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5-氨基戊酸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痤疮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左侧面部为试验侧,右侧面部为对照侧;另一组右侧面部为试验侧,左侧面部为对照侧。试验侧外敷3% ALA 1 h,红光照射20 min;对照侧只给予红光照射20 min。1次/周,疗程4周。每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侧粉刺(5.0±4.0)个、丘疹(2.7±2.2)个、脓疱(1.2±1.2)个、皮损计数(7.0±5.4)个,明显少于对照侧的(5.9±3.1)、(4.0±2.5)、(1.9±1.6)、(10.3±6.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关键词]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寻常座疮;红光照射;皮损

[中图分类号] R751.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025-03

痤疮是由毛囊皮脂腺炎症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其中顽固性中、重度痤疮复发率高,痊愈后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着,患者心理受到困扰[1]。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雌孕激素等药物常规治疗痤疮。这些药物均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且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治疗有效率的降低,病情反复发作[2]。近年来,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寻常痤疮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3]。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ALA-PDT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是,ALA-PDT的临床疗效受药物浓度、封包时间及光源设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目前医学界尚未建立相对标准化的方案。本项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探讨ALA-PDT的具体临床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寻常性痤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36岁,平均(27.3±2.6)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3年;根据Pillsbury分级法:Ⅰ度9例,Ⅱ度35例,Ⅲ度16例。排除标准:6个月内服用过维A酸类药物者、1个月内系统应用抗生素或避孕药者;囊肿性痤疮、职业性痤疮、药源性痤疮、暴发性痤疮者;2周内应用痤疮外用药者;有光敏性或瘢痕疙瘩者;既往无系统性疾病者;非妊娠、哺乳期妇女。本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研究者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商品名:艾拉)与温敏凝胶液基质混合配制成3%的胶液。光源采用生物光消痤仪,红光波长640 nm,能量105 J/cm2。

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左侧面部为试验侧,右侧面部为对照侧;另一组右侧面部为试验侧,左侧面部为对照侧。试验侧外敷3% ALA,封包1 h后清水洗净;光疗面板距离面部10 cm,红光照射20 min[5]。对照侧只给予红光照射20 min。1次/周,疗程4周。每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1.3观察指标[6-7]

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非炎性皮损(黑头或白头粉刺)和炎性皮损(丘疹、脓疱)的数目及总数,治疗结束时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每次治疗前、治疗时和随访时记录不良反应,包括瘙痒、疼痛、红斑、水泡、色素沉着、脱屑等的出现、消退时间,严重程度,与ALA-PDT的关系、采取措施、转归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8]

由同一皮肤科医生记录左右两侧面部的皮损数量,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以皮损消退率作为评估疗效的标准。①痊愈:皮损消退≥90%;②显效:皮损消退6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试验侧与对照侧皮损计数的比较

治疗前患者两侧皮损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治疗后试验侧皮损计数明显少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试验侧与对照侧治疗效果的比较

ALA-PDT治疗在整个疗程中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光照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患者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敷药过程中均无不适,9例患者在红光照射开始时出现局部灼热感,2例出现轻微疼痛感。随治疗次数的增加热痛症状均减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光照结束时症状基本消失。瘙痒、刺痛的发生考虑与ALA-PDT有关,但是严重程度较轻,无需特殊处理,患者可以接受,不影响继续治疗。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1天出现轻度红肿性红斑,2例患者出现少许渗出,嘱其采用生理盐水250 ml加地塞米松2~3片混合后冷湿敷,3次/d,10 min/次,约5 d消退。1例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出现密集分布的多个小脓疱,外用抗生素软膏,1周后消退。极少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轻度色素沉着,均在1个月内自行消退,未见瘢痕形成。

