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红色经典影视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红色经典影视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遭遇发展瓶颈。将红色经典影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鲜活的教材,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红色经典影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隐形课程

通常。把从“”,即1966年以前创作的对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带有明显“革命”色彩的文学艺术作品称之为红色经典。而红色经典影视剧即这个大概念范畴内的影视类作品,如《小兵张嘎》,《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红色娘子军》等。从建国到的十七年间,这些作品不但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更是代表了这一阶段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精神理想和追求。人们的全部精神生活几乎都源于此,而红色经典影视剧中的主要人物也多成为了人们的精神榜样。

一、红色经典文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回顾红色经典文化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诞生期,自建国后至“”结束之前(1949-1976)。这一时间段大致为红色经典产生的时期。沉寂期,自“”结束至80年代末(1977-1989),红色经典文化遭遇了十年左右的平淡期,文艺反思和新文艺思潮的冲击,当代文学史教育与研究中的断裂,以及大众与精英的双重逃离,共同造成了红色经典由最初诞生时的喧嚣转为沉寂。新生期,自1990年以来红色经典文化再度成为大众的注目焦点,历史怀旧语境,国家文化建设的策略需要,文本艺术价值的再认识,以及市场的推波助澜,又合力推动了红色经典的再度走红,以往的老经典电影也是不断改编重拍,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前几年新版电视剧《小兵张嘎》《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的热播,国内再次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浪。据广电总局统计,从2002年始至今,已拍,正拍,规划要拍的属于“红色经典”的影视剧有40余部。然而,推出后的效果确是不尽如人意,批评声音不断,也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人们看到毕竟今日消费主义观念下的“新红色经典”毕竟已与“红色时代”里为理想、为信仰、为祖国、为人民的红色理想不尽相同了。就此,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下发了《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严肃对待红色经典的改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边会和指导,让学生去实践他们需要学会的东西:而学生则有义务对教师的指导有某种程度的信任和尊重,并且愿意从事某种学习活动。一旦学生没有求知欲,或教师不能鼓励学生们的求知欲,实际上学生或教师就废除了这一契约。

师生之间这种一方或双方都自动废除指导关系契约的情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是十分普遍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的厌学是表现之一。教师不负责任或讲课态度不认真、讲课水平不高也是十分典型的表现形式。但如果我们平心静气地研究,就很容易发现。高校师生之间自动废除契约的情况,发生几率在意识形态类课程要比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要高得多。

原来,世界上虽然有很多种科学,但大致可分为实证科学和规范科学两大类。所谓实证科学就是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科学,它可以用分析和经验来进行验证:所谓规范科学就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或如何运行的科学,这类科学涉及到伦理、价值而非事实本身。自然科学就是典型的实证科学,由于它的可验证性,为古今中外所有人所普遍认同,比如牛顿三大定理尽管是牛顿发明的但却为所有人接受。如果有谁表示怀疑,他可以用与牛顿类似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如果把科学知识当作信息,那么所有的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传播过程。无怪乎师生之间的指导关系契约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容易缔结,而在意识形态类课程中却容易废除。

那么,牵涉到意识形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传授、不能教育了吗?

三、以红色经典影视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

作为意识形态类课程的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是指区别于中央规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类“显性课程”的,由学校和教师自觉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使学生无意识接受的,具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课程。

它具有以下一些特性:一是隐形课程的潜在性。隐形课程的资源深藏于学校文化之中,这些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在向学生发出信号时就自然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授给学生。

二是隐形课程的意识形态性。结构――功能主义学者认为,隐形课程本质上是为了提供一种“基本的社会化模式”,使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受到“稳定而有规律的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共识或共同价值观”的教育,并“接受一种意识形态”。

三是教育过程的无意识性。对学生来说,学校的实践活动具有发挥影响的某种潜在可能性,他们在从事一定活动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隐含于其中的影响。在隐形课程中,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没有人向自己发出指令,他们的进入是无意识的。对教师而言,在隐形课程中也一直保持无意识的介入状态。

四是影响的长期性、间接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从学校隐形课程中通过情感融合过程习得的,其效果可能部分在学校期间就显示出来,也可能在走出校门后经历与社会的磨合后产生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呢?将《亮剑》、《历史的天空》、《井冈山》、《士兵突击》、《集结号》等军旅题材为代表的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鲜活的教材,之所以选取红色经典影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教材的原因在于:一是二者都具备潜在性,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授给学生:二是二者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控制:三是学生进入角色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实现的,没有人向自己发出指令,他们的进入是无意识的:四是二者对学生的影响效果是长久的、稳定的,甚至在其一生中都受着这种影响。通过这些非意识形态的鲜活的教材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学生听的兴趣,重新缔结由于意识形态课程形式使学生自动废除了的师生间的指导关系契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不陷入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使“三进”的目标得以实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实现新突破,从而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形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