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商业步行街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商业步行街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心商业区的功能正由原来单一的购物功能向综合的社会功能拓展,中心商业区中的步行街越来越成为集购物、娱乐、餐饮、展示、文化等多功能的休闲购物中心。在人们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逛街"的目的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购物功能上,享受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已成为人们日益迫切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步行街行为方式空间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心商业区的功能正由原来单一的购物功能向综合的社会功能拓展,中心商业区中的步行街越来越成为集购物、娱乐、餐饮、展示、文化等多功能的休闲购物中心。在人们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逛街"的目的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购物功能上,享受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已成为人们日益迫切的心理需求。如何提高步行商业街的活力,增加步行街的吸引力,使人们能在简单的购物之余体味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在这里我想针对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行为方式分析

要改善步行街的环境品质,就必须对步行街中的各种人的行为方式有所了解和研究,这样才能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创造出"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

在步行街道空间中,人们可以在慢速的步行活动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心理体验来实现精神上的满足,在亲切的尺度中进行交流与接触。步行街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如购物、表演、游戏、聊天、观看等等。我们可以将活动方式大致分为三种:步行活动、休息活动、停留活动。

① 步行活动步行活动是最自由、最基本的活动,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最低,这种行为对空间的要求就是通畅。步行街中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在购物步行中,人们习惯边走边看,因而一般速度较慢。另一特点在于,人们喜欢靠近街道边界直线行走,以期观看到靠近一侧边界的景物和商品,很少有人喜欢在街道中间行走,因此步行街中间的行人密度相对较低。

② 休息活动人们在步行一段距离或时间后,都需要休息一会儿。这些休息活动有时独立发生,有时会结合餐饮、交谈、观看等活动同时发生。人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步行后,不能进行休息活动,疲累之下,只好选择离开。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空间环境的吸引力。所以在步行街中, 应设有专门的休息场所和设施。

③ 停留活动停留时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等候、逗留、观看及挑选商品,停留活动往往伴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产生。人们选择驻留地点的原则是寻找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街道中的树木、灯杆、柱子、墙角等对空间有一定的限定作用,往往成为人们选择停留依靠的地点。

二.空间设计分析

1.宜人的尺度    街道空间设计是商业街成败的关键。商业店铺的集中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这就是商业街的本质――室内商业活动沿店铺的街道空间向室外延伸。由此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变得有用而舒适,为商业活动中的人服务。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范围就在10米至20米之间,至于超过20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过20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相反,国外商业街设计之所以经常被作为样板,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内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和“店大欺客”的形象、气势,其实商业街设计尺度的把握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的。    2.个性空间的塑造建筑个性大多是由色彩、大小、档次、风格、软性材料等来决定的。商业街的个性要求来自于其自身的建造目的――商业活动。就像纪念馆讲究凝重,科技馆讲究新潮一样,商业街讲究多元化的繁华效果,空间与功能要有紧密的配合。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的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从以上这三点来看,商业街仅仅做街道和建筑就不够了,还要充分考虑室外空间的形态:哪里是过渡,哪里是该发散的,哪里让人停留,高差如何,动静分区是怎样的等等……我国一些商业街习惯人为地将其空间划分,反而影响了其个性的发展。而英国爱丁堡的王子大道,通过几个路口的自然分段后,再通过特色店面将街区自然划分,这就比较成功了。    3.空间的三维界定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的设计,不限定它,就不成其为一个空间。走进一个商业街,就一定要告诉消费者哪里是开始,哪里是结束。当然,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应该是一个合围的、具有向心的、聚合力的“积极空间”,避免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场所,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造形成的“积极空间”。因此,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内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商业街空间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也就是常说的底层商业。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必不相同。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度和色彩上适当加以商业特点能提高商业街与住宅的整体性。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是必要的。既能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也可使上下不同的建筑个性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带。这样的空间划分手段能将建筑主体所形成的外部空间划分成次一级的二次空间,正好适应购物行人的尺度,无论建筑主体有多高,购物的空间都能给人以稳定的舒适感。

三.其他应注意的方面

1.对弱势人群的关怀

在步行街的建设中,对特殊活动人群的关注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步行街空间质量。在日常的户外活动中,存在着一个弱势群体--包括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的人士,他们对室外活动环境的要求较高。儿童与行为不便者在街道活动中是需要他人特别关照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对空间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等有较高的要求。在步行街中,应为盲人设置专门的盲道。

