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文网站的中国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文网站的中国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居住在上海的美国小伙子吉恩(JohnPasden)办了一个名为China Blog List的网站。这个像收纳盒一样的检索网站,网罗了从2002年至今、在华外国人创建的538个博客或站点。这500多个被他统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博客”的网站大部分以英文呈现,也有为数不多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站点。不同的网站关注的焦点也截然不同:大多数博主选择在他们的空间中记录下作为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体验;“翻艺”(Paper Republic)则将目光投向中国当代文学;与此同时,“单位”(Danwei)聚焦中国的网络与媒体,了解中国人在说什么。

不论用何种语言书写,不管是书写私人生活,抑或是译介公共信息,这些网站的中心词只有一个:中国。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能体现网络优越性与web2.0精神的方式,来处理“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个重大议题。

谁在记录?

在China Blog List网站内一幅名为BlogMap(博客地图)的中国全图上,每个城市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网站”的数目一目了然。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这四个外国人居住最多的大城市,一同认领了其中80%的博客。而在四城之中,北京又占有着绝对的领先地位。

“基本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都在北京。”南非人Jeremy Goldkorn向记者这样介绍。Jeremy的名片一面被密密麻麻的汉字“单位”排满;另一面,赫然印着“创始人”的字样。在他的英文名字旁边,是他更为人熟知的中文名字:金玉米。

时间回溯到2003年,当时金玉米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担任设计师。非典时期,各种流言漫天飞,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特别靠谱的信息来源”。他偶然看到一个香港的网站SARSWatch(非典观察),里面罗列了很多关于非典的信息,并附上了链接。

这个偶然的发现给了金玉米灵感。他开始对“博客”这一概念感兴趣。于是他开启了1999年就注册的域名。“中国媒体也有很多有趣的人,变化很大,但外国人并不知道。”于是他将这些“变化”都翻成英文,在自己的网站上。

在此之前,金玉米已经在中国居住了8年。1995年就来到中国的他,做过英文老师,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媒体。他曾经是BeijingScene(北京现场)的执行主编,也是《乐》杂志的创刊与出版人之一。“那就是一个江湖。”回忆起在媒体供职的经历,金玉米不禁露出微笑:“体制内、体制外的经历让我认识到在中国要如何经营一个独立媒体。”

2003年10月,宋美龄去世。金玉米将搜狐的一篇报道翻译成英文。这是“单位”的第一个“帖子”。一开始,金玉米一边继续做设计师,一边自己发帖。大概2年之后,美国人周华(JoeMartirisen)加入。随着其他编辑陆续加入,与一些朋友的合作关系逐渐稳定,“单位”团队形成了今天的状态。

2003年“单位”刚成立的时候,关于中国的英文博客总共只有不到10个,其中“第一个与‘单位’类似的是宋以朗的‘东南西北’”7年过去,仅China Blog List记录在案的中国主题的英文博客就超过500个。

“翻艺”(Paper-Republic)可能是其中绝无仅有的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网站。2007年的―个夏天,四个朋友在北京三里屯的老书虫咖啡馆聊得兴起。大家都喜欢中国文学,“干脆就开一个小博客吧”。Eric Abrahamsen就是这四个人之一。

谈起与中国文学接触的缘起,Eric提到了王小波。“当时我学中文一年半,我觉得我当时的中文很牛了,就让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爱人,给我推荐一些中国文学作品看。”于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成了Eric阅读的第一站。

迈出的第一步相当吃力。“我花了一个星期才看了一点。”Eric用手比划着一页的长度,笑着摇了摇头。随着汉语学习的深入,阅读文学作品也变得不那么困难,他读过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在中国的学习结束之后,Eric留在了中国。毕业后他先在一家英文媒体工作,一直爱好文学的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将一些作品翻译成英文。最初引领他打开中国文学大门的《我的精神家园》首当其冲。这本书中的很多部分Eric都已经翻译完成,其中一篇还在美国纽约的PEN笔会上获奖。

这种白天工作夜晚翻译的生活持续了两年就结束了。他发现媒体并不是自己兴趣所在。从2005年起,他成为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开始陆续做一些短篇小说的翻译。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认识了一些同样进行文学翻译的人。这群志趣相投的朋友后来大多成为了“翻艺”的撰稿人。就如网站的英文名Paper Republic希冀的那样,聚集在一起,是为了共同搭筑一个关于阅读的精神家园。

