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声乐虚假嗓音技巧的教学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乐虚假嗓音技巧的教学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些年来虚假嗓音在演唱中运用的越来越多,因此对于虚假嗓音技巧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声乐教学的发展。本文就虚假嗓音的定义和意义以及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声乐教学 虚假嗓音技巧

一、虚假嗓音的定义

所谓的虚假嗓音是相对真声来说的,真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说话所发出来的声音,而虚假嗓音和生活中的真声是不同的,虚假嗓音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和艺术修饰才能够实现,这种声音和人们本来的唱歌声不同。由于虚假嗓音的类别很多,因此对虚假嗓音进行优劣判别是很困难的。虚假嗓音对于唱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虚假嗓音运用得好,会促进唱歌,使得歌声很好且很成功,如果虚假嗓音运用得不好,就会影响唱歌,会使得唱歌的质量很差,导致唱歌失败。因此想要将虚假嗓音运用到歌唱当中,就必须掌握好虚假嗓音的唱歌技巧,才能够在运用虚假嗓音的情况下,使得唱歌质量提升上去。

二、虚假嗓音的分类和发声方法

对于虚假嗓音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无共鸣假声和单一共鸣假声以及混合共鸣假声。虚假嗓音主要是依据共鸣腔来分类的,不同的共鸣腔使得虚假嗓音不同,不同的虚假嗓音的效果也不同。不同类型的虚假嗓音发声方法不同,下面将对这三种虚假嗓音的发声方法进行阐述。

(一)无共鸣假声

无共鸣假声也可以称之为纯假声。所谓的无共鸣假声就是指通过声带直接发出来的假声,声音由声带产生以后直接发出来,不存在经过头腔的声音。无共鸣假声不仅仅存在严重漏声现象,此外通过无共鸣假声唱出来的歌没有色彩,声音非常的虚弱和空洞,一般情况下不会将无共鸣假声运用在歌唱当中,因为无共鸣假声很难把握。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无共鸣假声,还将其运用到歌唱当中,就很容易导致歌唱失败。比如在唱高音的时候出现漏声,而导致失声,这种情况就属于无共鸣假声的失败尝试。如果想要将无共鸣假声运用到歌唱当中,且要保证歌唱质量,这时候需要融合其他声乐技巧,将无共鸣假声和声乐技巧相结合,才能使得歌唱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才能使得歌唱成功。

(二)单一共鸣假声

单一共鸣假声也可以简单称为单一假声。单一共鸣假声是当声带产生声音以后,让喉咙很小的打开,让声音全部进入头腔当中,并在头腔当中产生共鸣,发出的声音比较集中和明亮。这种声音一般在民族歌曲中体现,有民族风格的特点。但是单一共鸣假声发音效果也存在缺陷,这种类型的假声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声音比较尖,而且声音不够丰满。对于单一共鸣假声在我国民族歌曲中运用很多,比如云南民族歌曲,京剧的青衣和小生等等,都采用了单一共鸣假声。

(三)混合共鸣假声

混合共鸣假声与单一假声和无共鸣假声相比就复杂了许多,混合共鸣假声的形成需要在胸腔和头腔两个地方产生共鸣。混合共鸣假声产生过程中,喉头向下,并且咽喉要充分的打开,使得头腔与胸腔相通,在声带产生声音以后,声音在头腔和胸腔同时产生共鸣,也就是整体共鸣,可以使得真声在低音区获得假声的位置,产生假声的效果,而在高音区的假声,在放低呼吸支持点以后,高音区的假声就能够获得真声的呼吸支持。混合假声很特别,真中有假、假中包含真声的成分、真真假假、虚实结合。此外混合假声既有真声的特点,也有假声的特点,包含真声的结实与明亮,假声的甜美与柔和,刚柔相结合,把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歌声非常的甜美和丰满以及婉转。如果很好的运用混合共鸣假声,能够增加歌声的效果和质量,使得歌唱表演更加的成功。

纵观人类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人们在不断的唱歌过程中,其实也是对假声的不断应用的过程,人们对假声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假声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的,第一阶段是纯假声,第二阶段是单一假声,第三阶段混合共鸣假声。最开始人们在演唱时,当唱到高音的时候,声音高不上去的时候,就出现了纯假声的应用,使得声音足够高,人们在唱歌时,高音能够唱上去,但是由于没有一定的共鸣支持,使得高音比较虚和空,声音不够饱满,这使得纯假声不太适合演唱,因此为了使得声音能够得到共鸣的支持,歌唱家们开始通过头腔获得共鸣支持,使得假声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然后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音域和音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音乐作品的音域逐渐变宽,使得原先的单一共鸣假声无法满足,为了满足音乐发展和歌唱的要求,歌唱家们又逐渐探索新的假声,最终探索到了头腔和胸腔同时共鸣,也就是混合共鸣假声,能够满足歌唱的要求,更具有声音的艺术表现力,使得音乐更加有生命力。

二、在歌唱中运用虚假嗓音的意义

(一)是声乐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假嗓音对于声乐训练来说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歌唱中也经常用到虚假嗓音,虚假嗓音技巧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声乐训练中,一定要注重虚假嗓音技巧的训练。歌唱家在唱高音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虚假嗓音,才能够将高音提上去。此外运用虚假嗓音以后,歌声会变得更加的婉转动听,音质也变得更加的饱满,声音更具有感染力,对听众更加有吸引力。使用虚假嗓音唱歌不仅能够使得歌声更加动听,还能够锻炼虚假嗓音技巧和虚假嗓音在歌唱中的运用技巧,既达到了声乐训练的目的,也达到了虚假嗓音技巧训练的目的。

