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质常规水稻品种晚籼98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质常规水稻品种晚籼98的选育及主要栽培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晚籼98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9011。介绍了晚籼98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常规水稻;晚籼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3-6088-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3.020

Abstract:Wanxian 98 is a high quality conventional rice variety bred by Institute of Food Crops Research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Wuhan cit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in Dongxihu District. The variety was approved and numbered as 2009011 by Hubei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09. The breed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nxian 98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Wanxian 98;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水稻是中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50%。世界各产粮国都非常重视水稻的生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重视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纯系育种为主要手段,纯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花培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等多种技术并存,最终形成以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为主的局面。而其中的杂种优势利用则经历了从三系法到两系法与三系法并存的过程,但其本质主要还是最基本的常规杂交技术。20世纪60年代矮化育种的推广和70年代的杂种优势利用被称为水稻育种史的两大突破,每次都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很多,也让中国水稻育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是,此后水稻育种技术没有了新的突破,水稻产量也基本停滞不前,新育成的品种仅起到更新换代的作用。无论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如何变化,高产量、优品质和多抗的育种目标,始终是不会改变的[1]。

杂交水稻一般个体优势很强,农民主要通过两段育秧方式培育壮苗,所以,在没有实现直播或机插秧的状况下,杂交稻优势明显。常规水稻在稻米的品质、抗病性、制种风险上可以很好地弥补杂交稻的不足,而且水稻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效益化种植以后,直播稻和机械插秧成为水稻育种的一个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直播稻在增加播种密度的情况下增大了群体的有效水稻穗数,也就增加了水稻育种的群体优势,常规水稻同样可以达到杂交稻的产量目标[2]。

基于这种思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育的两系籼型光敏核不育系D0424S作母本,多个恢复系作父本混合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育成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稳产、优质的常规水稻新品种晚籼98[3-5]。该品种于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9011。

1 晚籼98的选育经过

1.1 晚籼98的亲本选择

晚籼98的母本D0424S是自育的籼型光敏核不育系D0424S。该不育系于1995年8月通过了专家鉴定,其不育系育性稳定,育性转换明显,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良好,抗性好,米质优。父本涉及3种类型286个材料,第一种类型是籼型恢复系及常规品种164个,包括明恢63、测64、圭630、密阳23、密阳42、密阳62、密阳64、IR8、IR20、IR22、IR24、IR26、IR28、IR36、IR58、IR70、IR72、水晶米、四喜粘、圭巴抗、特青2号、青珍8号、鉴真2号、东坡银粘等;第二种类型是粳型恢复系及常规品种58个,包括R183、R187、R1514、R41678、02428、秋光、粳恢75、粳恢281、粳恢325、南粳32、南粳34、农虎10、农虎26、筑紫晴、黄金晴、日本晴等;第三种类型是本育种者杂交转育的高世代籼型恢复系材料64个。

1.2 晚籼98的选育过程

1993年夏季在湖北省武汉市种植上述三种类型的父本材料286个,每个父本种植30株(2行,每行15株),在每个父本旁边种植母本D0424S 2株,让母本抽穗时自然均等接受父本花粉,收取所有母本(572株)植株上的异交种子混合;1994年夏季在武汉市将异交种子单株种植5000株,当选优良F1单株20个;1995年夏季在武汉市种植F2群体20个,每个群体单株种植200株,共当选优良单株48个;1996年春季在海南省种植F3株行48个,在其中6个株行中当选优良单株55个;1996年夏季在武汉市种植F4株行55个,在其中12个株行中当选优良单株24个;1997年春季在海南省种植F5株行24个,在其中8个株行中当选优良单株22个;1997年夏季在武汉市种植F6株行22个,其中5个株行已接近稳定,分别混收种子;1998年春季在海南省种植F7株系5个,相互比产,筛选农艺性状稳定、米质优、产量高的2个株系分别混收种子;1998年夏季在武汉市小面积试种2个F8品系,用汕优63作对照,通过综合比较,其中1个品系当选并初步定名为晚籼98。

2 晚籼98的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征

苗期叶色浓绿,株型松散适中,茎秆较细;剑叶较短、挺直;谷粒细长,子粒饱满,谷壳薄,茎秆、柱头、稃尖无色,成熟期转色好。

2.2 生理特性

遇35~38 ℃高温天气抽穗扬花结实正常,遇阴雨低温天气抽穗扬花结实率明显下降;对钾较敏感,缺钾可能会诱发褐斑病;子粒灌浆成熟较快。

2.3 农艺性状

农艺性状整齐,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多;穗层整齐,中等穗,子粒较小,着粒均匀。中等肥力水平栽培全生育期120~122 d,高肥水平栽培全生育期125 d左右。

2.4 产量性状

株高110~115 cm,每667 m2有效穗20万~22万,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75%~80%,千粒重22~23 g。作一季晚稻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为500~550 kg,作双季晚稻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在500 kg左右,作中稻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为500~600 kg,作再生稻栽培两季一般每667 m2产量在700 kg左右。熟期适宜。晚籼98生育期属早熟中稻迟熟晚稻类型,作一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0~122 d。既适合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作一季晚稻栽培,又适合在全省范围内作中稻栽培,还适合在鄂东南部分地区作双季晚稻栽培。

2.5 品质性状

稻米品质优,米饭适口性好。2006和2007年2年区试送样,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主要理化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其中2006年的检测结果为:整精米率60%,垩白粒率7%,垩白度0.6%,直链淀粉含量17.4%,胶稠度70 mm,长宽比3.2。

