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湘鄂省市经济发展对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湘鄂省市经济发展对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湖北、湖南同处我国中部地区,区位紧邻。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两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基本形成了既具有一定地缘共性,又具有各自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特征。以邻为师,透析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对湖北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湖南和湖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势及差异比较

(一)发展水平

──经济规模水平:湖南经济总量略高于湖北,但人均水平湖北领先。

经济总量上,2010年湖南和湖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5902.12亿元和15806.09亿元,湖南高于湖北96.03亿元。从“十一五”时期发展过程看,两省GDP规模大小互有交替;其中2006年、2007年湖北GDP规模分别高于湖南72.45亿元和30.68亿元,2008年、2009年湖南高于湖北226.08亿元和98.59亿元。从两省GDP的相对差异(湖北/湖南-1)看,2006年至2010年分别为0.96%、0.33%、-1.96%、-0.75%和-0.6%。虽然湖南GDP总量规模大于湖北,但两省的相对差异不大,多数年份(除2008年外)在±1%以内。在人均GDP水平方面,2005年湖北和湖南人均GDP同时跨越一万元大关,分别达到11431元和10426元;2009年又同时超过两万元,分别达到22677元和20387元;预计2010年分别达到27600元和24800元左右。从发展进程看,近5年湖北和湖南两省人均GDP的绝对差额分别为1347元、1714元、1726元、2290元和2800元(预计),湖北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两省人均GDP相对差异情况看,近5年湖北分别高出湖南11.3%、11.8%、9.5%、11.2%和11.3%(预计)。

──财政收入水平:湖南财政收入规模大于湖北,但财政收入质量湖北占优。

2010年,湖南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1.69亿元,高于湖北70.46亿元;2006年至2009年湖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477.93亿元、606.55亿元、722.71亿元和844.96亿元,分别高于湖北1.85亿元、16.19亿元、11.86亿元和30.09亿元;湖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从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看,2006年至2010年湖北分别为72.82%、73.51%、75.57%、75.61%和76.9%,分别高于湖南5.92、5.81、8.28、8.36和9.3个百分点。湖北财政收入质量明显优于湖南。

──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湖南城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对比优势明显,但湖北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从居民收入水平看,2006年至2010年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505元、12294元、13821元、15084元和16566元,分别高于湖北702元、809元668元、717元和508元,并分别先于湖北一年突破一万元和一万五千元大关。“十一五”时期,湖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高于湖南,其中2009年跃上五千元台阶,达到5035元;2010年达到5832元,高于湖南210元,且领先优势继续扩大。从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富裕程度)的恩格尔系数看,2005至2009年湖南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低于湖北3.2个百分点,湖北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低于湖南2.7个百分点。

──对外开放水平:湖北对外贸易水平相对于湖南具有较大优势,湖南对外招商引资规模后来居上。

虽然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2010年湖北仍实现进出口总额259.07亿美元,是湖南的1.76倍,绝对差额112.18亿美元;其中出口144.4亿美元,是湖南的1.82倍,绝对差额64.8亿美元。相对而言,2005年以来湖北进出口贸易总体领先优势扩大了24.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优势扩大了63个百分点。与湖南相比,湖北对外贸易水平不仅具有明显的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而且优势还在进一步拉大。从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看,2005年之前湖北大于湖南,2006年湖南超过湖北,并逐年拉大距离;到2010年湖南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规模51.84亿美元,比湖北多11.34亿美元,高出湖北28%。近5年湖南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年均增长23.6%,快于湖北12个百分点。

(二)发展速度

2010年,湖北和湖南两省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4.8%和14.5%,湖北略快于湖南。“十一五”发展动态上,湖北和湖南两省经济总量均呈较快增长态势。5年来,湖北生产总值(现价)增长1.42倍,年均名义增长19.4%,湖南增长1.44倍,年均名义增长19.5%;按可比价格计算,湖北、湖南年均实际增长13.9%和13.98%。增长速度湖南与湖北大体相当。

──从产业发展看,湖南第一、三产业强于湖北,湖北第二产业强于湖南。

2010年,湖北和湖南三次产业分别增长4.6%、21.1%、10.1%和4.3%、20.2%、11.5%;湖北第一、二产业增长快于湖南0.3和0.9个百分点,湖南第三产业增长快于湖北1.4个百分点。从总量看,湖南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大于湖北192.44亿元和354.68亿元,湖北第二产业增加值大于湖南451.09亿元。从“十一五”期间发展动态看,湖北第一产业发展稳健,湖南第二、三产业规模扩张速度快于湖北。近5年间,湖北第一产业增加值(现价)年均名义增长14.7%,快于湖南0.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名义增长22.5%和17.5%,分别慢于湖南0.5和1.1个百分点。

