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他们是否协调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质量和就业水平提高。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能否协调发展、经济发展能否有效推动就业增长并解决民生问题是河北省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长;河北省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项目“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JRS-2014-11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2011年初,《关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中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十个主要任务之一。河北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协调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效推动就业增长。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关系

1、产业规模决定就业规模。许多经济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拉动就业,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就难以实现就业增长。现代产业发展中,随着产业分工深化、产业链条延长、产业联系广泛、产业规模扩张,产业把人口转变为劳动力要素,提高了劳动力需求水平和劳动者就业规模。

2、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及世界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趋势,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过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尽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非一致性,但二者在长期态势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在工业化的初期,大量廉价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中解脱出来,向第二产业转移;当工业部门就业水平趋于稳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大批新兴服务业就成为就业的主要部门,就业人口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3、产业升级决定就业调整。根据克拉克和库兹涅茨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理论,由于不同产业对技术构成和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在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早期阶段,初级的体力劳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在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依靠机械力为主的工业生产劳动则占据中心地位;后工业阶段,就业要求则转变为自我实现的创新、智慧型劳动人才。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机制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促进就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就业,称之为显性就业机制;二是产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带动就业,称之为隐性就业机制。

1、显性就业机制。霍利斯・钱纳里、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表明:服务业(金融、房地产、教育、文化等产业)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且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在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上的比重逐渐缩小。从产业增加值构成上看,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28.2∶47.9∶23.9,到2013年产业增加值比例发展到10.0∶43.9∶46.1;从就业结构上看,1978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70.5∶17.3∶12.2,到2012年这一比例发展为33.6∶30.3∶36.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产业增加值比例上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8.2%下降到10%,而第三产业成为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的主要增长点,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2.2%和23.9%。从数量上看,第三产业从1978年就业4,890万人发展到2012年就业27,690万人,增长了4.7倍,具有明显的就业拉动效应。

2、隐性就业机制。单纯评价某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还不够,还需要综合分析其隐性机制,因为有些行业自身并不吸纳很多就业,但它可以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吸纳就业。比如旅游产业,虽然这个行业更多要求的是劳动者的观念和智慧,但它也会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旅馆业、民航、铁路、公路、邮电、日用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园林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2014年黄金周河北省旅游业共接待游客1,854.8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6%和13.4%,带动了重点旅游城市―石家庄、保定、承德、秦皇岛的旅馆业、饮食业、商业、交通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农林业的快速发展。

三、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现状

1、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就2004年至2013年10年间河北省整体产业结构情况来看,2004年生产总值8,477.63亿元,2013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为28,301.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10年增长2.34倍之多。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4年为1,370.43亿元,2013年达到3,500.42亿元,比上年增长9.8%,10年增长1.5倍;第二产业增加值2004年为4,301.73亿元,2013年升至14,762.10亿元,比上年增长5.4%,10年增长2.43倍;第三产业增加值2004年为2,805.47亿元,2013年猛增至10,0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7.0%,10年增长2.58倍。从上述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无论在产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入比重都很大,且稳定增长。由此可知,现阶段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仍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大有赶超第二产业之趋势。

2、河北省就业情况。目前,河北省就业规模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各产业就业分布趋于合理。自2008年至2012年5年间河北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口从7.49万人减至5.52万人,2012年比2011年下降3.5%,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稳中有升”,由144.47万人升至174.17万人,2012年比2011年增加9.5%,;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凸显“稳增快增”的变化趋势,从349.06万人增至440.26万元,尤其是2012年比2011年增加近50万人,增长12.7%。

四、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的主要对策

1、实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河北省经济社会政策应把扩大就业作为民生第一要素,积极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使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确立两者并重的发展战略。要加快城镇化拉动就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合资、私营经济,大量引入外国和外省资金、技术和企业;在产业类型上,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加就业,最终实现“做好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实现一批就业”;在企业规模上,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和帮助劳动者创业。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河北省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前形势下,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且有市场需求的商贸、金融保险、建筑、餐饮、运输仓储等服务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手段实现对就业的宏观调控,进一步拓宽社区服务、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就业弹性较高的领域,增加这些创业和就业成本较低、门槛不高行业的就业机会,将第一产业中剩余的劳动力吸纳到第三产业中。例如,河北省作为中国革命红色教育基地拥有十分丰厚的旅游资源,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曹妃甸等港口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都会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3、发展中小企业,鼓励灵活就业。目前,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在缩小规模,大企业就业人数也在减少,大量劳动力都被中小企业吸纳。河北省也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和技术等“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可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到中小企业灵活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规范以“小时工”为主要形式的非全日制就业模式。

4、兴办民营企业,推动城镇化就业。河北省存在大批离乡进城打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原因在于种地收入太低,村里又无就业机会。可以借鉴山东德州共建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的“两区同建”城镇化改革模式,社区是“安居”之所,集中为从农业中富余的劳动力提供近乎城市的生活环境;园区是“乐业”之地,提供与城市打工所获收入相当的就业机会。

5、科技创新,促进就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包括信息产业、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政府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高新技术创业,促进原有科研机构改造升级,使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开拓新服务,特别是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从而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整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宏蕊.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5.

[2]冯姣,冯肖宏.河北省就业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M].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5.

[3]刘顺章.山东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