关于中国的想象与现实

“单位”是网站的名字,也是金玉米来到中国之后最早学会的词之一。“我刚来到中国的时候就听到这个词,概念很有趣:一个地方提供你工作、住房和保险等所有一切。这像是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是很中国很北京,我很喜欢。”因而在1999年注册域名的时候,他选择了“danwe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词代表了他对中国的认识。

时至今日,在金玉米看来,大部分的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这么说吧,今天的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一般处于两个极端:一些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而另一些人,则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所吸引,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巨人。”“单位”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这两种想象之间竖起一面镜子,尽量反映中国最现实的生活。

几年前,金玉米出镜时总不忘戴一顶黄色安全帽。这个有点行为艺术的举动成功地让很多人都记住了金玉米。他在新浪的微博有为数不少的“粉丝”。他还不忘对自己的中文名字进行调侃:“跟李宇春没任何关系。”

与这种诙谐相对的,是全玉米把握“单位”内容时的严谨。“单位”不记录私人生活,只译介网络和媒体的文章。“我们订阅了很多种杂志和报纸。”虽然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许多年轻人已经没有阅读日报的习惯,但是金玉米仍然非常看重报纸在大众传播中的意义:“标题的选择、图片的选取都反映了媒体报道的态度。”

目前“单位”有4位编辑负责更新网站内容。“我们不会有选题会,”金玉米笑言,“每个人会选择自己要写的东西。”但是有几条标准是被编辑们严格遵守的:“第一,写的东西在英文媒体没有出现过;第二,对中国有与众不同的看法;第三,说明中国现代社会关键问题和趋势。”一些朋友乃至热心的读者也会常常将自己翻译的文章拿给金玉米,但也同样要坚持上述三条标准。

与“单位”一样,“翻艺”的工作也是选择与译介,不过介绍的内容都与中国当代文学相关,包括作家、作品与出版行业的动态。了解的不足在文学领域尤为凸显:在“翻艺”之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窗口能让外国人系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

信息的匮乏直接导致了选择的分歧。“出版行业想做的,与我们想做的,完全不一样。”外国出版社通常会拿着郭敬明的书或其他青春文学作品来找译者,而包括Eric在内的译者想要翻译与介绍的却是纯文学作品。“缺少信息就体现在这里,国外的出版社对这些作品并不了解,他们只是看中国畅销书榜单,觉得这些书会有好的销量。”而Eric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出版社解释,这些青春文学在国外“一点戏也没有”。

“外国读者最有兴趣了解的,是最新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Eric看来,莫言、余华、苏童这一批已经成名的作家,虽然也会涉及城市题材,但是归根到底,写的还是农村生活。在Eric看来,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学正在随着一批30岁出头的作家的创作初具规模。他特别提到了一位他很欣赏的作家徐则臣。“徐写得最成功的都是北京。都是一些在城市边缘或者底层的人,像卖盗版光盘的、办假证的。我觉得写得非常生动、真实,没有煽情,也没有太多戏剧性。”Eric相信,能够真正打动人的是与真实生活保持一定互动的文学,而不是那些沉浸在自己小生活中“自娱自乐”的作品。

谁在看?

“Paper Republic是精神的共和国,虚拟的组织,但又是有实质的。”其中的实质,就是中国的当代文学。

“翻艺”面向的读者,是对中国文学感兴趣的外国人。Eric始终认为,文学的阅读在文化感受方面的重要地位是无可动摇的。“虽然看电影的时间成本更低一只要2个小时左右。但是相比之下看书才是真正‘浸’在这个文化里。我相信有很多人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中国。”

正因为如此,“翻艺”团队希望能够把更多的中国文学输入到外国。“一直到10年前,都是国外的汉学家在介绍中国文学,介绍的也多是古典作品,像《唐诗三百首》。”国外出版社引介中国当代文学的商业运作,其实刚刚起步。许多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尚未进入英语读者的视野。“外国出版社口头上说对中国当代文学很感兴趣,但是到实际操作的时候就犹豫了,怕有风险。”Eric表示这种担忧不难理解,无论是普通外国读者还是出版行业的编辑,了解中国文学的途径都太少。