──从内部需求看,湖北内需规模整体大于湖南,投资领域领先优势明显,消费市场领先优势较大。

投资方面,2010年湖北和湖南分别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2.69亿元和9821.06亿元,湖北投资规模大于湖南980.63亿元;与2005年相比,湖北领先优势扩大709亿元。发展动态上,“十一五”期间湖北和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都在30%左右,两省投资增长基本同步。但在投资结构方面,两省存在一定差异。2010年,湖北、湖南两省城镇以上投资中,工业投资所占比重分别为39.4%和40.5%,湖北低于湖南1.1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2010年湖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9.44亿元,湖南为5775.26亿元,湖北比湖南多944亿元左右;与2005年相比,湖北零售市场规模的领先优势扩大了近1倍。发展动态上,“十一五”期间湖北和湖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名义增幅分别为17.8%和18.5%,湖南对湖北形成追赶之势。

(三)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湖北第二产业主导地位突出,湖南第三产业相对占优,且产业结构更为均衡。

2010年,湖北和湖南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3.6、49.1、37.3和14.7、46、39.3,湖北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湖南3.1个百分点,湖南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高于湖北1.1和2个百分点。从两省第二、三产业比重差异看,湖北二、三产业比重相差11.8个百分点,湖南为6.7个百分点,湖南产业结构相对均衡。从“十一五”期间两省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看,湖北第二产业比重上升6个百分点,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而第一、三产业比重则分别下降了3个百分点;湖南第二产业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4.6和1.5个百分点。总体上看,两省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相同,但湖南不仅在第二产业比重提升幅度上略高于湖北,而且第三产业的地位也明显高于湖北。

──工业结构:湖北工业规模大、基础雄厚,湖南工业成长快、发展灵活。整体上看,两省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处在同一方阵,但结构差异较大。

增加值总量:湖北工业增加值规模大于湖南,但相对领先优势在缩小。2010年,湖北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现价)6726.53亿元,比湖南多451.43亿元,高出湖南7.2%;而2005年高出11.3%,5年来湖北相对领先优势下降了4.1个百分点。

规模结构: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实力相对雄厚,但规模以下工业总量偏小,与湖南的差距较为明显。2009年,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现价)15567亿元,比湖南多2059亿元,高出湖南15.2%;而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现价)比湖南少800.69亿元,与2004年相比差距扩大了481.86亿元。

行业结构:湖北工业以资本、技术和能耗密集行业为主导,湖南则以资源优势行业为支柱,两省存在较大差异。2009年,湖北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行业达到5个,分别为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电力;湖南有食品、石化、有色冶金3个行业过千亿。湖北过千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50.8%,湖南过千亿行业的比重仅为24.3%。从高新产业发展情况看,湖北基础相对较好。2009年,湖北以医药制造、通信电子、仪器仪表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87亿元,占全省工业的9.7%;总量和比重分别高于湖南435亿元和1.7个百分点。从高耗能产业发展情况看,湖北规模相对较大。2009年,湖北石化、建材、钢铁、有色、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2亿元,占全省工业38.6%,湖南为37.9%。

产业集群:湖北与湖南旗鼓相当。在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中,全国有19个省市区入围,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五省占了70个。其中浙江24个、江苏15个、广东13个、山东和福建分别为11个和7个,而湖北、湖南同为2个,少于山西(4个)和河南(3个)。

市场主体:湖南企业数相对较多,结构多元。到2009年末,湖北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66324家,比湖南少44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027家,比湖南多716家;规模以下企业52297家,比湖南少5131家。2008年,湖北个体工业22.35万家,比湖南少9.15万家。从市场主体类型结构看,两省国企数量接近,湖北“三资”企业相对较强,湖南私营企业规模较大。2009年,湖北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数为864家,湖南为823家;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湖北为42.0%,湖南为29.6%。湖北“三资”企业数达到891家,居中部首位,比湖南多297家。湖南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达到9021家,比湖北多1146家;实现现价产值5672亿元,是湖北的1.58倍;私营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42.0%,高于湖北19个百分点。