(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能力

在歌唱中运用虚假嗓音能够使得歌唱更加有艺术魅力。在歌唱中运用虚假嗓音,一定要把握好虚假嗓音技巧以及虚假嗓音在歌唱中的运用。此外还要控制好歌声的强弱和音质,使得歌声更加动听,更加有震撼力,把歌唱表演得淋漓尽致,使得歌唱表演成功。如果演唱者在歌唱中没有运用虚假嗓音,那么歌声就会显得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而且演唱的音色也比较单调,整首歌曲没有多大变化,演唱结果会使得听众感到乏味,无法吸引听众。所以在演唱的过程中运用虚假嗓音,会使得歌声更加有吸引力,能够很好的将歌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虚假嗓音有很好的艺术表现力,为歌唱增添艺术色彩,使得歌声更加有韵味。当代歌唱家陶淳褪切榧偕ひ艏记沙法的代表,在陶吹母枨中,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虚假嗓音和转音,这也是为什么陶吹母枨总是那么的活泼婉转,这也使得陶吹母枨别具一格,和其他歌曲相比,有自己的唱歌风格。

(三)能够保护演唱者的嗓子

采用单一的唱法演唱歌曲不仅仅会损害嗓子,也会使得演唱出来的歌曲比较单一、乏味。比如可以尝试运用一种唱法进行歌唱,会发现当歌唱一会以后,就会有疲倦感,这说明用单一的唱法来演唱歌曲会有单调无聊的感觉。如果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使用虚假嗓音,就会使得歌曲唱法由单一变为丰富,歌曲在演唱过程,音色会发生变化,这使得歌曲很婉转,也不会给人疲倦感,而且因为运用了假声,嗓子在转换唱法的时候得到了休息,这也使得嗓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由此可见将虚假嗓音运用到歌唱中,能够很好的延长歌唱家的艺术生命力,使得歌曲更加的有活力和生命力,对于歌唱家来说非常的重要,对其演唱生涯有着很大的影响。

(四)能够拓宽音域和发展高音

虚假嗓音对于拓宽音域和帮助演唱高音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作用,有助于演唱者高音部分演唱的提高。在歌曲高音部分演唱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分阶段演唱的方法,将高音演唱上去。比如大家熟知的《青藏高原》,想要将高音部分演唱上去就需要分阶段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运用虚假嗓音,由于转音的过程中嗓子得到一定的休息,这样在高音演唱的过程中是分部分和阶段演唱的,使得高音部分能够一步一步的演唱上去,而且还避免了破音和中断的现象发生。此外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运用虚假嗓音技巧,使得头腔和胸腔相连接,产生混合共鸣,使得演唱者的音域拓宽,演唱出来的歌曲延绵不绝,给人悠远的感觉,使演唱的歌曲具有艺术效果。

三、虚假嗓音技巧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排除虚假嗓音,保持学生真声

对于排除学生虚假嗓音,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得天独厚声带条件的学生。真嗓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分贝非常的大,和其他类型的嗓音相比要大很多。通过基础声乐学习,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声带大小是不同的,有的人的声带大,有的人的声带小,而真嗓音型的色带特点就是宽而厚。对于真嗓音类型的学生,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性的训练,保证学生真声,减少学生虚假嗓音的运用,这类学生通过真声唱出来的歌曲更加刚劲有力,更具有戏剧性的色彩,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正确引导,发挥学生的优势,保持学生歌唱的本声。

(二)帮助学生丰富唱法,锻炼学生高音演唱

在演唱中运用虚假嗓音更有利于将高音提上去,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虚假嗓音技巧的教学。和真嗓音相比,虚假嗓音就要柔和许多,而且假嗓音的分贝较小,因此在高音的演唱过程中,运用假嗓音更容易将高音提上去,而且还具备假嗓音的特点,唱出来的歌声非常的婉转。因此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要提高学生歌唱过程中运用虚假嗓音的比例,提高学生歌曲演唱的能力。此外在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运用虚假嗓音,还有利于学生的嗓子的保护,学生每天都在演唱,对于嗓子的伤害是很大的,而运用虚假嗓音,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嗓子的休息时间,保护了学生的嗓子,减少了对学生嗓子的伤害。如果一直运用单一演唱的方法演唱歌曲,演唱结束以后,嗓子就会变得沙哑,而且很疼痛,长期如此对嗓子的伤害很大。除此之外虚假嗓音还能够丰富唱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唱技能,学生还可以在歌曲演唱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形成其自身独有的风格。

四、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虚假嗓音对于歌曲演唱来说非常的重要,熟练掌握虚假嗓音技巧,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演唱的能力,还能够保护学生嗓子,使学生具备唱高音的能力。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更多的融入虚假嗓音,让学生掌握虚假嗓音技巧,便于学生实际的演唱。

参考文献:

[1]武秀之,张永杰,张平.民族声乐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2]王保荣.假声在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价值[D].开封: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01年.

[3]程淑安.歌唱与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