3讨论

ALA-PDT是一种新型的药械联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9]。有关研究[10]已证实其治疗痤疮的有效性。研究[11]发现,诱发痤疮的主要因素包括皮脂过多分泌,毛囊上皮过度角化,以及丙酸杆菌聚集增殖引起炎症等。在ALA-PDT治疗的过程中,光敏剂ALA涂敷面部,被毛囊的皮脂腺和过度角质化的上皮细胞所吸收,继而转化为原卟啉Ⅸ[12]。原卟啉Ⅸ能够起到杀灭丙酸杆菌的作用[13]。另外,ALA-PDT治疗可缩小皮脂腺[14]。由于皮脂腺对ALA最为敏感,摄取的ALA最多,在光照作用下,ALA的化学反应致使皮脂腺萎缩,从而减少了分泌物,间接起到抑菌的作用。研究还发现,ALA-PDT可改善毛囊口角质细胞的活性,防止其过度角化,并能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产生生长因子,形成新生的血管,修复损伤的皮肤组织。因此有利于避免形成痤疮后瘢痕。从各个方面来看,其疗效均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ALA的浓度、封包时间、光源以及剂量等均与ALA-PDT的疗效密切相关。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不同的研究者应用的ALA的浓度从3%到20%不等,敷药时间0.5~3 h,光照时间有20、30 min等。宋维芳等[16]认为,5% ALA敷药1.5 h效果较好。尹锐等[17]发现,ALA浓度越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因此认为10%ALA外敷1.5 h这一方案既能起到较好治疗效果,又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Wiegell等用20%氨基酮戊酸甲酯(MAL)外敷于21例患者面部,封包3 h后,用红光照射,能量为37 J/cm2,每2周1次,共2次,对照组15例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的第12周,试验组炎性皮损与基线相比降低68%,对照组炎性皮损无改变,两组非炎性皮损未减少。研究认为,探讨临床适用的治疗方案,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在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注重在治疗的过程中增加患者的舒适性,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能够获得患者的接受和配合,对于该疗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临床推广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验中采用较低剂量ALA(3%),敷药时间为1 h,照光20 min,每周1次,4周1疗程的治疗方案。以往研究报道中,单用光照治疗痤疮有一定效果[18],因此,采用单纯光照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以往研究指出,ALA-PDT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反应性痤疮以及皮肤干燥、红肿,出现皮屑或色素沉着等。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有15例在首次治疗后出现轻微红肿,灼痛,色素加深,涂抹维生素E后自行恢复,并未影响继续治疗。

综上所述,ALA-PDT方案每次治疗时间短,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小,用药量低,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且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Lee Y,Baron ED.Photodynamic therapy:current evidence andapplications in dermatology[J].Semin Cutan Med Surg,2011, 30(4):199-209.

[2]淡克娜,熊霞.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3,15(1):64-67.

[3]杨广志,麦丽霞.当归苦参丸内服外搽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73-74.

[4]李惠林,李金花.痤疮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5):258-259.

[5]孙卫国,薛梅.蓝、红光治疗炎性痤疮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5):322-323.

[6]吕婷,王秀丽,王宏伟,等.ALA-PDT治疗囊肿性痤疮22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2):1107-1110.

[7]祝霞,李远宏,吴严,等.强脉冲光结合氨基乙酰丙酸治疗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8):1136-1139.

[8]林孟盈,丁惠琳,项蕾红.5%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2):81-84.

[9]杨宪鲁,王海燕,雷旭光,等.ALA-PDT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2):55-57.

[10]苏蓓蓓,甘才斌,张晓宁.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21):49-51,83.

[11]汤怡,潘卫利,陆威,等.超脉冲CO2激光联合ALA-PDT治疗结节囊肿性痤疮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5,22(11):643-646.

[12]王秀清,郭建辉,孙则胜,等.中医综合疗法联合ALA-PDT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7(11):78-79.

[13]黄静,刘屹球,陆鑫锋,等.5-氨基酮戊二酸光动力疗法治疗重症痤疮疗效评价[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 19(8):487-488.

[14]曹萍,吴颖,杜鹏,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6):553-555.

[15]梅兴宇,朴英兰,齐龙霞.ALA-PDT联合IPL治疗中重度痤疮28例[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3(5):66-70.

[16]宋维芳,陈杨,林琼,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2):422-424.

[17]尹锐,郝飞,邓军,等.不同浓度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4):245-248.

[18]李绮霞,公玉舜,赵晓辉.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J].齐鲁药事,2009,28(6):360-364.

(收稿日期:2016-07-02 本文编辑:王红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