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见“微”知著,小语学习的新生力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见“微”知著,小语学习的新生力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微课学习已经走进小学语文,微课视频也已被教师逐步使用。怎样制作一节富有语文味的小语微课视频,设计思路很关键。本文就以自己参加全国NOC大赛的获奖作品为案例,从文本解读、目标任务分解、微课“点”选取、微视频呈现四个方面,讲一讲微课视频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微课 设计思路 NOC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课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师认可与采纳,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已经开始走进语文的教学。一节微课最重要的内容是微课视频的制作,一节好的语文微课视频,可以辅助语文教学甚至承担部分教学功能的作用。而一些老师在初次制作微课视频时,往往无从下手,制作出来的内容虽看似好,但却缺少实际功用,最终流于“摆设”。究其原因,是老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设计思路不准确,甚至有所偏差。

怎样一步步制作好一节微课视频呢?笔者曾代表南京市参加过十四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油络教研团队决赛,并有幸获得了本次比赛的最高奖――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下面就以参赛内容《七律 长征》一课为例,具体谈谈语文微课视频制作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儿童、课标的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首先要姓“语”。应遵循“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课程总目标,根据学段目标与内容,深入解读文本。

《七律 长征》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首七言律诗(人教版出现在五年级上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就诗歌阅读教学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这段目标要求为本篇诗歌学习提供了一些思路。就《七律 长征》而言,在正确、流利读好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了解长征的历程是“大体把握诗意”;借助长征的历史重现感受长征的艰辛是“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走近长征的历史事件体会长征的精神是“体会作品的情感”,这些就应该是我们学生习得的主要内容,显然也是紧扣新课标要求的。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学习者是儿童。微视频的学习要基于儿童的学习需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儿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才会有效而深入。

《七律 长征》这首诗虽然诗意浅显,但总共不到60个字的内容,要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儿童喜欢的易于接受的元素来设计微课视频。就《七律 长征》而言,长征的历史照片、典型故事、有趣的动画等都可以作为微课视频设计的重要元素。

只有在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儿童特点的文本解读后,才能清晰地认识到微课视频制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微课视频到底是让学生习得什么。

二、符合微课视频特点的目标任务分解

对学生习得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后,还要很好地利用微课视频这种手段,制定适合这种学习方式的目标与任务。微课视频短的就有几十秒,最长也不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一节课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来说,微课视频重在“微”,更注重一课一得。微视频的问题应该聚焦,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学习时间短的特点。要把课文学习“装”到微课视频这个“筐子”里,既要“装好”,还要“装满”,删繁就简才能“装好”,有效整合才能“装满”。不仅如此,微视频的制作还可以“情景化”“主题化”一些。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故事。

基于对微课视频特点的考虑,《七律 长征》微课视频制作的核心目标就是紧扣一个主题“长征”,让学生走近长征,了解长征。围绕这个目标完成三个任务,分别是:长征是一首诗――初读诗歌,认识七律,读准字音,读出诗韵;长征是一段路――了解长征,品析字词,关注比喻、夸张的手法;长征是一种情――走近红军,体会长征精神,拓展长征故事。

三、贴合信息技术的微课“点”选取

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制作,要发挥其独有的特点,找准微课的“点”。可以是基于文本解读,选取知识应用的关键点;可以是以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落脚,选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还可以是关注教材的延伸之处,比如相关知识补充、主题活动建议、语言表达运用等方面确立的拓展点。紧扣以上三点,确定主题,保证选点精小、目标集中,从而让学生“一课一得”,有效发挥微课视频的作用。

《七律 长征》微课视频制作的点在哪里呢?依据以上的思考,围绕“长征”这个主题,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微课的“点”。

拓展点:再现长征历史。借助媒体的辅助,简单而又生动地再现长征历史。以中国的版图为背景,动态地呈现长征的路线图,并在呈现过程中,配上解说词和典型历史事件的图片与文字。短短一分钟的动画介绍,学生兴趣盎然地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以上的拓展是对课文背景资料的呈现,除此之外,在初读部分,我们可以补充诗歌范读录音,以供学生模仿。在学习结束时,推荐有关长征的故事、电影、人物以及“名人眼中的长征”等。给学生的学习拓展了空间,提供了素材。

关键点:指导学生朗读诗歌。给诗歌加上拼音,帮助学生读正确;给诗歌加上停顿号,帮助学生读出诗歌韵味;给诗歌划分结构,梳理诗歌内容;提供诗歌范读,引领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2分钟的视频学习,学生能初步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学习目标。

疑难点:结合关键词体会诗意。呈现重点诗句时,圈出关键词语,对应的动态呈现相应的注释、图片等,并在此基础上,配上教师适时的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方法,将相应句子放在一起剖析,动态直观地呈现句子之间的相似点。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化解了学习的重点。

四、不同类型微课视频的有效呈现

微课视频依据教学方法来看,可以分为讲授型、交互型、演示型等。广义的知识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三类。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建议用讲授型、演示型的微课视频呈现。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这两类知识建议用演示型、交互型的微课视频呈现。根据不同知识的类型,选择适合的视频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习得。

《七律 长征》围绕“长征”主题,既有陈述性的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所以综合运用微课视频不同的呈现方式,设计本节微课。

介绍长征这段历史,是本课的陈述性知识。我们用长征路线图动画、典型故事图片呈现、教师讲解融合的方式,带领学生们回顾这段历史,讲述一段故事,仿佛历历在目,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语文学科有关实验呈现的演示型微课虽然很少,但这样的历史回顾很好地利用了演示型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有关七言律诗的介绍,也是本课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在诗歌相应位置标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引导学生了解七言律诗的组成。在诗歌上标注停顿符号,给关键字词标上拼音,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语音、语调。对这类陈述性知识我们用讲述型微课视频的呈现方式。

在学习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沱走泥丸”时,视频中用了讲述的方式呈现,让学生感受比喻、夸张、对仗的表达方法。而在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们改用交互型的微课视频呈现方式,把诗歌的讲解变成问答,让学生思考这句诗中有没有和上一句相似的地方。在学生思考过后,视频再给予答案。还可以运用视频交互技术,让学生勾选过关的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

站在儿童的视角进行文本解读,并根据微课视频的特点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找准适合微课的“点”,再根据知识分类综合运用不同的微课呈现方式,最终制作成一节具有“语文味”的微课视频。在这样环环相扣的过程中,我们形成小学语文微课视频的设计与思路。我想,遵循这样的设计与思路,就能将语文的知识能力“装进”微课视频中。学生也能在微课视频学习的过程中,把语文的知识能力“装进”自己的脑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