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王昭君形象在戏剧作品中的嬗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崔海龙(1988―),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一、绪论
作为历史名人的王昭君,她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历史的记载,却只有《汉书》以及晚一些时间出现的《后汉书》。本文旨在整理和宏观把握戏剧作品中的王昭君形象,希望通过昭君形象在元代的《汉宫秋》、明代的《和戎记》、清代的《吊琵琶》以及现当代的《王昭君》几部不同时代的戏剧作品里的嬗变,窥探出王昭君形象嬗变阐释出的一些启示。
(一)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原型
昭君出塞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东汉班固的《汉书》最早记载这个史实,《汉书》有三个地方写到昭君出塞和亲,《汉书》成书之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南匈奴传》增添一些新的血液使得昭君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具体化了昭君的容貌:“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汉元帝见到昭君“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乎韩邪单于三次入朝觐见汉帝,并且在第三次入朝也就是公元前33年提出“愿婿汗氏以自亲”,于是也就有了最初的“昭君和塞”的故事。
(二)昭君文化形象的初步生成
东晋葛洪所撰的《西京杂记》,使得昭君的文化形象得以初步生成。葛洪为《西京杂记》作的跋道出了编写此书的目的“以补《汉书》之缺”①。
1、设定了“画工之祸”的情节。
南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最早提到了昭君和画工的关系。在《西京杂记》中,昭君与汉元帝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一个矛盾冲突来解决。所以有宫女必须要行贿画工,这样才能有好的画像,因此画工毛延寿的出现更显得合情合理。
2、昭君从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的转变
在《西京杂记》里,特别在小说中,王昭君开始成为主要关注的对象。因为设立了“画工之祸”的矛盾冲突,为后代马致远的《汉宫秋》里的爱情悲剧创设了一定的条件。
二、昭君形象在《汉宫秋》中的完美演绎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最早取材于昭君和番的戏剧作品。他不仅仅吸收借鉴了《西京杂记》等前人的文学成就,本身也进行了一番探索。
(一)对历史题材的使用和创造
1、马致远笔下的王昭君其身份确定为一个“庄农人家”。剧本的第一折里王昭君就说出了她的出身是“父亲王长者,平生务农为业。母亲生妾时,梦月光入怀,复坠于地,后来生下妾身。年长一十八岁,蒙恩选入后宫”②。
2、在作品中马致远添加了一部分对二人爱情的描写。他将前人描写的昭君出塞马上弹琵琶的情景移植到冷宫中,道出了得以与汉元帝见面的缘由。从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作者马致远的写作意图,在残酷的政治背景之下,作为一个朝代的最高统治者连自己的一个爱妃都保护不了,让其远嫁匈奴和番,何等可悲,这就为为昭君形象渲染了典型的悲剧气氛。
3、《汉宫秋》改变了以往昭君故事的结局。昭君在远嫁匈奴的路途中,为了守节,在番汉交界处的黑江,投江殉国,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三、其他戏剧作品中的昭君形象
(一)明代传奇《和戎记》
到了明代,同样出现了大量昭君戏,影响较大的要论《和戎记》相比较《汉宫秋》,《和戎记》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昭君的出身。在这里,昭君的出身有了很大提高,她的父亲由原来的“务农”升为“越州太守”。这样的改动被以后昭君题材的很多作品传承。
2、昭君的出身也决定了她在汉宫里的地位。在《和戎记》里,昭君摇身成为众人仰慕的“皇后”。这样的社会地位,在之前的戏剧中是不曾出现的。
3、新的情节出现。找昭君的替身者“宫人萧善音假扮昭君,出塞议和。”。好景并不长,三年后,毛延寿识破了假昭君,唆使匈奴要真正的昭君。迫不得已,昭君踏上了和番之路。也正因为让一个朝代的皇后去和番不太可能接受,所以后来的作品仍然将昭君地位定在皇帝妃子的位置上。
4、在逼迫匈奴立下降书降表,杀掉毛延寿之后,投进乌江而死。并且“太白金星命土地变为白雁,为昭君传书元帝。”王昭君托梦给汉元帝,令其娶了昭君的妹妹王秀真。这一新的情节的植入,最终有了大家普遍容易接受的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二)清代的《吊琵琶》
