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也谈创新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也谈创新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年初的一个偶然机会,在《中国科学报》上读到潘云鹤院士的一篇访谈文章,标题“探寻培养乔布斯的中国模式”让我眼前一亮,对于《计算机教育》这样一本以关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为己任的刊物来说,这是一个诱人的话题。

适逢图灵诞辰一百周年,计算机教育杂志特别策划在6月份出版一期专刊——图灵特刊,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全部文章都是特约稿件,是一期以探讨培养计算机专业尖端人才为主题的高质量的专刊。于是,一个想法自然而然产生了,那就是为这期图灵特刊作一个首页专访,邀请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谈一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看法,目的是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让全国高校的教师都听一听来自专家的声音。

这次访谈很成功,图灵特刊出版后收到很大反响,甚至有些老师专门给杂志社打来电话,对潘云鹤院士的观点表示赞赏。

说到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无疑人们都认可盖茨和乔布斯是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成果已经为世人所瞩目,但同时,这些创新理念和创新成果已经不知不觉被赋予了美国式的标签,似乎只有在美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下才能产生这样的人才。其实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盖茨和乔布斯也并非在校园中经过正规专业教育培养而成的,恰恰相反,他们正是叛逆了美国大学的正统培养模式才成长起来的。

产生创新型人才的最关键因素是历史环境和发展机遇。在计算机领域,潘云鹤院士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发:“我国的计算机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时刻,这个时刻就是从跟随为主的阶段转变到自己也能提取新概念的阶段。我国在如此宏大的计算机应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国外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创新的关键是能不能把遇到的这些问题找出来、理清楚,使其上升到理论模型,提出新的概念和方法。时代的发展已经把我们推到了创新的门口。”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创新来自于活跃的思维方式,外部力量只是推动创新成长的助力,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高校四年教育就能完成的一蹴而就的任务。也就是说,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拘于某种培养模式,学校教育只是根植他们创新思维的一种训练过程,而创新灵感更多地来自于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程度。盖茨和乔布斯都是从大学里脱颖而出,然后通过与技术和社会产业的结合创新出成功的应用成果。

说到底,创新精神决定于思维方式,国家创新、教育创新、教学体制创新、教学方法创新,都需要勇于改变思维方式,打破传统的范式,引发创新的灵感。

我想说的是计算机教育杂志的创新和在创新过程中不断被赋予的勇气。

作为一本专业教育刊物,计算机教育杂志创刊九年来的进步,不仅体现在180期的字里行间,更体现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和为教学一线搭建的交流平台作用。我们已经组织了六届全国计算机教育论坛和优秀论文大赛,每年还有多次的各类教学沙龙活动,这些活动对国内的计算机教育和教学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就像播种之后开花结果一样。通过我们的论文大赛和“十佳”评选,很多年轻的老师脱颖而出,有了更大的舞台;通过我们的两岸论坛,大陆的很多学校与台湾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所有这些活动都饯行着我们的理念:为教学一线搭建交流平台,挖掘新思想,发现新人才。

评价一份专业期刊的好坏,不能仅仅以指标评价体系来衡量,也许对行业的影响力更为重要。对计算机教育杂志来说,全国有931个计算机专业和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有很多事情有待于研究和交流探讨,如课程整合、专业认证、跨学科人才培养,还有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国内的推广等。搭建交流和探讨的平台是这份教育期刊理所当然的使命,也就是站在更高的视角,洞悉行业发展态势,关注教育改革全局;交流成功的教学方法,介绍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迈出期刊创新的步伐。

新年伊始,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承创新的理念,在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在强大的编委队伍的关怀下,与全国各高校紧密合作,面向教学一线,面向教育改革,成为计算机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