──主要服务业:湖南服务业发展重点突出,旅游产业特色鲜明,文化产业整体优势明显。

旅游产业:湖南基础较好,发展特色鲜明;湖北进步明显,发展潜能较大。湖北、湖南两省旅游产业在2009年共同迈上千亿台阶,2010年两省分别实现旅游总收入1460.53亿元和1425.8亿元;旅游总人数2.11亿人次和2.06亿人次。从对比情况看,湖北旅游总收和总人数略多于湖南,扭转了自2006年以来的落后局面。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10年,湖南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8.97%,湖北为9.24%,湖北高于湖南0.27个百分点。虽然湖北旅游业发展势头喜人,但还存在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分布散、品牌弱等问题,形不成规模效应,核心竞争力不强,整体竞争力不高。目前,湖北还没有一家旅游上市公司,湖南则有3家;在全国400多家五星级饭店中湖北占11家,比湖南少3家;湖北旅游品牌的市场感召力还不强,没有类似于湖南韶山、张家界等标志性品牌。从发展潜力看,湖北具有一定后发优势。2010年湖北旅游业总收入增长45.4%,增幅高于湖南15.7个百分点。同时,随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和发展,湖北旅游产业的后劲将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湖南文化产业整体优势明显,结构上两省各有特色。从总量规模看,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领先优势较大。2009年,湖南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682.03亿元,高出湖北22.6%,绝对差额125.61亿元。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值为458.26亿元,比湖北多131.45亿元,高出湖北40.2%。从分类情况看,文化服务核心行业中,湖南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领先湖北,湖北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业略强于湖南。2009年,湖南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48亿元,比湖北多35.33亿元,是湖北的2.03倍;湖北出版发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36亿元,比湖南多35.74亿元。文化服务行业中,湖南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具有较强优势。2009年,湖南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1.83亿元,比湖北多94.91亿元,是湖北的2.23倍。从两省文化产业结构看,湖南文化服务业所占比重高于湖北8.5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比重高于湖北11.4个百分点;湖北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比重高于湖南9.2个百分点。

──区域结构:湖南区域结构相对均衡,湖北核心区域和中心城市地位突出。

市(州)经济总量上,2010年湖北GDP过1000亿元、500-1000亿元和500亿元以下的城市(不含直管市、区)分别有3个(武汉、宜昌、襄阳)、7个和3个,湖南分别有6个(长沙、株洲、衡阳、岳阳、常德、郴州)、6个和2个。中心城市武汉市的GDP总量高出长沙968.7亿元,千亿城市GDP总量湖南高出湖北2753.59亿元,千亿城市GDP占全省的比重湖南为71.4%,湖北为54.4%,湖南高出湖北17个百分点。湖南县域经济发展较快,据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2009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湖南有4个,湖北没有县(市)入围;中部六省百强县(市)中,湖南有17个,湖北11个。

从两省核心区域──“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情况看,武汉城市圈GDP总量高于长株潭城市群,但长株潭城市群地位提升速度明显。2010年,武汉城市圈完成生产总值9585.59亿元,比长株潭城市群多2869.67亿元,武汉城市圈超出42.7%;武汉城市圈GDP占全省的比重为60.6%,高出长株潭城市群18.4个百分点。但2007年至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GDP占全省的比重提高了4.6个百分点,武汉城市圈仅提高了0.4个百分点。从两个城市圈(群)GDP首位度看,2010年武汉市为6.4,长沙市为3.57,武汉市的区域主导性、龙头优势性和各种资源的集中程度明显高于长沙市。

(四)基础条件和支撑要素

──基础设施条件:湖北交通设施水平相对较高,湖南邮电通讯基础相对较好。2009年,湖北高速公路里程3283公里,比湖南长1056公里;汽车保有量187.03万辆,比湖南多8.83万辆。2010年,湖北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达到3368亿吨公里,湖南为2958.41亿吨公里,湖北高出湖南13.8%。湖南邮电业务总量1052.09亿元,湖北为1015.76亿元,两省相当;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14.34亿元,比湖北多54.29亿元。

──金融支撑条件:湖北金融机构存贷规模均大于湖南,金融环境相对宽余。2010年末,湖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648亿元,湖南为11521.67亿元,绝对额湖北多于湖南3126.3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769亿元,比湖南多5125.73亿元。

──劳动力资源:两省劳动力资源均较为丰富,但城乡二元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从劳动力资源总数看,两省劳动力资源绝对数量都在3500万人以上,2009年湖北和湖南全社会从业人员分别为3622万人、3935万人,湖南劳动力资源总量相对丰裕。从劳动力的经济密度看,2009年,湖北和湖南的就业人员经济密度分别为0.279人/万元、0.304人/万元,与湖南相比,湖北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但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城乡二元结构看,湖北城镇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湖南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明显。2009年,湖北城镇从业人员1357万人,比湖南多182万人;湖南农村从业人员则比湖北多495万人。