2.步行街内部的交通管制

步行街的交通管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般来讲,步行街的长度500m以下,是比较理想的步行距离。在步行时段应禁止非机动车进入步行街,并在步行街路口的适当位置安排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放场地,因为自行车与客运三轮车的大量涌入破坏了步行环境;大量自行车停放在路边,违章占道,破坏了步行街的使用环境;在步行街内飞驰的自行车也给闲庭信步的行人们以不安的感觉。非机动车交通完全可以疏散到临近的街道上。当步行街的长度达到700~1 000m时才有必要考虑自行车的进入。公交车可根据实际道路宽度等情况考虑是否设置。

3.保护历史文化特色

从目前国内外步行街建设的历史和实践来看,其建设不但是振兴城市商业的有效手段,更是旧城改造中保护传统历史街区的良策。因此,步行街的改造重点也在于如何在建设现代城市商业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原有街道既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增加步行街的文化吸引力。形成极富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来感染人、吸引人,促进中心区的商业繁华,塑造出具有魅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四.新时代步行街的新特点

步行街经过各地及多年的融合已经为各地广泛使用,但传统步行街的设计常出现比如两侧建筑形态及空间单调,给人一条街的单调感觉,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越加馈乏。一方面固然有设计手法上单一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和商业规模不足有关,现在因为城市综合体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出现,商业规模动辄十几万,几十万平方,这样形成步行街可销售)共同,业态上更为丰富,布局上更灵活,人流上互相流动,聚集了人气等等,这些特点对步行街的形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为步行街带来了更多的激情。

五.新时代步行街设计思路和原则

1.科学的外部流线设计

商业步行街应具备良好的外部流线设计。优秀的外部流线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商业步行街的实用性,另一方面有力的促进了商户经营。

商业步行街的外部流线在规划之前,首先应当研究顾客从商圈至商业载体所采用的交通手段,当交通方式确定后,商业地产项目外部流线设计就应根据项目周边的道路情况及顾客的交通方式确定项目交通规划。交通流线的主要构成就是道路和出入口。一般来说,道路和出入口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立体交叉,互不干扰,人车分流。

在外部流线设计方面,停车场的设计应当实现两个分流。第一个分流应该实现停车场的外部流线与顾客步行外部流线分流,第二个分流应当实现顾客的停车场外部流线与商店搬运货物车辆的流线分流。

2.出入口的设计原则

商业载体的出入口是商业步行街接送顾客的重要门面,出入口摆在哪里,商业步行街的外部流线终与内部流线的交汇点就在哪里。商业步行街出入口的设计是一个规划的战略起点,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的技术问题。

一般而言,出入口设计应在:来往人数最多的路径附近、最集中的车站附近、最靠近主要路段的地方、最开阔具有视觉可见性的地方。另外出入口设计还应充分考虑交通安全性因素,出入口位置应留出足够的集散广场,并有效避免人车交叉、客货交叉。

3.内部流线设计

现代商业地产项目无论是商业建筑、步行街、还是专业市场,其消费体系都是多元化,以满足顾客一切所需为主要出发点,来实现项目的最大商业价值。商业内部流线一般由断面和平面设计构成,它以入口、街道、电梯、自动扶梯为核心,同时影响着商场的商品陈列和通道的形态格局。

目前内部流线一般采用“回”、“井”型或其他不规则的狭长型来设计,形成人流的闭环。通过街道与动线的设计,再配合自动扶梯及电梯使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不自觉的形成立体流线体系,形成一个生动、活力、流畅的平面和空间街道布局。从这点来看,内部流线体系的设计最大的原则是“利于流动,流动四方”。

4.内部环境的营造

在步入体验经济的商业时代,商业建筑的内部环境设计也日益精彩纷呈,各个商业建筑为了营造舒适的环境留住顾客。同时也致力于使购物环境成为形象识别的载体,当顾客进入商业载体,最先感受到的是地面装修、商品陈列、商品广告、照明、天面装修所有的这些内部环境的因素,都构成了顾客进入商场的第一印象,其优美与否,对商业建筑的品质、档次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直接影响了商业在顾客中的口碑。

五.结语

近几年来,国内大中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城市中心改造,开发了不少商业步行系统。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但是,我国的商业步行街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初期阶段,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因而吸取国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组织商业步行系统,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变得更加重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