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EO来华安抚Google中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EO来华安抚Google中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Google雄踞全球搜索市场之首、财报惹眼;谷歌在中国市场份额远低于百度、深陷“词库门”。Google董事局主席兼ceo埃里克•施密特近日的北京“闪电之旅”,似乎也没能解释Google、谷歌冰火两重天的原因。

Google CEO施密特称满意李开复的表现,但谷歌何时能在中国“成气候”,还很难确定。

4月27日,Google董事局主席兼CEO埃里克•施密特突然来到中国,既没有带来Google金库中的大笔捐款和投资项目,也没有去任何大学和高峰论坛发表演讲。上一次,施密特来中国恰逢2006年谷歌“涉嫌违规使用ICP许可证”,而这一次,又碰上2007年“盗用搜狐输入法词库”。

这位令盖茨感慨“经常让我失眠”的Google传奇人物,难道也被张朝阳困扰得日夜难眠?李开复会成为“词库门”事件的替罪羔羊吗?Google总部是不是真的“很重视”中国市场等问题,都会从施密特口中讨个说法。

施密特:满意谷歌的表现

“从Google近期的喜讯不断来看,施密特应该梦里都会笑吧?”某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施密特上台以来,Google每个季度的财报都让人羡慕不已,在微软、雅虎、AOL等竞争对手中也日占上风,“但是Google中国(以下简称谷歌)恐怕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4月13日,Google在美国宣布以31亿美元收购DoubleClick,而此前这家广告公司已被微软和雅虎列入收购名单,所以这一并购交易进一步巩固了Google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绝对优势。4月23日,英国跨国品牌调查和咨询公司Millward Brown联合英国《金融时报》共同进行的全球品牌调查结果显示,Google品牌取代微软,以664亿美元取得第一。

“也许是隔行如隔山,降龙不压地头蛇。”这位分析人士认为,Google可以在全球风光无限,但是谷歌在国内互联网群雄割据的地盘上很难容身。在搜索市场不敌百度、大中华区联合总裁周韶宁离职、输入法盗用搜狐词库被公开等事件都证明了,“谷歌”这个称谓并不等同于人们心目中的Google。

但是,施密特告诉记者:“如果要对谷歌这一年多的发展打一个分,总分是20分,我会打19分”。施密特表示,Google在中国有了自己的大楼和数百位员工,“根据最新的统计,我们在中国市场已经有11个产品,市场份额和流量正在上升。李开复博士和谷歌的工作非常出色。”而李开复也澄清了自己将离职的传闻。

作为对盖茨“失眠”之说的回应,施密特笑称,这是微软公司或者盖茨个人的多虑。“从Google公司的理念来说,我们并不在意竞争对手(微软)在做什么,而是始终专注于如何创新,并且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但对搜狐公司以及张朝阳,施密特在60分钟的采访中只字未提。

Google懂不懂中国?

据多家第三方统计报告显示,Google在美国搜索市场占据60%左右,在欧洲众多国家的搜索市场约占90%,而在南美洲和非洲国家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99%。但是在中国,谷歌的市场份额一直在15%~25%之间徘徊,百度一直是谷歌的两倍左右。

“Google全球正在赋予李开复博士和中国团队越来越大的决策权,决定在中国推出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样的时间表。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市场必然会有自己独特的需求。”面对谷歌的信任危机,施密特当天做出了安抚表态。而当着施密特的面,李开复对在场媒体记者郑重表态:我们了解中国的国情!

国内评论人士则指出,施密特的“拖延”也表示目前“谷歌”并不是全球战略的核心棋子。一方面,google中国市场并没有盈利,“被动流量”的广告价值也不高;另一方面,Google的很多产品中国网民并不知道,谷歌团队的汉化和推广工作尚未做到位。

“谷歌本土研发团队成员普遍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他们既没有权限访问和调用Google总部的核心数据库,也不懂25-35岁之间网民的信息需求,没有前期积累何谈创新?至于在美国工作过的工程师,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很多超前的搜索创意大都无法实现市场化。”国内某搜索引擎公司的技术研发总监认为,“谷歌在中国没个三五年成不了气候。”

在记者采访的60分钟内,施密特多次强调多家媒体记者忽视了谷歌团队的工作业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Google总部获得信息与我们中国网民的体验感受是有距离的。况且从地理上说,Google和谷歌之间本来就相隔一片海嘛!”某报社记者会后忍不住发出感慨之言。

Google究竟懂不懂中国市场?中国的网民用户可能最有发言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部分网友其实并不在乎互联网公司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谁提供的产品好,哪个技术或者功能更便捷地解决网民的信息需求,网民就会站到谁的队伍中去。本土化关键是及时掌握这部分人的需求变化,提供更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