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性脑病脑肠同治理论本质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性脑病脑肠同治理论本质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脑肠同治”理论是刘铁军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经验,从中医整体观出发提出的总结脑肠功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理论。刘铁军教授指出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如果一味醒脑开窍,临床疗效往往不理想,而在治疗脑的同时采用脑肠同治之法却往往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从而提出了肝性脑病脑肠同治理论[1],对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医基础理论为脑肠同治提供理论依据

中医学传统理论早就认识到了大肠与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脑为奇恒之府,位置最上,为人元神之所居也。大肠为传化之腑,位于腑之最下,糟粕汇集之地。大肠具有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特点,其排出浊气,精汁可藏,则脏腑得养,气机调畅,神乃正常,故认为二者在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亦相互影响。脑与大肠在生理上,“大肠主津”,大肠之腑以津液为体,脑窍需要津液来充盈,正如《灵枢·五癃津液篇》中所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窍,补益脑髓”,大肠经之支脉通入脑,手阳明大肠经的经别入于脑,大肠经之经筋络脑,且大肠经通过督脉又与脑间接相通。

目前临床工作者对肝性脑病的认识,还将其病位定位于脑,认为病因多为感受湿热邪毒或饮食不节或染及疫病等。大部分医者认为本病是由于病程日久迁延难愈,而致气虚血亏,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甚至于阴竭阳脱,邪困心营,痰瘀

湿热诸邪蒙闭心窍,上扰神明(脑神)而发病。《灵枢》:“脑为髓之海”,“髓海

有余,则轻劲多力……髓海不足,怠惰安卧”。脑神负责主持人精神意志、思维活动,其为精神意识活动的枢纽,而脑髓的充盈与否是脑神维持正常功能的关键,脑髓的充盈依赖于后天精气的濡养,后天精气的产生和输送的顺畅与否依赖于脾胃、大小肠和肝的功能是否正常。所以说,脑与脾胃、大小肠和肝密切联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的“脑肠相关”学说为应用通下等脑肠同治疗法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 神经胃肠学的现代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神经胃肠学学科逐渐受到重视,一些学者提出肠神经系统的概念 [2]。生理学研究证实,胃肠运动调控是人类神经系统对不同层次相互协调作用而实现的。此种以不同层次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称为脑—肠轴[3]。脑—肠轴成为人类认知和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起来的双向通路,将其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并一起发挥作用,不断通过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人类内心的思维和情感变化等,影响着胃肠感觉、运动、分泌和炎症等的发生,同时内脏活动也反过来作用于中枢的感觉、情绪和行为。大量神经胃肠学研究结果证实,消化道壁内分布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构成肠神经系统,其功能类似一个“小脑”,具有独立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分泌、吸收、血流及水电解质转运等功能,将其称为肠脑 [4]。

3 “脑肠同治”理论可指导治疗肝性脑病

脑肠同治的实质是指要重视通腑疗法的应用,其不应仅仅局限于要有“下下之证”,过度拘泥于“燥、实、胀、满”等需攻下之症,我们在临证时更注重审证求因,辩证施治。在肝性脑病的发病进程中,即使未出现可下的实证,亦可适时应用中医下法,或“通因通用”之法,其体现了“六腑以通为用”的实质,可贯穿于整个“脑肠同治”的治疗过程,使腑气得通,气机通畅,肝得通泄,则病可去[5]。通腑疗法可以清除肝性脑病患者肠道内大量的内毒素,增加胃肠蠕动,泻下排毒,其可逐瘀泻浊、通达腑气,清升浊降,可保持消化系统的通畅状态,解除机体最大的排毒管道的不通,是治疗本病应该注意的重要环节。脑肠同治使我们重新认识大肠“传导之官”的特性,将其“传化糟粕”功能提高到一个更新的高度来认识,即“通腑不仅可以治肠病,更可治脑病”。

4 小结

综上所述,肝性脑病是常见的肝病终末期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脑肠同治”学理论丰富了中医整体观理论,扩大了中医下法的内涵和外延,刘铁军教授将此理论运用于肝性脑病的临床诊疗中,初步阐明了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并为防治肝性脑病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刘铁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思路探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0(4):193-195.

[2] 张思超.“脑肠相通”假说及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6-8

[3] 周吕.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56-257.

[4] 倪敏.脑肠轴的神经调节及治疗[J].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2007,13(2):93-95.

[5] 刘舒音,张景洲.刘铁军教授运用通腑疗法治疗消化病的经验总结[J].吉林中医药,2011;31(8):74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