2.6 抗性性状

经2006和2007年两年区试病害接种鉴定,中感白叶枯病,高感穗颈稻瘟病。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尚未发现白叶枯病危害,稻瘟病零星发生。栽插太密或后期雨水过多、氮肥用量过大,可能会诱发纹枯病;抽穗扬花期遇阴雨低温天气可能会诱发稻曲病,灌浆至成熟断水过早可能会诱发叶枯病。

3 晚籼98的主要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

作一季晚稻栽培,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地区6月上旬播种。作中稻栽培,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地区5月上旬至5月下旬播种,在鄂西北和海拔较高地区4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种。作再生稻栽培,3月底至4月初播种,要求秧田尼龙薄膜覆盖。在鄂东南部分地区作双季晚稻栽培,要求6月20日以前播种。由于气候多变,作双季晚稻栽培有些风险。秧田每667 m2播种量20 kg左右,大田每667 m2用种量2.5 kg左右。若秧田面e充裕,应尽可能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25~30 d,作双季晚稻栽培秧龄不能超过35 d。

3.2 合理密植

作一季晚稻栽培,每667 m2栽插2.0万穴左右,每667 m2栽插基本苗15万苗左右。作中稻栽培,每667 m2栽插1.5万~2.0万穴,每667 m2栽插基本苗12万~15万苗。作再生稻栽培,每667 m2栽插1.5万穴左右,每667 m2栽插基本苗15万苗左右。作双季晚稻栽培,每667 m2栽插2.5万穴左右,每667 m2栽插基本苗20万苗左右。根据秧苗素质、秧龄长短、大田肥力水平和田间管理水平,还可适当调节栽培密度。

3.3 合理施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要求氮、磷、钾肥平衡施用。选择肥力水平较高、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秧田要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或复合肥为最好。秧田的“断奶”肥、分蘖肥和“送嫁”肥均要按时按量施用。大田底肥每667 m2施农家肥20~30担或复合肥50 kg。插秧后5~7 d后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作分蘖肥。插秧后15~20 d,根据大田肥力水平和长势,每667 m2适量补施尿素2.5~5.0 kg。晒田复水后每667 m2施尿素2.5~5.0 kg和钾肥5.0~7.5 kg作保花肥。若长势繁茂、晒田复水后叶色仍很浓绿,切忌再施氮肥。作再生稻栽培,在头季稻收割前5~7 d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和钾肥5.0~7.5 kg作再生稻催芽肥。晚籼98对钾肥比较敏感,田间缺钾有可能会诱发褐斑病,因此要特别注意钾肥的施用。

3.4 病虫防治

秧田重点防治稻蓟马。播种太密、长势繁茂和秧龄过长的秧田要注意防治纹枯病。大田前期(分蘖期)重点防治稻蓟马,中后期重点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要采取降低田间湿度、增加通风透光和控制氮肥用量等措施预防纹枯病和稻瘟病。晚籼98抽穗扬花期遇阴雨低温天气可能会诱发稻曲病,因此要分别在抽穗前后喷药预防稻曲病。灌浆至成熟阶段切忌干旱,以免诱发叶枯病。

3.5 田间管理

秧田分蘖期浅水灌溉培育多蘖壮秧。大田前期浅水灌溉促分蘖。插秧后8~10 d中耕除草1次。插秧后25 d左右每667 m2苗数达到20万苗左右时,要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湖田、地下水位较高田和长势繁茂田要特别重晒。晒田标准是万为:田中裂宽1~2 cm,田边裂宽2~3 cm,田中行走不陷脚,叶色由浓绿转为淡绿。抽穗扬花期若遇35 ℃以上高温天气或20 ℃以下低温天气,田间灌深水降温或保温,调节田间小气候。晒田复水后直至齐穗期,正常气候条件下,田间水层保持在6~7 cm。齐穗期至腊熟期,田间实行干湿交替灌溉。腊熟期至黄熟期,要排干稻田积水,但要保持田间湿润。作再生稻栽培时,头季稻晒田要早,控制无效分蘖,保持田间通风透光,严防纹枯病和稻飞虱危害,确保主穗和大穗在成熟时叶青秆青,以利再生芽生长。要及时收割头季稻,收割时留稻桩50~60 cm,及时中耕除草,清除稻桩上的黄枯烂叶。

3.6 适时收割

为确保稻米品质,要做到适时收割。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一般在齐穗后30~32 d、稻穗上的实粒黄熟85%~90%时收割;中稻一般在齐穗后30 d左右、稻穗上的实粒黄熟90%左右时收割;再生稻的头季稻一般在齐穗后25~28 d、稻穗上的实粒黄熟80%~85%时收割;再生稻一般抽穗较晚,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天气状况年间很不一致,不便用齐穗后多少天作为收割标准,一般在稻穗上的实粒黄熟80%~85%时收割。最好是收割机收割,或人工收割时边收割边脱粒,切忌收割后不及时脱粒长期堆放。收割后及时运送稻场晾晒,若在高温烈日下晾晒应适当厚晒。在翻晒过程中,最好用扫帚,切忌用厚重木板推拉以免碾碎稻谷。晒至水分含量在12%~13%时清选入库,水分含量高于14%不耐储藏甚至霉变,水分含量低于11%时加工的整精米率低。

参考文献:

[1] 李初军,刘建萍,贾丽颖,等.我国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种业,2007(1):11-12.

[2] 赵胜利,刘 鑫,魏芳勤,等.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57-58.

[3] 杨仕华,廖 琴,胡小军,等.我国常规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分析[J].中国稻米,2009(5):1-4.

[4] 谢建平.湖北省水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现状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5] 冯建成,陈子聪.常规水稻育种途径与技术的探讨[J].福建稻麦科技,2002,2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