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艾伦:游弋于中西文化中的精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见艾伦是在一个炎热的周二傍晚,在老书虫的图书阅览区,她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读者见面会做着准备。小麦色肌肤、简单的牛仔裤,浑身散发着一股属于夏日的气息――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把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好的大红色唇膏驾驭地恰到好处。
在采访她之前,我并没有看过她的新书《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The Chinese Dream: The Rise of the World’s Largest Middle Class and What It Means to You)》,因为中文版要在今年八月才正式在国内出版,而在亚马逊的Kindle电子图书商店,其英文版已经成为了排名第三的畅销作品。从一些关于这本书的书评中可以发现,这是一本关注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中国的经济发展并反映了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书,对关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充满好奇的“老外”们来说,这自然是让他们了解当下中国的第一手资料。果不其然,来到书友会现场的,更多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他们在听完艾伦的简单介绍后,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提问,期间还包含了对话与探讨,让人瞬间回到了大学课堂的讲座时光。
曾经的“美国梦”
这样的场面对艾伦来说并不陌生,最初到美国的时光,她就努力适应着这完全不同的一切。1989年,艾伦离开家乡杭州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就像一个梦想成真的过程”,她说。最初被林肯的《葛底斯堡宣言》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所感动,艾伦希望某天能来到这个“自由”与“充满机遇的国度”寻找未来。“当然,这些形容现在看来有点陈词滥调了,但我们那个年代的人都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
初到美国的经历对她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在超市购物收银员会问她需要纸袋还是塑料袋,还是在林肯纪念堂门口的广场上被鸽子抢去手里的食物,都让她印象深刻。“此前我并不习惯主动做出选择,而且,在国内鸽子是怕人的,更不用说主动上来和人争食了。”
当然接下来的经历和大多求学在外的华裔学生一样,艾伦也经历了令人困窘不安的个人课堂演讲(而这往往是中国学生所不擅长的),以及课余在餐厅打工以维持日常开销。学业完成后,她进入了一家专门为财富500强企业做咨询的公司,再后来开始在硅谷创业,经历了互联网的潮起潮落……这本是一条和大多优秀的华裔学生相似的路线,但在2004年艾伦作为行业研究员回到斯坦福大学之后,一切开始有了变化。
在这里,艾伦开始用自己10年来的行业经验去解决一些社会性问题,比如帮助小企业家,特别是女性,利用手机网络去从事互联网贸易,并找到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从事这样的研究是令人兴奋并且充满成就感的,就好象站在企业经营、技术创新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结合点上。”
今天的“中国梦”
因为这份工作,艾伦开始频繁地回到中国。她发现,每次回到中国都有令她吃惊的变化发生。城市变得越来越大,摩天大楼越来越多,“这里所发生的,比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多”,那是否意味着一切越来越好?“当然不是”,艾伦解释到,目前中国的都市化让中国发展进步了很多。同时也带来很多弊病,例如环境污染。“我希望中国能够有机地发展,而不是盲目地拷贝西方。”
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许多西方人是抱着某种担忧甚至恐惧的。“这都是源于误解和缺乏沟通”,艾伦认为。“中国与西方的相互了解、信任和相互学习有益于创造一个更稳定繁荣的世界”,于是,她决定成为一座架设在中西方之间的桥梁。“身为华裔又在美国呆了20年,我觉得我对这件事情义不容辞。”她的方式,便是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采访了100余位各行各业的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不少经济学家和研究中国的专家,然后,她再用一种西方读者所能理解的方式,去把这些呈现出来,然后便有了这本《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么,“中国梦”到底是什么?在大多数国人心中,“美国梦”就是拥有一套大房子、开一辆好车、过着舒适的生活,越来越多中国人把这个也作为衡量自己生活的标准。那么,“中国梦”是否只是“美国梦”的翻版?“中国的中产阶级由于刚刚形成不久,他们更多的是一些经济上的衡量标准。但‘美国梦’并不仅仅是如此,它还包含别的意义,比如不论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等等。如果依照这个标准,事实上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真正的‘中国梦’――这需要由中国人自己来定义”。那会是什么时候呢?“当‘我们代表着什么?’成为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准,并得到大家的认同后”,说起这些,艾伦眼中闪现着期待的光芒。
平静的真实生活
目前,艾伦和她的美国先生保罗一起生活在硅谷的温馨小屋里,闲暇时的瑜伽和爵士舞就是她最大的嗜好,当然,旅行、音乐和话剧也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谈起保罗,艾伦十分甜蜜。跨国婚姻中的文化差异带来的不是冲突,而是双方更多的彼此了解和相互适应。刚结婚的时候,艾伦很不习惯像个美国人一样直呼保罗父母的名字,但在保罗的坚持下,艾伦也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称呼方式。而到了中国见了艾伦的父母,保罗也开始叫了“爸爸,妈妈”,尽管保罗后来说“其实我也听不懂我说的是什么”。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艾伦化解这些差异的秘诀就是抱着开放的态度经常交流。
下一步的计划又是什么?,为企业做咨询兼作家的身份是她最喜欢的方式――为企业做咨询很有挑战性,而写书能让人思考一些更深刻的问题,同时也接触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这对我来说都很有意思,今后我会继续为企业做咨询,如有新的灵感,也可能再写一本书。”
Notes:《中国梦:全球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及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一览
在艾伦的书中,对中国的中产阶级进行了以下的阐释:
定位:居住在城市的专业人士和白领,拥有大学或以上学历,年收入在1万到6万美元。
出现时间:在最近15年间出现,是1978年经济改革的成果之一。
平均年龄:35岁,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批。
目前数量:超过3亿,占中国人口25%以上。
未来预计数字:在2025年预计增加到6.12亿,占中国总人口的40%以上。
典型特征:根据艾伦的描述,中国中产阶级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兼具“乐观”和“焦虑”,人们在享受比以前好的多的生活的同时,严重缺乏安全感。
希望和可能性:不管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有可能成为全球的一股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