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雪场救护的不规范是制约雪场发展的因素之一,并且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及事故的发生。为了给滑雪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滑雪场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雪场救护现状的比较和分析,根据我院高山雪场现有条件及特点,借鉴第24界大冬会雪场救护的相关经验,初步提出符合我院高山滑雪场实际情况的救护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44-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滑雪旅游业日益繁荣,滑雪运动的爱好者日益增多,为了满足大众越来越多的滑雪需求,滑雪场的数量迅速增长。但是,良莠不齐的滑雪条件,特别是雪场救护的参差不齐,导致许多安全隐患的存在及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关于高山雪场救护的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本文根据多年雪场救护工作经验及我院高山雪场现有条件及特点,初步建立符合我院高山滑雪场实际情况的以安全巡逻、雪场保护和紧急救治为主的救护模式思路,为我院雪场救护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1高山雪场救护的现状

1.1高山雪场的概念

滑雪是野外体育活动。它不同于在所规定的场所(如:竞技场、运动场、体育馆等)进行的体育运动,而是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进行的体育运动。《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中指出:向社会开放的,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滑雪训练、竞赛、健身娱乐等活动并有管理的场所,简称滑雪场所。滑雪场的范围可能很大,容纳多项目、多种滑雪道,也可能很小,只有一条滑雪道。滑雪场地一般是指一个特定的经过修建可供滑雪专用的小区域。为高山滑雪运动项目建立的滑雪场所即为高山滑雪场。

1.2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概念

高山雪场救护是指:在高山雪场对滑雪者进行紧急救治或保护。其中“紧急救治”,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急救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两种模式,即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英美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伤病员快速送到医院”,其观点是伤病员被送到以医院为基础的急诊科从而得到更好的医护,在这种模式中急诊医护开始于来医院之前,由有关专业人员如急诊技师和护士进行救护,到医院急诊后由急诊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急诊治疗。采用此模式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新西兰、菲律宾、韩国等。法德模式:主要急诊方式是“把医院带到伤病员家中”。其具体操作是医生及有关技术人员或护理人员到某一个有关地点对患者实施急诊治疗。采取的急救手段多为救生和止痛,这一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生没有接受过很好的培训和监管,因此没有英美模式中的医生那样有质量保证;患者急诊治疗时间长、存活率低等。采用此模式的有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俄罗斯、瑞士、瑞典等国家。目前,国内滑雪场的雪场救护均能提供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但院前急救却是雪场救护的薄弱点,也是救护模式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模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所谓模式,是人们对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也就是社会化了的模型。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若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领域有建筑模式,软件设计领域也有设计模式。当一个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很多模式。各个学科和行业均有自己固定模式,但任何模式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本文高山雪场救护模式指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的雪上救护的形式及具体措施,主要涵盖雪场安全员巡逻、雪场保护和伤员的紧急救治。

1.3国外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滑雪运动在国外发展已久,各类滑雪场已经拥有较完整的经营模式和救护体系,雪场拥有常设的专业的雪上救护机构,其中工作人员均是经过专业雪道救护培训并通过考核的专职人员。如拥有龙平和茂朱两个国际滑雪场的韩国,雪场救护人员须持有滑雪协会颁发的有效资格证书,每个雪道要配备2人以上并配备符合医疗法认证的护理员或者根据应急医疗法律配备应急救护者1人以上。从而,为滑雪者提供专业且及时的救治服务。

救护人员的专业,救护设备的先进,也是我国滑雪场望尘莫及的。在国外,由于雪场的规模较大,特别是很多超大型的雪场配有直升飞机及小型医院。一旦滑雪人员受伤,就近的雪上巡逻队第一时间发现伤员并通知救护人员,救护队会根据伤员受伤地点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以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受伤现场,根据受伤情况进行现场处理,若受伤情况严重,采取应急处理后直接转往就近的医院。有些世界一流滑雪场的小型医院在治疗运动创伤及骨折方面技术非常先进。

1.4国内高山雪场救护现状

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第二十二条规定,滑雪场所要有完好的救护设施,配有救护器材设备,设立医务人员及急救室并配备足够的滑雪指导员、安全巡察救护人员,并佩戴明显标识或穿着统一服装。但是,大多数的滑雪场只是根据《规范》设置了医务室,由雪场的滑雪教练偶尔兼职雪道巡逻员,并没有很好的贯彻《规范》中的要求,给滑雪者的安全造成了极大地隐患。目前,滑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会急救的人员不会滑雪,不能在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或者是会滑雪的人员不懂急救,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延误病情,给伤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是二次伤害。此外,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成立国家级的雪上救护员培训机构,缺少雪上救生员认证机构这一环节。

