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开展数学活动课的注意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开展数学活动课的注意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活动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舞台,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活动课运用得好,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上好数学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想发挥数学活动课的最佳效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注意点

一、重视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课首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所有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动参与,自主地活动,使他们在活动课上表现出无拘无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如:我在上完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设计了一节“我是一名小小邮递员”活动课,将口算卡片制成信件,请“邮递员”将信送入与口算卡片得数相等的信箱里,再集体检验送信结果。配以欢乐的音乐,孩子们的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一副邮递员的姿态,一种全身心地参与投入,把自己做的口算卡片,愉快地投进自己认为投入的那个“信箱”,就连平时那几个学困生这时也表现得十分积极。经集体检验,正确率为100%。诸如此类的活动课,在本学期里还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开火车”、“比一比”、“夺红旗”等,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既巩固了知识,又突出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二、照顾绝大多数学生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差异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活动课内容选择要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基础上,以大多数学生为立足点,提出一些大多数学生应掌握而且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对同一班级,同一内容不强求一致,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潜能,采取多内容,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个个能学到本领,享受成功。如:教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我安排了一节数学活动课,让学生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这样的活动课内容,不但有趣味,而且给学生一种亲切具体感觉,其起点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摆的种类不同,做到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趣味性吸引学生

兴趣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是儿童探索追求的主要动力,也是获取知识技能的一种动力。趣味性要求数学活动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不仅要在外部形式上要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吸引学生,更要在内容上尽可能是新鲜有趣的,这样让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活动中,开拓视野,开阔思维,并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简单的周期问题”的活动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猜箱子里珠子”的游戏,||…………老师从箱子里先拿出一个白珠,再拿出一个黑珠,两个白珠,接连两次拉出1白1黑2白。老师问“下面拉出的珠子会是什么颜色的珠子?箱子里共有38个珠子,最后一个是黑珠还是白珠?这样活泼的组织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孩子,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四、渗透求异思维意识

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朱棣文曾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地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单靠数学课内进行听、算、讲、练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把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运用到实践。如:在教完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一节活动课,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用分数表示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 )

一般来说通常把一个正方形看着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这样的7,用分数表示是■,然而,根据分数的意义,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正方形,还可以将两个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即单位“1”,这样用分数表示就是■,再如:如图

阴影部分是3块饼的■,是一块饼的■。学生明白了,应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处理数学中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求异意识,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五、体现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活动课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活动本身只是手段,数学活动课要重视活动形式的多样、生动,但更要追求活动目标的落实,不搞花架子,不图表面上的“热闹”,而应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发挥活动的多种功能,此活动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发展上取得实效。如“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运用”活动课,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得知识,计算教室里粉刷墙壁的面积及火柴盒的外壳和内匣的面积,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