进入“翻艺”主页,右侧一栏列着各种分类讯息。一些当代作家、译者都可以很方便地按图索骥,同时还有很多小说片段的翻译样片。“我们希望能够尽量把前期的工作做全,让他们能够了解一本书或者―个作者,继而比较容易地做出判断。”

事实上,对很多关注中国文学状况的国外媒体和出版社来说,“翻艺”都是他们信赖的信息来源。网站建立后不久,Eric和他的同伴就不断听说一些编辑或记者在关注“翻艺”。不过当时,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无从证实。随着“翻艺”口碑的不断累积,找Eric的人也多了起来,经常有西方媒体请他评论一本书或者一个作者。

“最依靠我们网站的是外国记者。”金玉米总结道:“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代替了新闻助理。”除了外国媒体,关注“单位”的还包括一些从事与中国有关的商务企业人员,以及进行汉学研究或亚洲研究的学者。

几次读者调查显示,有约30%的“单位”读者是中国人。这其中不乏国内网友――著名博主东东枪就表示很喜欢看“单位”:“它在处理一些新闻的时候,有着与国内媒体不一样的视角。”而更多的是海外留学生读者。在金玉米看来,与信息量巨大的门户网站相比,“单位”胜在内容精简,因而成为留学生知悉国内大事的一个选择。除此以外,相似的处境也将“单位”与这些读者的距离拉近。“我们有点像中国人在国外――受当地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也会改变一也许就是在这一点上有共同语言。”

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中国居住的15年,金玉米亲身见证了网络的发展。2003年底木子美的博客引起了轩然大波,有关这个事件的报道也被翻译成英文放在了“单位”上。金玉米回忆道:“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博客是什么。”

金玉米将2003、2004年作为一个分水岭。在最初发表自己翻译的文章的时候,金玉米甚至不敢留自己的名字。“那时候网络媒体非常新,舆论自由也没有今天那么开放。”这种小心翼翼的状态只持续了一年。2004年,网络氛围大为不同,人们开始知道博客是怎么回事。“嗨!我们有一定的表现空间了!那是特别兴奋、刺激的一段时间。”短短两三年时间,各种博客已经浩如烟海,“与03年之前完全是两个世界”。

2004年春天,“单位”有了自己的服务器。然而在2009年7月,“单位”被屏蔽。谈到此事,金玉米颇为无奈:“一般外国人看过我的网站,都觉得中国比他们想象的要好。”他一再强调:“我们网站的立场是:能理解中国正处于发展之中,会有问题存在。我们的态度是了解问题。”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0多年的外国人,他评价自己“有的方面很中国,有的方面又很外国”。在网络观察家keso看来,这种中西合璧的视角就是优势所在:“西方读者需要既了解中国、又了解西方的人传播中国的信息。虽然他们的选材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色彩,但对主流媒体的宣传仍然具有弥补作用。”

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2010年,文化部下属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邀请了一些在文化领域工作的外国人,共同探讨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单位”与“翻艺”都在受邀之列。在此之前,在“翻艺”的努力下,一批中文小说的英文版本已经陆续与西方读者见面,其中不乏像阎连科的《丁庄梦》一样的近5年的新作。

而这次的合作也让金玉米开始思考“单位”的改变。“现在与‘单位’类似,做得比较好的英文网站已经有10个左右。我们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所以或许以后会有变化。”尽管网站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在考虑之中,但是金玉米表示,对网络、媒体的关注不会改变。

2010年1月,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单位”共同制作的See China英文网站上线。网站副标题被定为“全球的中国文化”――这不仅是“走出去”政策的一句口号,也是“单位”、“翻艺”长久以来的目标,更是所有致力于向世界传递中国讯息的网站的美好愿望。

编辑 晓波 美编 黄静 2010年3月,在北京三里屯老书虫咖啡馆举办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文学节”系列活动中,作家徐则臣(左二)、苗炜(左三)与翻艺网的Eric Abrahamsen(左一)、Jonathan Rechtman(右一)一起讨论中国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