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力”电商破解小微金融难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力”电商破解小微金融难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商业银行通过向电商“经济生态”学习,借力电商交易平台实现服务端口前移,可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三流融合”,从而破解小微金融的诸多难题

阿里巴巴的马云看到小微企业“贷款难”的窘境,看到了信息化时代孕育的商机,从电商的角度向银行业发出了充满挑战意味的警告: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服务的突出问题。在马云的警告面前,在电商的挑战面前,银行迫切需要有决定出路的思路,有决定境界的眼界。

向电商“经济生态”学习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们已经形成的“经济生态”,从搜寻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中一切具有金融属性的领域出发,通过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嫁接,打通包括金融消费在内的所有人类消费的平等化、便利化通道,前所未有地拓展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前所未有地拉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时空距离,前所未有地普及消费民主化和金融民主化意识,以“开放、自由、协作、分享”的精神逐步影响和改造着现代社会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基于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之间的高度契合,银行和电商有着密切的交集。随着时代变化、观念更新、技术进步以及新生代消费者的出现,银行和电商的不同点将会逐步减少或者弥合,共同点将会越来越多,一起朝着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方向发展。银行应主动改变,与电商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对银行而言,应当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向电商学习并改变自己。

在贷款周期上实行“量身订制”

在贷款时间上,改“定制”为“订制”。由于央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以月、季度、年度为计息周期,目前在贷款时间上往往由银行“定制”三个月、半年、一年等固定期限,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应尽快借鉴电商的“个性化订制”商业理念,更多地赋予资金以“金融商品”的时间让渡属性,更多地考虑金融消费者的平等地位,更好地满足借款人的实际用款需求。

在贷款需求满足上,变“规定”为“约定”。在实践中,企业的用款天数需要根据生产周期或者资金周转情况确定,满足企业再生产“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的要求。应借鉴电商的经营模式,完全根据客户的用款需求情形将贷款周期细化到天,具体的天数由银行与客户协商“约定”,不宜简单地根据格式合同由银行单方面地“规定”整年整月,避免贷款资金闲置或者贷款时间不足。

在融资品种上“量身定做”

在融资方式上,改“贷款”为“融资”。小微企业缺乏增信手段,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少,承担融资成本等财务费用的能力弱,也缺乏理财和组合融资等对冲经营风险的知识和能力。应借鉴电商的“客户体验”理念,充分考虑客户的借款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采取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最贴近生产经营需要、最节省融资成本的金融产品,让客户获得融资成本的比较收益。

在身份关系上,变“债主”为“顾问”。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盈利能力低,通常处于金融交易和产品交易的弱势地位。银行不应当仅仅把自己当“债主”,只管放贷收息,还应借鉴电商的“垂直搜索”“同类比对”“偏好跟踪”等服务模式,与电商开展合作,充分利用电商交易平台大数据库中的丰富商品价格信息和交易对手信息,进行量、本、利分析决策,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帮助客户实行集约采购,确定最优库存和最佳产量(盈亏平衡点),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最小化经营,采取物流联网供应(发运),为企业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采购顾问服务和销售顾问服务,让客户获得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比较收益,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贷款风险度。

在贷款收息上“量身订计”

在计息选择上,改“强制”为“选择”。在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形势下,银行应学习电商允许消费者自由选择付款日期的做法,对贷款利率按照实际资金使用天数来计算,避免传统银行因贷款固定周期而带来的强制金融服务消费,允许客户在合同未到期时提前还款,停止对提前还款客户计收罚息的做法,最大限度尊重和满足客户的金融消费选择权。

在计息方式上,变“固定”为“灵活”。目前小微企业受困于银行规定的贷款固定周期,只能按照固定期限归还贷款和支付贷款利息,增加了融资成本。银行应学习电商可以与客户充分协商交易价格、付款日期、交货日期、运费承担的做法,在计息方式上以“天数”为计息基础,由银行与客户根据市场利率水平和客户资信状况等因素,协商确定灵活的“日利率”。

借力电商实现服务端口前移

在互联网金融面前,银行只有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主动介入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融合,实行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才能破解用传统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

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笔者认为核心是银行借力电商,实现金融服务端口前移。

在审贷信息上,变“被动外供”为“主动导入”。目前,小微企业很难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工作机制,所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无法作为银行的信贷评审依据。银行应把金融服务端口前移,针对小微企业特点开发以小微企业为对象的客户模块,并嵌入到银行生产系统的“小微企业服务”业务单元中,在此客户模块别加入小微企业会计簿记功能,相当于小微企业的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置到银行生产系统。