──人力资本:湖北教育水平和规模,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和规模较大,与湖南相比人力资本优势较大。2010年,湖北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29.69万人,比湖南多25万人左右;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35.41万人,超出湖南28.3%;在校研究生10.31万人,超出湖南83.5%;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分别为90.38万人和33.58万人,分别高于湖南18.2%和18.7%。

──技术支撑条件:湖北科技优势明显,技术支撑条件和技术创新能力强于湖南。2010年,湖北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50项,湖南为865项。从科技成果应用情况看,湖北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641项,比湖南多150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86.6亿元,是湖南的2.16倍。湖北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为31311件,高出湖南39.9%;专利申请授权量为17362件,高出湖南25.1%。

二、基本结论及启示

根据以上两省经济发展状况的静态和动态对比,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近几年来,湖北和湖南经济基本上呈比肩发展态势,湖南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分别略高和略快于湖北;湖北经济基础,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以及城市圈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相对雄厚,湖南经济的市场主体(如私营企业)和特色产业(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明显较快;湖北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中强弱落差较大,湖南经济结构则相对均衡;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和要素相对较好,湖南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后发优势较为明显。

湖北、湖南作为同处中部地区的相邻省份,其经济发展既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湖南经济发展动态以及推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路和举措尤其值得湖北关注。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成败,战术决定效率,透析近几年湖南经济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战略和政策举措方面得到一些有益启示:

──发展思路方面:立足本省实际,积极对接中央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央适时作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发展定位,中部各省也都在与中央政策全面对接中抢抓机遇。基于对工业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发展机遇的准确把握、对国内区域(省域)竞争态势的全面分析和省情的科学判断,湖南提出按照“三基地、一枢纽”定位的要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三个基础,拓展湖南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这一思路把准了湖南经济发展脉搏。

──发展战略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一化三基”战略。

近几年来,湖南根据其总体发展思路,结合自身优势,提出并全力实施“一化三基”(即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战略,积极探索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建设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全省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着力将湖南打造成经济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强省,努力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力争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围绕实现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湖南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抓项目的开发、储备和重大项目建设,培育经济发展后劲;抓产业转移,树立抢资金、争项目的意识;破解生产要素瓶颈,缓解电、煤、油、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制约;抓新型工业化,加快全省工业化进程;抓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重视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的提高;抓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成长,增强全省经济活力;抓粮食生产,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抓依法行政,努力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抓干部执行力建设,保障“一化三基”工作的落实。

──政策举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集群。湖南根据各地区经济特点,从实际出发,以大企业、大集团为内核,通过产业延伸、产业关联,形成产业聚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群。全省规划了“十一五”重点培育的50个产业集群,如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岳阳石化产业集群,株洲(湘潭)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并重点扶持、培育和壮大具有先行发展优势和比较优势且特色明显的钢铁、有色、工程机械、烟草、汽车、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电工电器、轨道交通、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6类优势产业,进而引领和带动全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

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筑巢引凤”,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扩大工业经济发展载体,积极促进企业落户和承接产业转移。湖南制定了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加快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6个省级园区的建设,形成了以国家级园区为核心,以省级园区为重点,县市园区为配套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是实质性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同时积极扩大核心经济区域。与武汉1+8城市圈相比,长株潭城市群虽然规模实力相对较小,但其发展的实质性进程较快。试验区总体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已开始实施,12个专项改革方案和17个专项规划陆续出台;并加快了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生态同建的“五同”建设,正着力推进区域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市场体系、社会发展六个一体化。长株潭城市群进入全国七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圈域三市通信成功实现并网升位、同城收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品牌效应。为进一步扩大核心经济区域,湖南还启动了以长株潭为中心的“3+5”(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城市群建设。把产业高端部门留在中心城市,推动协作配套业务向周边地区及全省扩散。此外,湖南还广泛争取国家及各部门、中央企业对长株潭试验区建设的支持,与30个部委开展共建、30多个部委达成合作意向。

四是注重促进市场主体的均衡发展。湖南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要好于湖北,市场主体结构相对均衡,经济发展呈多元化态势。2003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通过建立融资平台,为民营企业破解融资难题;通过建立维权平台,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建立人才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发展多方引智;通过建立开放平台,促使民营经济外向发展;通过建立激励平台,激活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热情;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加快民营经济的信息化进程。“六个平台”建设极大促进了湖南私营经济发展。同时,湖南还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先后就个体私营企业税制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等制定多个专项政策。

