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企“八招”助脱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企“八招”助脱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6年2月,湖北省启动了“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广大民营企业踊跃参与,1000家民营企业以“村企共建”为主要方式,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为目标,结对帮扶1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倾情帮扶贫困户。

行动开展以来,湖北民企“各显神通”,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2016年10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现场会在湖北黄冈召开,湖北企业帮扶的经验和做法得到推广。

招数一:兴办产业、辐射拉动

萧氏集团在宜昌夷陵区大力推动“茶旅结合、产业互融”的大产业格局,投资15亿元,构建茶饮料、茶食品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深加工产业链条,不仅使茶农鲜叶资源利用率提高2倍以上,更促使茶农增收40%以上,产业辐射周边42个专业村、涉茶农户3.5万户、10万人。

这是湖北民企扶贫的第一招,也是拔掉“穷根子”的关键一招。在参与精准扶贫中,民企始终将兴办产业作为第一要务和关键举措,将自身的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丰富的土地、劳动力、矿产、生态、自然风光等要素资源有机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推动和发展了一批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特色产业,让贫困户的腰包真正鼓了起来。

在广大民营企业的大力推动下,贫困地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工业产业不断提档升级,茶叶、油茶、高山蔬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招数二:资源入股、龙头带动

枝江市绿生源造林合作社投资100万元,与赵家铺、官土堰等5个村合作造林,吸收250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栽植了湿地松5万株、意杨8000株、樟树5000株、广玉兰5000株,合作社和入股贫困户的经济收益可期。

绿生源代表的是这样一类民营企业: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充分发挥其在所属行业的龙头企业优势,让贫困户以土地、山地、山林等资源作为股本参股经营,并通过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农产品变商品,让贫困户每年在实现产品收益和打工收入外,还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分红。

位于荆州市监利县的福娃集团,采用土地入股、劳务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新沟镇及周边乡镇土地5万亩,吸纳带动周边农民3万人左右,使当地每亩耕地的产值从过去的2000元提高到6000余元,在盘活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分享红利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了农民收入。

招数三:合作经营、利益联动

在黄冈探索“五位一体”(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新模式的指导下,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探索出“33111工程”带领贫困户发展黑山羊产业,成效明显,目前已吸纳2600多户贫困户养殖黑山羊;英山县润禾农业公司承包百亩高山茶园,建立茶乡鸡繁育基地和养殖专业合作社,与8个村对接茶乡鸡养殖项目,覆盖了1000户贫困户,可实现户年均收益过万元……

这便是一些民营企业在实际扶贫工作中,针对有些贫困户存在缺乏资金、技术不强、信息不畅、销路不通等问题而采取的解决方式:按照合作经营的理念,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或者“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增强贫困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招数四:共同开发、资源共享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发展生物质能源为主要经营业务的生态科技公司,其在发展生物质能源过程中涉及多个产业环节,最根本的一点在于生物质燃料――秸秆(包括生物质快生林等)。围绕这个核心,凯迪公司将自身的发展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生物质电厂、燃料利用和林地经营三个模块所涉及到的多个渠道,自然带动或主动作为增加贫困户收入。

目前,凯迪公司已在湖北投产运行9个生物质电厂,共建立近1000个乡村级生物质燃料收购点,每个燃料收购点安排4名贫困村民就业,共解决4000名贫困人口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2.5万元。同时,每个燃料收购点吸收约20名贫困村民收送生物质燃料,共帮助约2万名贫困人口人年均增收2.15万元。

这是民营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携手发展的一个缩影。按照优势互补原则,民企和贫困人口共同开发贫困村拥有的资源,通过资源共享达到双赢局面,进而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

招数五:全程服务、包保脱贫

地处宜昌的湖北森源集团利用其集地产开发、香菇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优势,以住房安居和产业发展为载体,以茅坪场香菇文化村为基地,对100户贫困户实行包保脱贫,免费提供100套3室2厅1厨2卫格局的简装商品房,对这100户贫困户进行集中搬迁,并无偿为每户贫困户提供1-2个菇棚,对贫困户采取包产包销、技术服务一体化的“保姆式”服务,实行原辅材料统一配送、标准化菌棒统一发放、栽培技术统一服务、产品统一保价回收“四统一”服务模式。贫困户通过该模式发展,每户每年至少可生产香菇10000袋,按利润3.5元/袋计算,每年收益可达3.5万元以上,可实现稳定脱贫。

森源集团是这类民营企业的代表:在帮扶过程中,他们主动对接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贫困户实行包保脱贫,做到全程服务、稳定脱贫。

招数六:带动就业、劳动力转移

鄂州市天之润幕阜生态农业公司在太和镇投资建设“耕草农场”,流转生态农业用地8000余亩,主动吸纳贫困劳动力近300人就业,有效促进了当地贫困户增收;竹山县宝源V业公司是一家从事绿松石开采加工的企业,其将发展采矿业务与参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吸引附近3500多名村民务工,其中多为贫困户……

民营企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吸纳贫困户就业的主要力量。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们充分运用其用工灵活的优势,充分吸收贫困户就业,实现吸收一名贫困人口就业解决一户贫困户脱贫的目标。2015年以来,全省民营企业共吸收10.27万贫困人口就业。

招数七:教育培训、扶贫扶智

襄阳嘉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资1700多万元重建了黄湾村小学,可容纳500余名学生学习生活。同时,每年假期对600余名贫困户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湖北赢通公司出资900万余元,在咸宁通城县五里镇左港村新建了一所高规格标准化小学,实行中、英、日三语教学,可吸纳周边贫困村470多名学生入学。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民营企业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O”的理念,实施扶贫扶智工程。通过兴建学校、教育资助,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种养殖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镇、基地为贫困群众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新型技术人才,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民营企业共无偿投入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资金4784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4352期,累计培训贫困人口18.24万人次,其中技术人员0.86万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3.32万人次、农村劳动力14.05万人次。

招数八:捐资捐物、公益扶贫

宜昌枝江酒业近年来累计捐赠近1亿元,用于帮助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沟渠修建、捐资助学、文化建设、抗震救灾等事业,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出资400多万元,帮助蒿坪镇余家湾村通村公路改建成6米宽的高标准水泥路;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了10公里自来水管道,让乡亲们都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出资800万元为35户贫困户建设乡村别墅,解决贫困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在参与精准扶贫中,一些以枝江酒业、润秋生态为主的民营企业通过直接捐款捐物的形式,帮助贫困村开展水、电、路、通讯、卫生、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群众面临的实际生产生活困难。

在脱贫攻坚氛围越来越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行动了起来,作为社会扶贫的生力军,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以饱满的热情、多样的方式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