清代尤侗创作了描写昭君的戏曲《吊琵琶》。在文本中,以昭君为主,直接让昭君唱出自己的悲怨之情,同时鲜血淋淋的痛斥那些朝廷软弱无能之辈和奸佞小人。
在《吊琵琶》里,昭君与元帝的爱情已经是事实,在昭君决定投江之前唱道:“渡江而死公无吊,女子卿受不得冰天雪窖。这魂魄啊,一灵儿随着汉天子伴黄昏;这骸骨呵,半墩儿交付番可汗埋青草。”至死都不忘元帝,至死都把自己与元帝的爱情看的那么重要,哀婉凄惨的爱情无不令人悲叹。
在表现昭君爱恋元帝之外,作者还表现了昭君的另一种泼辣的悲怨之情,在这点上较前人更细微地道出了昭君出塞的矛盾悲怨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昭君更真实的一种情思。
(三)现当代的《王昭君》
同名话剧《王昭君》是曹禺先生晚年创作的历史剧之一。曹禺先生创作的昭君新形象不同于以往戏剧舞台上的形象。其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在曹禺先生笔下,昭君俨然成为了一位自愿和亲,为胡汉的老百姓牺牲自己的美好形象。昭君不想老死深宫,同时又能为四方百姓出力,所以她自愿出塞。这是一个有想法,有思想的女人。
2、为了民族的稳定,国家的兴盛,昭君勇敢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为了加强胡汉两地的交往团结,她使汉人学习骑术,胡乐等,同时匈奴人学习汉文化等。王昭君是连接汉朝与匈奴的一条纽带。
3、作为了匈奴乎韩邪的妻子之后,勇敢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从容淡定,不伪饰,努力实现“汉匈一家”,表达自己和平友好的愿望。
总之,曹禺先生一改前人赋予昭君形象的悲怨,将昭君塑造成了一个积极,勇敢,为了民族友好的使者形象,一个崭新的昭君走来。
四、昭君形象嬗变的启示
(一)昭君文化的形成
“和合”思想是我们中华名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髓。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沉淀、升华,王昭君的和亲出塞之精髓已经逐渐形成一种了昭君文化。这种文化显示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共同努力建设家乡的文化愿景。王昭君犹如“一棵能思想的苇草”,努力“追求自己的尊严”③,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流逝人们也未将她忘却。
(二)昭君形象偶像化
在现当代,昭君形象不断演变,丰满,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历史赋予昭君形象更多的内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涌现着更多新的昭君,有女孩、男青年、也有头发稀疏的老人等等,他们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为了帮助少数民族人民走向现代化,依然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旅途中。一批又一批地的人被亲切的称为新时代的昭君。昭君形象在今天的时代里已经逐渐偶像化。(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注解:
①丁宏武等,《试论道教学者葛洪的史学成就》,《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2期
②《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69页
③帕斯卡,《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班固,《汉书・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顾学颉,《元人杂剧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5]刘荫柏,《马致远及其剧论考》,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6]郭勇,《杨莹莹,:昭君文化形象的初步生成》,《三峡论坛》,2010年第2期,总第224期。
[7]曹禺,《关于话剧的创作》,《人民戏剧》,1978年第二期。
[8]高玲,《戏剧史上的昭君形象演变及启示》,《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2月第12卷第1期。
[9]甄静,《元明两代昭君戏比较研究――以与为例》,《现代语文》,2010年4期。
[10]可永雪、余国钦,《历代昭君文学作品集》,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郝艳华,《历史真实与人们视野中的历史――昭君故事流传和演变过程的另一种思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