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与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与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具体的教学方式,她强调整体性,程序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启发式教学就是期中实践范围最广,影响最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化学思维能力

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具体的教学方式,它强调整体性,程序性,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人们在教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启发式教学就是期中实践范围最广,影响最好的一种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应该是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结构,过程,方法设定的有机整体,近年来,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1 导入要奇……兴趣性。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乐于学习的习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决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着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讲硫酸时,教师可以讲今天作一团黑色发面。讲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后,提出钠与硫酸铜如何反应?有的同学认为那会置换出铜,有的学生认为钠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在学生热烈的争论中增做该实验,让学生验证试验结果与自己的判断是否一致,在这种情况和氛围中都能认真观察实验并积极思维,经过反复讨论,很自然的出结论。同时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提出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原来闭塞的思维活跃起来,思路开阔,求知欲望增强。

2 精讲点拨-------科学性。通过启发式教学的第一阶段,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千万不要认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讲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讲授,无须讲求立论,讲解,分析,小结的完美程序。要知道这种完美的程序,只对教师“完成任务” 的自我感觉有用,甚至是一种变相的对学生不负责任。教师必须把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学生在形成上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

3 巧设疑问-----思维性。无论是课堂起始设疑,新课进行中设疑,还是新课结束后设疑,疑问都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都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设疑气氛。问题提出后,要给全体学生留有思维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一个知疑--------思维--------释疑的过程;同时,对每一位学生的答案都要给予适度的评价,才能达到设疑的目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师要尽可能地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故意误导等,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经历坎坷的多维之后,获取知识。在教学技巧上,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是错误观点的学生,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

4 小结精简-------逻辑性。在经过前三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之后,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去,归纳,推到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内涵和构成。化学课的小结,也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过程带有总结的性质,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学生的认识结果,推导出结论。是学生由形象思维能力向抽象思维能力的迈进。由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贯穿和渗透,其教学结构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变革,但他并非是一种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维模式。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情景教学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将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充实和丰满。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教师主导为辅线的动态构成。

参考文献:

[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5期

[2] 《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