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出现于拍场的明代最大珐琅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梳妆理容的必需品,接触多了就渐渐融入文化意识中,成为一种深具品评价值的文物。像《孔子家语》中有“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就是把镜鉴的功能在文化上加以引申的个例子。其他像“破镜重圆”、“明镜高悬”等等成语,都是镜鉴的产物。
中国人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古镜,虽然是一个很难考证的问题,不过应当不会晚于南北朝时期,因为唐代人王傲《古镜记》中记述了个收藏古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北魏明元帝时的秦、泾、梁、益、雍五州都督,征伐赫连昌和蠕蠕著有战功,此王度都督得一宝镜,屡次以镜制服精魅。其弟王锇也凭借此镜之力,降服鬼怪,数年后,镜即化去。古镜有神异,是古代传奇常见的题材,像什么照妖镜等故事,都明白指出了长远以来,镜鉴在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近年来考古中,出土年代最早的镜子,是相当于中原夏王朝时期的青海齐家文化青铜七星镜。另外,我们从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象形文字的“鉴”字来看,当时的人们理妆照容工具的发展,也是很多元的,既有人工打磨的青铜镜面,也有利用水平面映照的专门器皿。其后随着技术进步,新的金属材料不断出现,像镜面的处理不只是磨平而已,更有铅粉、水银等等加涂在表面,作为反光剂。至于镜体的作法和材质,除了般的铜镜外,还有铜鎏金、螺钿、金银平脱,甚至在汉、魏、两晋时期,贵族社会之间,还流行过一阵铁镜。譬如河南洛阳的东汉建安三年墓、烧沟汉墓、陕西临潼汉代杨震墓,以及浙江上虞东晋墓中就都出土过不少铁镜。至于珐琅镜,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晚,但由于工艺技术最为复杂,传世品自然就少。
珐琅,是一种以硼酸盐为主体的玻璃质低温涂料,它的烧成温度约在摄氏六百五十度到七百五十度之间。从已知的考古资料来看,它始于古埃及时代。当时主要是作为金饰的镶嵌物,也就是作为有色宝石的仿冒品。后来这种工艺技术传到地中海东部,在爱琴文化里与掐丝金工结合,发展成为掐丝珐琅器。到了东罗马时期,在今天土耳其和希腊带,这种工艺甚至成为希腊正教中最华丽也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品。
虽然,中国于春秋战国和西汉早期这段时间,在低温的铅釉和铅玻璃的研究制造上,都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金属镶嵌工艺,像错金银技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但这两种工艺却并没有像在西方一样,融合成另一种新的产品。从现存日本正仓院的件“唐代银胎鎏金珐琅宝相花纹镜”来看,一直要晚到中国的唐代,这种金工与珐琅料结合的工艺才在中原地区出现。由于那个时代流行使用半透明的仿宝石珐琅,因此为了保留珐琅面平滑的光亮度,所以烧好珐琅后是不需要打磨的,这和今天掐丝珐琅的做法有所不同。
现今中国掐丝珐琅的做法,是蒙古人征服中亚之后,带回中原来的新技术。本来唐代的珐琅器坯体制作工艺源之于唐代的金银器技术。从传世的唐代珐琅镜来看,镜背纹饰是用压模再加剔花技术做出来的。所以无论从珐琅质料和坯体工艺来看,唐代的珐琅镜,都应当称为“内填珐琅”、或者是“压珐琅”器才对。而元代传入的珐琅作法,则是在完成的金属素胎表面先用掐出的黄铜丝图案粘在坯面上,再依图案需要填八各色珐琅进窑烧成的。不过,由于填入的珐琅粉在熔融后,体积会缩小很多,所以为了填满纹饰的空隙,这样来来回回必须要填烧好几次,珐琅才能把掐丝图案的空隙填满。于是有些多余的珐琅面就会鼓起来,所以烧好后还要经过一个打磨的工序,把掐丝和珐琅面完全磨平,再镀金上光,作品才算完成。由于这种工艺结合了掐丝和珐琅两种技术,因此叫做“掐丝珐琅”器。不过现今可以确认的掐丝珐琅器,大概只能早到元末明初,元代早期的产品还很难见到。
明代的铜胎掐丝珐琅器和清代及近代掐丝珐琅器在科技检测上,有以下几点重大的区别:
1、胎体制作工艺的不同:
明代的铜胎坯面,都是用薄铜片捶打或嵌接而成的。只有口沿、底座或是器耳附件等等,才是铸造而成的。
清代的坯体除了金银胎是捶打嵌接而成的之外,铜胎多数是用模铸的,所以显得比较厚重。
2、掐丝的材质和作法不同
明代掐丝材质以扁平的青铜为主,这种用来掐图案的铜丝,是用捶打扁平的铜线做成的。由于青铜丝较脆硬,经捶打过的掐丝,常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在掐丝线条中出现的裂缝。
清代的掐丝,因为是先压成很薄的铜片,然后就像是用面皮切面条似的,把掐丝条一条的切出来,所以成品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掐丝上有任何的裂缝。
3、固定掐丝的方法不同:
明代掐丝用Z锡来把掐丝焊接在坯面上,结果在烧珐琅的时候,焊剂也同时熔化,但焊剂的熔融温度较低,等珐琅烧成后,焊剂已经挥发掉了,原来有焊剂的地万,就变成一个空洞。所以在打磨好作品之后,明代的掐丝珐琅器一定要用色蜡来填补这些色釉中的空洞。但因清初改用植物胶来粘掐丝,植物胶在珐琅尚未熔化时早就已汽化,所以烧成后的珐琅面上,不会有空洞现象,当然表面就没有色蜡的填补痕迹。
4、珐琅色釉研磨粒子不同,
我们都知道,纯珐琅是透明无色的,为了要制造五彩缤纷的美丽色彩,就必须先把有色金属,加入纯珐琅釉中,先烧出一块块红珐琅、绿珐琅、白珐琅、蓝珐琅、黄珐琅、黑珐琅、褐珐琅等等这些熔块,我们称这种用来配色的块状珐琅釉料为“料石”。所有需要的釉色,都是用这些料石磨成细粉,调配后再熔融而成的。因此研磨技术和烧成状况也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情形。
由于明代和清代的研磨和节选的技术有差异,明代比清代的要粗糙很多。在显微镜下来观察,明代的珐琅釉中的颗粒,是时代愈早,粒子粗细大小的区别愈大,密度也愈不均匀。到明末万历时,珐琅釉中的颗粒虽然仍然很清晰,但颗粒的粗细和密度就已经很接近了。清代的珐琅釉料研磨技术极佳,用八十倍显微镜来观察,除了些半透明的珐琅浅色外,已经很难见到珐琅釉色中颗粒的存在。可以说熔融的情况比明代要好得多了。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观察这面掐丝珐琅大铜镜,可以看到以下几点特征,第一:器沿和明代器物同样是接铸上的。第二:各位可以从八十倍显微放大摄影照中清楚地看到,掐丝的裂痕,合乎明代器的特征。第三:用八十倍的显微放大可以清楚的看到蜡补痕。第四:在八十倍显微放大下,这件作品的各色珐琅粒子可说清晰可辨,从粒子的细度来看,与明晚期珐琅工艺的细节十分吻合,因此就科技检测的角度来看,这应当是一件明晚期的掐丝珐琅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