部分雪场尽管组建了医务室,但是医务人员只能在室内处置简单的外伤,而对于受伤较重的伤员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错过了急救的黄金时间;有些伤员即使被及时的发现,在从受伤地向医务室转运途中由于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或者未经正确的处理,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损伤,并目,对于伤病的愈后产生很大影响。

1.5第24界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哈体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

2009年,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作为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主要进行单板和冬季两项滑雪比赛。比赛期间,根据组委会要求,雪场医疗保障分为两部分即医疗救护组和雪上救护组。医疗救护组由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组成,雪上救护组由受过澳大利亚南帝罗尔省的急救培训的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组成。雪上救护组负责将受伤运动员根据受份情况进行现场处置后转送医疗救护组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治疗。大冬会期间,雪上救护组和医疗救护组制定了较完善的救护预案并在比赛的起点,终点及赛道的最危险区设立若干个雪上急救点,并有安全巡逻队进行不间断巡逻,一已发现伤员及时报告,进行就近急救。

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1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建立雪上救护模式的现有条件

2.1.1救护设备

由于我院高山雪场曾是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分会场,雪场的救护设备主要是大冬会期间配备的进口救生船(既可以摩托车牵引,也可以人力控制)、真空夹板及脊柱担架、这些都是处理滑雪损伤的必备设备。另外雪场还配备了常用药,外伤处置药品,骨折固定夹板、石膏等。可以为紧急救治提供充分的医疗保障。

2.1.2救护人员

救护人员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和雪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我院从事雪上急救的教师拥有多年临床的工作经验和高山雪场的救护经验,并有着较高的滑雪水平。曾在2008年参加了澳大利亚南帝罗而省的雪上急救培训,并参与了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救护工作。

我院冰雪运动系的学生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救护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均有较好的滑雪水平,并有着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滑雪损伤与急救课程的基础,对人体结构比较了解,经过培训后可加入雪上巡逻队。若雪上巡逻队成员的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考试者可成为雪上救护队队员,配合救护队进行搬运或者完成简单的急救措施,必要时可协助救护队完成救护工作。这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初步建立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

2.2.1根据《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相关规定设立救护机构,树立全新的救护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思想。

2.2.2建立符合我院高山雪场救护情况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3分别组建雪上巡逻队及雪上救护队巡逻队负责雪道的安全巡逻,及时发现雪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受伤游客,对疑似受伤游客进行询问。对进入高级雪道的低水平滑雪者进行劝阻,劝其放弃从高级雪道下滑的念头,对于执意不听者要跟随滑行或帮助其顺利到达安全地带。救护队所有队员能够在带队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雪上救护,在冰雪运动系及社会体育系雪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中选取滑雪技术好,生理及解剖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进行雪道急救培训、野外救援、救护设备使用等课程,培训合格者进入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雪场雪上救护队。雪上救护队成员由拥有专业培训资质的人员组成。

2.2.4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雪场巡逻方案、救护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2.2.5定期进行救护人员的培训及考核,保证救护队伍的专业性;定期进行救护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或更新现有设备。

2.2.6能够提供专业的院前急救服务,做到准确、快速、简单处理,尽快后送,对于严重的伤员,合理安排转诊治疗。

2.2.7认真做好救护登记工作,详细填写伤者个人信息,受伤的过程、部位以及救护措施及结果。为伤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该记录还可作为培训救护人员的救护实例,提高救护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结语

由于理论依据的局限,本文初步总结的雪场救护模式的思路难免有些不完善之处,随着该思路的应用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救护理念及模式应用于我院高山雪场。

参考文献:

[1]赵艳,夏洪海,王大力,对开展群众性滑雪运动的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2,(12):42-43,

[2]中国滑雪协会审定,中国滑雪场所管理规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

[3]岳茂兴,现场急救新理念、新模式、新装备、新疗法[J]临床急诊杂志,20LO(8):193-194,

[4]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71-74.

[5]金炳秀,富德,李群伟,中韩滑雪场准入制度比较研究[J],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66-67.

[6]吕蝉,高山滑雪场建立模式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