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康凯鹏:穿越千年追寻苦吟寒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康凯鹏:穿越千年追寻苦吟寒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部27万字的《苦吟寒士贾岛传》,让康凯鹏有了收获的满足和喜悦,但也给他如潮水般涌来的遗憾。

虽然身处乡村,他却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坎坷,有苦难,但更多的还是快乐。

前往富平曹村镇小贾村的路上,不断遇到熟人打招呼,康凯鹏却只是机械地回应着,似乎有心事。直至坐到自己十八年前花2000元盖起的两间小砖房里,44岁的康凯鹏才算“活”了过来。

康凯鹏不断向记者强调:“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只有高中学历,写作技巧上还有欠缺,我能表达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感情……”但是,说起创作完成《苦吟寒士贾岛传》的过程,康凯鹏又会立刻变得神采飞扬。

作为农民,康凯鹏是十里八乡知名的果树园艺师、务农高手。文学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却寄托着他半生所追求的理想。

遮遮掩掩的开始

在康凯鹏出生长大的曹村镇小贾村,人人都知道唐代大诗人贾岛的故事。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已找不到贾岛生活过的遗迹,但小贾村人却一直以贾岛为荣,他的故事代代相传。

不过,在康凯鹏儿时的记忆里,人们说来说去却只有贾岛的“推、敲”典故和受大诗人韩愈欣赏,劝其还俗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没有谁能讲出更新鲜的内容,更无人对与故乡有渊源的大诗人有更多的研究。

然而,令康凯鹏没想到的是,当他历经五年,捧出27万字的《苦吟寒士贾岛传》成稿,还没来得及享受赞誉声,各种质疑便接踵而来:“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学历,又那么年轻,凭什么能搞历史题材的长篇传记小说创作?”

这些风言风语,一下子就击中了康凯鹏的软肋――他原本就自信心不足。

康凯鹏说,那时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是发自他心底的声音:文学上的技巧,自己将穷一生而上下求索。“作为第一个给贾岛写长篇传记小说的人,我通过史料还原贾岛的一生,去芜存真,实乃情不自禁。”此外,通过史料查阅,他还有一些自己的发现,学到了新知识,也熟悉了那段历史,他觉得这就足够了。

位于村中心的这处砖房,约有30平方米,分为两个小间。外间堆放着各种农药,里间生着土炉子,一只从屋顶吊下来的光秃秃的节能灯管,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康凯鹏坐在小书桌前,还原了十三年前在此写作的状态:因为要照顾生意,他只能身体朝门口倾斜着,方便随时看到外间的情况。每有村人上前问他在忙些什么,他就会找各种借口遮掩。那时,他还没有勇气告诉别人自己在写作,而且是长篇历史题材的。他说,那时的自己在“写作”这件事上那么矮小,但写作和这小砖房一样,能让他感受到光和热。指着窗外遮雨棚,康凯鹏一脸幸福地说,“这是用我一笔200元的稿费搭建的,十多年前,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初中毕业后,康凯鹏因为偏科,与中考线差了9分,只能进入富平城建职业中学。他没想到,在这里竟遇到了比他还执着于文学的几位“文友”:阎俊、建宁、红心,在相互切磋交流的氛围里,康凯鹏进入“业余写作”的状态。他从牙缝里省出30元生活费,报名参加了河北省文学艺术函授学院的函授学习。自此,他开始写诗、办报、投稿……成了往学校传达室跑得最勤的人。能公开发表的文章尽管不多,但足以让他很有成就感,也很充实。

但在少年凯鹏的内心里,却时刻要饱受“饭碗”与“理想”如何抉择的煎熬。他的文学才华还不足以撑起他全部的生活。

毕业后,迫于生计,康凯鹏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他去铜川学习了一年果树栽培技术,成为他回村后的饭碗。因为技术好,童叟无欺,他很快从一名文学青年变身成为深受乡亲们喜爱的果树技术员。

对自己务果树的技术和口碑,康凯鹏很自信。他坦言,这样的好口碑,为他后来一边搞农资销售、一边争取时间搞创作奠定了基础。

康凯鹏告诉记者,让他动了念头要写一部长篇的想法,是从担任富平县政协文史员开始的。那段时间,他经常整理一些史料送到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这让他想起了村里的贾岛墓,觉得可以写一写贾岛。

有了这个心思,康凯鹏便开始搜有关集贾岛的资料,这时他才发现,相较于同时代的知名大诗人,有关贾岛的研究和史料非常之少。他说,他曾为这一发现而窃喜,“越是少有人涉猎的领域,越容易出成绩”。

康凯鹏当时并不知道,迎接他的其实是一场并不轻松的“战役”。

困难中的坚持

“身为农民,我要春耕夏耘,要秋收冬藏,要面对东邻西舍各色人等异样的眼光……写作过程中,我时时被眼前的许多事情折腾得左右为难。”在《苦吟寒士贾岛传》的后记中,康凯鹏详细记述了身为农民、偏隅小贾村一角、写作历史题材小说的艰难。

康凯鹏告记者,在2003年前后,他就开始搜集资料,但真正动笔已到2007年3月。“可以参考的资料实在太少了。”康凯鹏曾冒着酷暑,特意从富平赶到西安,在省图书馆查资料,但得到的仅仅是贾岛的一些诗以及闻一多先生写的一篇关于贾岛的小文章。

一个偶然的机会,康凯鹏通过渭南的李高田老,得到西北大学一个研究唐代文学的教授的联系方式,他小心翼翼地向教授打去电话,希望得到帮助,可他等来等去,也没有得到教授的回音。他有些动摇,告诉李老师想要放弃写作贾岛的计划。李老师鼓励他坚持下去,并建议他不妨到互联网上找找资料。

康凯鹏说,自己在农村,成天和庄稼打交通,接触的人也都和他一样,那时整个小贾村也没有谁见过电脑长什么样。“但李老师一说,我立即就花了近万元把电脑搬回了小砖房。哪料想,电脑有了,可没有网络啊!”

但康凯鹏也没让电脑闲着,他自己慢慢摸索着练打字,把自己之前的稿件都输进去保存起来。“那段时间,我特别愿意到县城的亲戚家做客,其实就是想利用人家的网络查找资料。”有一次,他在当时的富平县电视台一下子收集了很多资料,打印了几十张,这让他的资料收集工作实现了实质性的跨越。

康凯鹏告诉记者,在以养猪、种果树发家致富为荣的年代,他的写作一直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他不敢让别人知道,是怕有人说出那句难听的话:“戳牛后半截的坯子,还抓抓兮(想入非非)想当作家,下辈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