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朗读激起学生语文快乐学习的兴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我在此就如何引导学生在朗读训练中品尝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谈几点拙见,旨在抛砖引玉。
一、把朗读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
语言教学要以读为本。“正确、流利地读”的基本功是严格训练出来的。我国现代语言大师鲁迅先生就在读书年代有过很好的朗读训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是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带领学生读书时的情形,后来我们的声音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笸箩,颠倒淋漓噫,干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就是好读,这有一定道理。语言大师们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严格的朗读训练是多么得重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的阅读教学指导都要求学生坚决做到“三读”:①初读。读通全文,初步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②细读。即边读边议,边读边思。细读要抓住关键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之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辅以试读指点。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我在上朱自清的《春》第二课时,课堂指导朗读达五次之多,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语音之美,这样教学生多读使学生通过读,意会了课文内容。文章词好句佳,我就让学生反复吟咏、体味,悟出课文中传神的字字句句,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朗读能力提高极快。
二、引导学生理解语意是朗读训练的基础。
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这是活跃课堂的好方式。在教学《孙权劝学》中,我安排了一个通过朗诵体会人物身份、心理、语气和神情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我首先提出两个问题:“孙权是怎样劝学的?该怎么读?” “吕蒙学习的结果怎么样?该怎么读?”有的学生开始窃窃私语,我提醒学生不要急于回答,先仔细品读课文,分析人物身份性格特点,再揣摩语气,进行朗读练习。随后我指定一个小组朗读,其他同学评价朗读效果,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深入人物对话情景,探讨出鲁肃吕蒙对话的朗读技巧。朗读讨论使学生多角度多形式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了解了历史人物。在此基础上,我请四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用现代语言分角色(孙权、吕蒙、鲁肃、故事的叙述者)讲故事,要求人物对话能表现人物身份、允许进行合理的情节再创造。四位学生的叙说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三位历史人物的特点,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一朗读对全班学生的自由诵读、齐读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琅琅的诵读使学生置身于历史人物所处的具体情境中,我进而引导学生往深处拓展。我说:“吕蒙是怎样读书的,文章没有叙述。请同学们以“阿蒙读书”为题,口头创作,补充出阿蒙学习的小故事。”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填补了课文留下的空白。这一活动让我感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创新的意识被激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得以充分体现,这既是朗读指导,更是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只有把握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出感情,这正是正确地指导朗读的方法――重在内容的理解而不单是技巧的指导。
三、培养学生语感是朗读训练的目标。
朗读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课堂上,朗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通过声音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表现出来。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要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上读。如在教《白杨礼赞》时,我觉得应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反复体会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白杨树的形象联想到当时中国的现象。“读”是学生学课文时体会课文感情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动用,如此以悟促读,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学生读书进入了情景,便会感到趣味盎然,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他们熟读成诵,读得多了,读得熟了,就自然能把课文里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声音充分地表达出来。
四、朗读方法的选择要服从于训练目的
朗读方法很多,但不能不加选择地滥用。至于选择哪种形式,则应服从于训练目的。语文学习中“读”的形式多种多样:齐读、朗读水平高的范读,水平低的小声跟读(或教读)、分角色读、接龙读等,这样小组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读的机会,成员间谦虚友爱,愉快学习,从而增强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对于文章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更需要合作意识。
刘勰曾经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中学语文教学只有从教师滔滔讲说、条分缕析的樊篱中解放出来,返璞归真,把好些费时费力、劳而无功的分析时间用于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才是语文阅读的真谛和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