五是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优势产业。这一点在湖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尤为突出。“十五”期间,湖南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等一系列文件,成为湖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几年来,政府已成功实现从“办文化旅游”到“管文化旅游”的职能转变。同时,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推动下,湖南文化旅游产业赢利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又吸引更多的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湖南在做强文化中心城市的同时,还注重开发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和市场,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重点扶持核心文化企业集团,培育文化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坚持文化与旅游发展互动策略,在旅游发展中注重增加文化的含量,文化发展为旅游发展增强后劲;优化资源整合,促进品牌提升。目前,湖南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全国处于第一军团的地位,在中部6省中综合发展水平排第一,发展趋势良好,潜力巨大。湖南广播电视电影业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金鹰节、《快乐中国》、《超级女声》等品牌等在国内具有极强的辐射力;文化娱乐业则在歌厅、KTV、酒吧、演艺吧、温泉沐浴等有超速的发展,仅省会长沙就拥有大小歌厅、酒吧、演艺吧等演艺场所4000多家,每天吸引40万人,每年经营收入达20多亿元。

六是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名牌。湖南各级政府把打造精品名牌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培育驰名商标;如株洲、湘潭等市都采取以奖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湘潭市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湖南省著名商标”、“湖南省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市财政给予奖励等。全省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竞争力较强的驰名商标企业,驰名商标数量激增。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386件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名单,其中湖南20件。至此,湖南的中国驰名商标总数已达82件,近2年时间新增驰名商标就达46件,比2007底认定总量增长一倍多,增幅达127.78%。湖南82件中国驰名商标中,19件为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所有,占比达23.17%。

七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2009年,湖南新建3个国家级、3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级、17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5个国家级、1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启动运转。全年共取得国家科技成果奖30项,居全国第三位;完成省级及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2841项,增长116%;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6万件和8309件,增长13.8%和35.5%。

三、借鉴湖南经验,促进湖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本省实际,坚定不移对接中央政策。湖北地处中部腹地,没有湖南接壤“珠三角”、安徽毗邻“长三角”的地缘条件,紧紧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中央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运输枢纽的发展定位,更符合湖北实际。虽然与中部其他省份可能形成同质发展和同质竞争情形,但湖北所具备的现实优势更为明显。

(二)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湖北整体经济发展不能绕过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湖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要充分认识工业化对湖北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充分发挥湖北工业基础雄厚的有利条件,促进汽车、电子、钢铁、食品、化工等优势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二是要积极对接中央政策,结合湖北实际,认真落实国家十大产业振兴方案,充分发挥和扩大政策效应,拉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三是要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发展载体,加快产业集群。要继续抓好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促进企业落户和承接产业转移;要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走廊(如武汉—襄樊—十堰汽车工业走廊)。四是要充分发挥湖北科技、人才、金融以及其他基础条件优势,大力促进新材料、光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提升湖北工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同时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设备、工艺和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进而加速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三)加快推进“两圈一带”重大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是要实质性推进武汉城市圈发展进程,加快圈域各城市间的融合,在交通、通信、技术、教育、人才以及其他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要率先取得突破。要发挥好武汉的中心城市作用,按照“两基地一枢纽”(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总体要求将武汉建设成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二是要组织实施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规划和建设,以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支点和增长极,将鄂西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和谐、工业基础雄厚、文化旅游特色鲜明的具有充分活力和后发优势的经济区域。三是要推进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湖北地处长江中游,上承川渝,下接湘赣皖及“长三角”地区,沿江经济带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交通基础较好,城镇较为密集,经济实力较强,结构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的基础条件优越。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可以为湖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和难得的机遇。要按照两圈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沿江经济特点,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精品旅游、现代农业以及现代物流等几大产业带(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推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

(四)注重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保持经济结构平衡,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湖南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略高和略快于湖北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湖南在促进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结构的相对平衡,其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落差要小于湖北,市场主体也比湖北更加多元化,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活力更强。因此,湖北经济要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协调性。一是要继续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湖北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县域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要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要立足县域实际,在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小城镇发展、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等方面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活力。要引导县域经济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状况。要制定和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做大做强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业;立足优势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培育武汉、宜昌、襄樊“一主两副”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增强集聚效应,促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三是进一步丰富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主体结构。与湖南相比,湖北非公有经济和中小规模经济已成为市场主体中的相对薄弱环节,鼓励非公有经济和中小规模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在市场准入、审批、税收、信贷、服务、法律保障等方面为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环境。

(五)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网络,推行“窗口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办公制、部门联审办公制,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建立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强化对各级政府行政效能和经济发展成效的考核评价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