趋势,三江源区冰川退缩、雪线升高,呈现水源枯萎迹象.
3、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及问题
南水北调的工程实施背景是整个华北地区城市的供水,都是靠超采地下水获得的。按照现在的抽水速度,再过10-15年很多地方将抽到基岩。到那个时候城市供水的水源就没了。南水北调的紧迫性实际上正表现在这个地方。(前水利部部长汪恕诚2005年所述)
三江源区有向荒漠化——沙漠化过渡的可能,这样一来,三江源区有可能出现无水或少有水可调现象。这是南水北调工程所面临的潜在危机,也是中国未来水危机的一个缩影。
二、水资源的污染
1、水污染的世界情况
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2、我国的水污染的有关情况以及来源
太湖污染、云南曲靖铬渣污染珠江源、松花江重大水污染、江苏盐城2.20特大水污染、7.21涪江锰矿泄漏、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不断的在触动人类心理的底线。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3、我国关于水污染的法规
国务院总理2011年8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三、建筑施工过程中耗水及以及城市居民耗水分析
1、施工过程需水量分析
以某旅游商贸居住区为例计算施工用水量。总建筑面积15万m2。根据业主提供的现有施工情况,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出本临时用水方案,本方案包括临时消防用水、生活用水、施工生产用水及现场临时排水系统。经过计算得到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需水量S1=2923t÷15万m2×365天=7.3吨(m3)/m2•年。
2、城市居民需水量分析
以河北省为例:根据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河北省属于“表3.0.1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中地域分区中的二区,每建筑平方米每年耗水量为S2=125 L/人•d×3人÷100×365天=1368.75L/ m2•年(1.37吨/ m2•年)。
3、整个建筑自始至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耗水
建筑物平均按2年的建设周期考虑,按设计50年的平均使用周期考虑,则建筑物每建筑平方米平均每年耗水量为(S1×2年+S2×50年)÷52年=1.59吨/m2•年
四、现状与建议
影响目前建筑工程现场节水行为的基本原因如下:
1、公民节水意识仍然普遍较差,富有人群的节水榜样更是少见,相应的规章制度仍需完善;
2、缺少配合国家、部门相关法规、规定或施工指南的具体的实施细则;
3、相关部门或实际负责人针对工程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研发或调研支持不力,以及对先进的节水理念和措施的应用推广缺少基本的资金支持,同样又影响了相关科研等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4、缺少对先进国家、地区成功经验的吸收利用和积极引进的具体措施。
分析出以上的基本原因之后,对应的解决措施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我们借此机会呼吁相关管理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奖惩政策,必将促使建筑工程现场或其它方面不断地提高自觉节水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现场节水改善与潜力
1、根据国家或地方法规,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尽量地把相对无害的废水二次利用于洗刷、冲厕、浇灌植物、救火或防盗等合理性运用场合;相对有害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公共处理场合;
2、针对目前节水处理装置,新装、增加或改造节水配套装置:新装费用会有合理降低,增加、改造的费用也十分有限,由此带来的综合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大大提高,其促进“重建人类自然社会良性循环新秩序”实际效果显著。
3、具体到建筑施工现场,道路的喷洒、各种冲洗都有可能利用好生活餐厅、洗刷、澡堂等产生的废水或经过处理的再生水,以此达到施工现场的节水目的。在有地下降水需求的建筑工地,处理得当后,可以在部分工地将地下水处理为饮用等正常生活用水,至少应当回补为附近本区的自然地下水。
六、构建节水型社会的思索
节水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贯穿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以完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体系为保障,在政府、用水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工程等措施,结合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全社会用水在生产和消费上的高效合理,保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节水型社会不是在现有的社会系统上加上节水的内容,而是在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都以节水作为其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之一,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体系,协调社会经济结构,实现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良性发展,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北方缺水的严重性,除了个别专家知道以外,所有的各级领导和老百姓都不清楚,包括负责城市供水工作的专家,因为他们不知道地下水在严重超采。这么严重的情况,各部门都不知道,确实是体制的问题,水资源没有能实行真正的统一管理,这才是中国水资源严峻性的最大症结所在!
部分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地理 王宗太、苏珍, 祁连山冰川 2011年第一期,153。
2中国国家地理 责任编辑李雪梅, 调水的战略与哲理 2005年第三期,74~79。
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主编丁士昭 商丽萍, 2011年4月第三版, 355~356
4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