此做法的实质在于银行的金融服务端口前移至小微企业内部,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流、信息流联网导入银行的生产系统,银行可以由此获得小微企业最直接、最真实、最及时的信贷评审基础信息,并与客户同步分享。

在服务流程上,变“坐店卖成衣”为“联网细制衣”。上述系统建立以后,小微企业主在手机银行上登录自己的客户端,发出借款申请要素,银行根据客户模块中存储的信贷评审基础信息,导入生产系统的信贷评审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加上人工的分析判断,与小微企业协商一致后,及时、快捷地为小微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并将此次借贷活动要素自动导入客户模块进行会计处理,及时生成新的电子账页、财务报表和损益核算表,作为下一次受理信贷评审的基础信息。

在服务功能上,变“单一融资”为“综合服务”。银行服务“端口前移”到与电商交易平台连接,以更具有操作便利和商业价值。借款人获得的资金在电商交易平台上根据客户指令采购所需生产资料,借助第三方支付完成向交易对手的支付结算,或者支付企业雇员劳务工资,余额部分按照协议约定进入余额理财系统。由此完成快速评审、便利获得、风险可控、无需任何抵押担保、适合小微企业用款周期和经营特点、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的信用贷款。

上述三个方面的改变是从理念更新的层面提出的。在银行操作设计层面,笔者提出如下初步构想:

搭建企业财务会计云平台。运用“云技术”在银行端搭建企业财务会计云平台,帮助小微企业完成日常财务会计功能。同时,银行获得小微企业的信息,并对其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等进行监控和分析,为银行的信贷“三查”验证和提高审贷效率打下基础。

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与多家具有广泛客源和技术优势的电商合作,分享电商平台上的企业产品交易行为信息,在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可控的前提下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通过对这些企业支付结算业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构建基于电商服务的信用评级模型。

该模型至少包括融资申请管理、融资方案、信用评级、贷后服务管理模块,运用模型对客户全方位指标进行评估和使用。其中,要特别对电商平台上的生产资料采购成本数据、产品市场价格数据等进行管理会计学的“量、本、利”分析,对小微企业每次借贷行为作出盈亏评价分析,从根本上掌握防控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主动权,帮助和指导小微企业确定最佳生产规模、最优价格策略、最佳借贷金额和期限。

信贷业务端口前移。一是申请渠道前移。开通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让客户申请贷款业务,在手机APP中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宣传(广告)模块、在线申请模块、财务软件及流水单据模块。二是审批渠道前移。建立预审批机制,搭建预审批系统,通过标准的审批机制和评分模型,实现快速预审批。三是放款(还款)业务前移。在移动银行端实现随借随还,让客户自主操作。四是提供银企电子对账单功能。客户随时随地获取其银行交易流水信息,银行动态监测客户的合理信贷资金额度,防止客户过度负债和过高成本负债。

推行移动展业平台。以Pad为载体,由客户经理携带到客户的经营场所直接办理开户营销、业务申请、业务处理(合同签订)、现场审批、实物赋值(空付),业务信息实时传回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主机和企业财务系统云平台,从而形成一个可移动、高效的信贷作业平台,减少客户往返银行次数,降低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交易成本。

实现辅助信息获取和验证前移。为准确评估小微企业授信风险和确定合理贷款额度,银行应与政府及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合作,最大限度地从税务、工商、社保、环保、质监、法院、融资担保等部门获取借款企业的信息,以便全面准确地判断其真实的资信状况。

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如果按照上述思路,借力电商实现服务端口前移,就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时段、全方位、一站式的便捷低成本金融服务,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三流融合”,实现政府部门、银行机构、电商平台、小微企业“四方共赢”。

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尚需配套解决一些问题,例如,需要修改有关贷款周期和计息等问题的金融规章制度;银行、企业、电商等要转变经营观念,改进和建立新的商业模式;银行要在业务流程、产品设计、IT建设、风险防控、客户管理等方面作出安排;小微企业需要积极配合银行,并自愿就自身商业秘密、信息资产权益等与银行达成协议,防止产生法律纠纷。此外,数据高度集中后的信息资产的法律属性、安全管理、灾难备份、系统运行连续性等问题也需要及早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